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最大危機是什麼?是世界的生產力佈局大調整!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的災難,對中國也不例外,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經濟損失。

在這次國難中,我們國家採取了適合國情的抗疫模式, 很快扭轉了不利局面,取得了對抗新冠病毒的階段性勝利,離最終的抗疫勝利也不遙遠。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開啟了全面的“抗疫外交”模式。不但積極向世衛組織捐款,毫無保留地向全世界介紹自己的抗疫經驗,還向多國派出了自己的醫療隊和專家組,並積極提供抗疫物資援助。

但是,人心是難以琢磨的,中國的成功必然會引起他國的猜忌,美國政府一再借病毒命名對中國進行“汙名化”就是一個典型。另外,中國的戰狼和義和團,在網上叫囂“以限制口罩和呼吸機等抗疫物資交易換取他國對我們的平等尊重”,這可以理解,但卻在無形中推波助瀾。 殊不知,無知的愛國行為會惹禍!

一直以來,“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設計,科技含量不高的生產放到國外”,這是一個共識,也是和平時期的全球生產力佈局和產業鏈條設計。中國正是在這一場“代工”盛宴中奠定了製造業大國的地位,形成了全世界最健全的產業鏈條。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讓西方發達國家看到(警覺)了,在非常時期(如疫情、動亂、戰爭),由於產業鏈不完整和基礎製造業過於倚重中國,他們已經失去了生產口罩和呼吸機等基本抗疫物資的能力,容易被“勒脖子”。

小本認為,疫情過後,整個世界的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都會發生變動,出於對中國的猜忌與警惕,許多國家都會再次重塑自己的產業鏈條,或加重本國的生產比例,或將產業鏈條在全世界重新佈局。

全世界的生產力佈局大調整,這才是疫情過後中國最大的危機。我們必須及早重視,一要改變以前過於倚重中低端製造的局面,擴大科研投入,向中高端製造業進軍,打破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封鎖;二是及時調整這次抗疫物資交易的策略,既要積極主動擴大才能,又不與政治掛鉤,不“卡脖子”,儘量打消全世界的猜忌,贏得生產轉型的時間。

小本再次提醒,不要被眼面前的利益遮住自己的眼睛,早作準備吧!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最大危機是什麼?是世界的生產力佈局大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最大危機是什麼?是世界的生產力佈局大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最大危機是什麼?是世界的生產力佈局大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