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新冠检测神器,国内有没有?真的是黑科技么?

1985年美国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K.B.Mullis及其同事研制成功了PCR技术。利用PCR仪通过25到35个循环的98℃变性、55-68℃退火、72℃延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原始模板放大数百万倍。作为方法学上的里程碑,Mullis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为了突破热循环仪的限制,研究人员开始开发恒温PCR技术。1991年加拿大的Compton J开发了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主要依赖AMV逆转录酶、RNase H、T7 RNA聚合酶和一对引物来完成等温扩增。(作者栏只有一个名字,还蛮酷的)

五分钟新冠检测神器,国内有没有?真的是黑科技么?

1991年Nature发表的NASBA等温扩增技术

之后全球科学家陆续开发了很多等温扩增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依赖于特异性引物延伸;第二类依赖于核酸内切酶。比较出名的有英国Twist Dx公司开发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其他还有滚环扩增技术RCA、单引物扩增技术SPIA、置换扩增技术SDA等等。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也有RAA和EPIA。这次疫情期间,我国也上市了3款恒温扩增试剂盒,分别由江苏奇天、优思达、和仁度生物开发。其中江苏奇天试剂盒利用RAA技术,检测时间为8-15分钟。所以,从原理上讲ID NOW的NEAR技术恐怕算不上黑科技。其实随着全球学术论文和学术会议交流的深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似乎也没什么技术方面的秘密了。

那ID NOW有什么独到之处么?难道真的全靠吹?我个人认为ID NOW的独特之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它真的快,除了江苏奇天的RAA是8-15分钟,与其他PCR相比,它确实是最快的。第二方面,它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虽然仁度生物也有一体化的检测平台,但是就目前可以找到的资料来看,它应该还是需要移液枪加液的。而ID NOW为了避免用移液枪,设计了复杂精巧流体转运装置,这个装置本身也是一项专利。可能有人会说这没什么,移液枪加一下样品也不麻烦,但这可能就是追求极致的一种体现吧。

五分钟新冠检测神器,国内有没有?真的是黑科技么?

ID NOW的一体化设备,复杂精巧的流体转运装置

五分钟新冠检测神器,国内有没有?真的是黑科技么?

仁度生物的全流程一体化检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