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昨天连岳先生的推文谈到钱,晚上洗澡的时候突然间水笼头就哗哗开始流冷水。我一下子就反映过来应该是煤气预缴款用完了,赶紧让外间的先生充值重新启动热水器。果然,充值到位,热水就哗哗地重新流出来了。

洗完以后,忍不住跟先生感慨“虽然说现在生活是便利得很,但没钱也是寸步难行啊。刚才假如没这冲煤气的钱,那我这澡就真的只是洗冷水了”。当然,现代生活少有盘算,肯定是不至于这100元的煤气费都充不上,但生活在城市,确实是睁开眼就是钱,按揭、养车、养娃、生活…..我们每一刻的存在都需要金钱支撑。

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不大以谈钱为荣耀。有“情怀”的老板会跟你讲,不要把钱看得太重,眼光要放长远,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企业。在史书上,甚至有把钱成为“阿堵物”的典故。《晋书·王衍传》中有一个这样的传说:晋国有个叫王衍的大臣,字夷甫,是位著名的清谈家。他一贯以来都标榜自已是个非常清高的人,对钱是嗤之以鼻,提都不愿意提一下。他的妻子郭氏很想逗他说“钱”这个字,但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有一次,趁着王衍熟睡的时侯,郭氏叫仆人把铜钱弄成一串串的,在床的周围绕了一大圈,想让王衍睡觉醒来的时侯不能下床走路,这样肯定会逼他说出钱字来。没想到第二天王衍醒来后看到满地是钱后,他把仆人喊来,用手指了指地上的那些钱说道:举却阿堵物。自此,阿堵物便成了钱的代名词,有着一定轻蔑的含义。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身处现在社会,我们都要习惯谈钱,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赚取我们对应的生活成本,然后又用对应的钱去购得确保我们生活得更好一些的服务,亲兄弟明算账,朋友之间经济方面清清楚楚 ,在我看来,就是很和谐的社会了。

你想想,假如一个员工说,”老板,我上班不要工资,我是为了情怀工作 ”那绝对是很恐怖的事情。这样的员工老板敢用吗?不给钱,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不用为他做出的事情负责呢?要我是老板,宁愿你拿走与你劳动匹配的工资,那我方可安心考核你。 同理地,我们求职时也会碰到一种类型的言论“我们是个讲情怀的公司,不要过分看重工资”那么我觉得这种公司也是要避而远之的。

今天,外甥女跟我讲了个困惑,她在美国留学,因为汇率的关系,所有的开销都要成一个倍数,让她很是惶恐,她不确定家里是不是能供得起她读书的开销。我赶紧开导,既然家长决定支持你走这条路,那么你的留学正常开销家里肯定是供得起的。体谅家里没错,但不要让这种花钱的负罪感充满你大学生活。好好生活、使劲学习,让家里的钱花得值当,便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了。

所以,钱是个很好的东西,正视他,并正确去获取他,然后使自己去有能力去持续正确获取他,便是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