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有人说“现在出国留学的家庭,非富即贵”,其实也不全对。一年几十万的花销,固然以富贵家庭为主,可你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父母奋斗半辈子,勒紧裤腰带,才勉强支撑孩子去海外开眼界、长见识。谁不想让“一代更比一代强”呢!

然而结果却未必乐观。

近来几则关于留学生的新闻,让中国父母不得不做出反思。

热度最高的,是赴美留学的某可馨。疫情当前,这个20出头的女孩子,公然在微博上骂惯于过苦日子的中国人是贱骨头,炫耀自己留学是靠了父母的平台,顿时拉来一堆仇恨。

另一个是赴美的访问学者,为新冠肺炎替中国人向美国人道歉。

按说留学生应该不傻,可这二位的情商真是跌到了泥里。

炫富坑爹的“前辈”郭美美,这才过去几年,你怎么就前赴后继了?你别管坑的是“干爹”、“湿爹”还是叔伯爹,他们小心翼翼地躲过纪委、躲过法院,却倒在了你的微博。

你出国去学的可是“药学”啊,看看什么药能治得了这种幼稚病。

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美国政客收拾不了烂摊子,正在“甩锅”你的祖国,你一个学电子的访问学者自作多情去道什么歉,你以为你是谁?亏你还大言不惭地声称“作为一名中国人”!

关于这个病毒的来源,科学界都还没有定论,你就敢肯定?如果排除了你被收买,那就只剩一种可能——你盲目的人文情怀冲昏了你简单的工科头脑!

试想,假如不是脑子短路,谁会在这种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大事上信口雌黄呢?

由此我想到了那1.5万名英国小留学生及其他。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到底能学到什么。应了那句话——“你的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据说这里头相当一部分父母是做好了子女的人生规划——孩子小学出去,10年之后可以拿到绿卡,然后就在英国工作、定居。

啧啧,你我都没想到吧?

过去有个段子,说有的父母自己不飞,下了一个蛋,然后让小鸟去飞。这些家长倒好,直接把小鸟放在了大洋彼岸。

你有没有想过小鸟儿孤独的感受?虽说现在有视频聊天,但没有陪伴、没有安全感,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幸福。

不妨设想一下,10年之后,你的孩子可能获得了英国居住证、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也可能会被培养成一个英国绅士,可要说到人生自信、亲情温暖、家国情怀,那恐怕就只能“呵呵”了。

你别说我提到“家国情怀”是扯得有点远。

眼前活生生的例子还真有一个,就在青岛回国被隔离的留学生群中。

拒绝配合隔离、嫌隔离宾馆洗澡没热水、跳窗逃跑,还叫嚣“我是中国籍,但我不是中国心,想让我们为你效力,更是做梦!”

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姑娘,你说的“你”是谁?

如果你的出身不是跟孙悟空一样,那你一定还有中国父母。这个“你”应该是指你和你的中国父母、中国祖父母所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吧?

20几岁的人说出这种狠话,你是回国赶飞机匆忙,只带充电宝、忘带脑子了?

当然,160万的中国赴海外留学生中开出这么几朵奇葩,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把几件事情连在一起,却暴露了可怕的端倪。

能对祖国说出这么狠的话,责任不全在这些娃娃。

他们的父母该担主要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

只有极功利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这般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过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点,孩子出国留学不能太早,最起码到了高中毕业,TA的价值观基本形成,自我约束克制能力基本具备。

这样,他才不会在一个陌生、孤独的环境当中,沾染上赌博、吸毒等恶习,家长也才能放心。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家长自己的价值观都明显偏差

家长如果不是天天在单位工于算计、在家里念叨这个国家有多不好,欧风美雨有多滋润,便不会育出这么“没良心”的“国之逆子”。

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样的老话儿咱就不提了。你都出去留学了,比狗懂事多了。才出去几天,就敢威胁

“我们会让你们知道我们不是中国人。”

这个国家再不好,养了你18年。这18年来,没有战争,没有兵荒马乱,没让你饿肚子,只有九年义务教育和良好的治安环境,让你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

你爹妈可能有意无意中教会你“恨国”,但我想他们不会傻到教你“恨家”吧?

由此看来,儒家一贯坚持的“忠孝一体”还是有些道理的。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环境熏陶出来的人中,有死不改节的忠臣,也有改换门庭的贰臣;有忠烈,也有汉奸。

但是,如果不熏陶,汉奸更多!

现在已经不是100年前派出留学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也反对“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互相依赖,互信互利,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们努力的一致目标。

我也并不认为,将来回国工作的就是爱国,不回来的就是不爱国。

那样的区分太儿戏了!

出国留学没有错,学成了留下来工作也没有错。但你要帮着外国搞中国,我想你爹也不答应!

像那个清华女学霸把北斗导航的编码破译后出售给了美方,尽管有人为她辩解说出售的是民用编码而非军用编码,那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君不见,国内疫情初期,海外华人甚至包了专机给国内捐赠巨量的急需物资。他们虽然身在异国,甚至可能绿卡在手,但“籍是外国籍,心是中国心”,他们可都被国人奉为英雄、义士!

孩子们,欧美疫情爆发,祖国是欢迎你们赶紧回来避难的,这不已经派了十几架专机去接留学生了。至于那些在网上对你们出言不逊、横眉冷眼的网友,无须理会,他们的言语里纠合了种种复杂的情绪。

这里是你的国,这里是你的家!

国是强大的国,家是温馨的家。

常识回归,便不会生出那么多“留学怪象”。

回到主题,前面谈到了传统文化、谈到了教子,对于留学生,要避免“父之过”,家长该如何教呢?

笔者对此没有直接体验,就跟大家讲两个实实在在的故事,一个是亲眼所见,一个是亲耳所闻。

我家有个亲戚是80年代清华材料系毕业,国内读完博士,留在西安交通大学当教授。他在儿子12岁的时候就当着我们的面告诉儿子:“你以后要出去留学,但必须回来为中国工作。”这是原话,一个字都不带差的。眼下因为美国留学政策的限制,儿子学的是电子科技,无法申请到留学机会,便在国内读了博士。

这位材料学博士的价值观里,儿子这块“材料”只能与国外技术进行暂时的

“物理拼合”,而必须与中国情怀作永远的“化学结合”

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另一则故事的主人公知名度更高。

曾仕强教授一次来天津作报告,老先生在台上讲了一句话:“我的女儿要从台湾去美国读书,我就告诉她一句话——你不能嫁给外国人!”这句话当时对我的震撼,不亚于我在16岁时候看电影《人生》听闻那句“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

曾教授的价值观里,看重的是文化基因——不是说外国男人不比中国男人优秀,而是那样组合的家庭里,不大可能再传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而这些东西,是被老爷子看作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符号!

留学生:子不教,父之过

老实说,今天这些娃娃的“坑爹”行为还不算太过分,大不了遭网友一顿炮轰,过几天就烟消云散了。

若是放在古时候,那就惨了,一人惹事,全族遭殃。请关注本号下一篇——《自古家训血染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