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B面:高曉鬆的公益之路

近日,一則關於高曉松的新聞進入大眾視野。正是在四川考察“曉書館”選址的高曉松公益書館團隊,切身經歷了宜賓市突發的6.0級地震。

有感於震中親歷之種種,震後,高曉松立即參與到“心繫宜賓地震中的娃”募捐項目中,捐款二十萬,專為宜賓地震中的孩子、婦女捐贈生活物資,開展心理輔導及減防災課程。

一邊做公益,一邊做慈善,這也讓人們發現了高曉松的另一面,原來他在公益與慈善之路上已走出很遠。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高曉松,花名矮大緊,年少成名。1994年初登樂壇便以一曲《同桌的你》橫掃當年幾乎所有流行音樂獎項,成為中國大陸“校園民謠”代表人物。之後寫書、拍電影、主持人文歷史節目,同時還在互聯網公司任職,從搜狐、新浪一直做到阿里巴巴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他的周播文化類脫口秀節目《曉說》,一做就是七年,始終保持同類節目收視冠軍。這是公眾印象中的高曉松:一個時代的弄潮兒,一個會自拍賣萌的網紅明星。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而在眾多加諸己身的閃亮頭銜中,最特別的當屬一系列的“公益身份”。從為山區多所小學捐贈多媒體中心,到個人捐資百萬為貴州山區學校修橋鋪路,一直到最近為宜賓地震災區的娃娃們捐款20萬元救急。

他是全國性公益閱讀品牌“曉書館”和“雜書館”的館長,也是閱讀空間“曉島”的島主。高曉松一直對開設書館情有獨鍾。推廣閱讀,資助教育,啟發人們對知識的嚮往,“為往聖繼絕學,給歲月以文明”,一直是他認為重要的事情。

他在微博上轉發讀者簽到照時寫道:“謝謝你們來曉島度過安靜的午後,無論是讀書,聽音樂,還是對著無聲的老電影發呆。你們讓我覺得我這些狼奔豕突的日子是有意義的。”理解了這種目的論意義上的看重,也就理解了他做公益圖書館的親力親為。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2013年落成的雜書館是高曉松擔任館長的第一個項目,也是高曉松公益圖書館的起點。

雜書館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私立圖書館,館藏近百萬件,館藏面積3000多平方米。藏有從唐宋到明清豐富的古籍文獻十萬多冊。尤以豐富的民間收藏為特色,也不乏遼、宋的珍貴善本。每天平均有200名讀者前來閱讀借閱。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北京雜書館內景)

開始做雜書館的時候很不易,它建在北京城郊的村裡,設施與配套在今日看來並不甚理想,他們甚至要反覆去和村幹部商討建館事宜,但高曉松和他的收藏家朋友們仍興致不減。高曉松還欣然洋洋灑灑寫下一篇《雜書館序》:“觀其藏,洋洋數十萬民間之寶卷、雜誌、鼓書、雜字、書信、教材;浩浩數百年華夏之信仰、民生、娛樂、改良、革命、沉淪。於官修機器人正史之外,別有一番呼吸與血肉。歷史於此不再顧影自憐,反生出一派悲天憫人……”

雜書館之後,經過兩年的籌備,高曉松在杭州又開設了他的公益圖書館“曉書館”。如果說雜書館是學術研究型圖書館,那麼曉書館則是致力於推廣公眾的閱讀。

曉書館落成於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內,一出便被冠以“最美圖書館”之稱號,併成為著名的“打卡地”“網紅圖書館”。而曉書館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從選址到選書,都是高曉松親自參與其中的。館藏五萬冊高質量藏書供讀者取閱,涵蓋了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都是在高曉松的指導下選出的。高曉松也不止一次在媒體上講到,他和團隊商討選書的過程,幸福且過癮,而最為過癮的是去討論什麼樣的書不能入選。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杭州曉書館外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曉書館內景)

在杭州曉書舘成立一年的時間裡,總共舉辦了共10場閱讀推廣活動,線上共接受165853人預約,實際接待來訪讀者約14萬人次。引起了全社會尤其是年輕群體的廣泛關注,再度喚起人們讀書的熱情。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2019年1月,憑藉全國性的公益閱讀品牌「曉書舘」始終秉承閱讀傳承與公益推廣的理念,高曉松獲得由人民日報《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CSR中國文化獎”2018年度“傑出貢獻人物獎”。高曉松在獲獎致辭中說到:“時代沒有辜負相信他的人。”

也是在這次頒獎致辭中,高曉松談到,在曉書館落成之後,一時間,他接到了很多建館的邀請,其中不乏市委書記、市長的親自邀請。一方面,他十分樂於看到國家對文化的重視,官員們從之前關注投資建廠,到今天去關心一座小小的圖書館的建造,一方面對公益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 “我們在做公益方面還是很謹慎的。公益是需要投入自己大量的情感、熱情、精力和資源,而不是給你點錢去做。所以我們“曉書館”每本書都是自己去選,唱片都是自己揹回來的,選址在什麼樣的地方,都要自己去反覆考察,都是一點點很穩步的走過來的。”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高曉松獲得第五屆“CSR中國文化獎”2018年度“傑出貢獻人物獎”)

為了更專業的開展公益項目,高曉松建立了曉書館公益基金會。用於必要時貼補圖書館的運營,以及開展有意義的公益活動。比如,就在前不久,在高曉松的提議下,曉書館基金會向關注撫卹犧牲和傷殘警察及家屬的真水無香基金會捐贈了一批圖書,真水無香基金會書房正式落成。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高曉松曾多次表示,自己大概會只會在全國建6家圖書館。之所以暫定為6家,只因自己的精力分配而定。每年每家書館至少要去兩次,高曉松拒絕只當掛名的館長。高曉松也經常在自己的微博上分享書館項目的推進,以及書館內舉辦的各種文藝活動。目前,除了已建成的北京雜書館、杭州曉書館、北京的曉島,南京、西安的曉書館也都在籌備之中。同時,高曉松也仍在不斷考察其他地區的選址,於是有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四川曉書館考察中有驚無險的一幕,以及隨之而來的高曉鬆解囊賑災。

其實,這並不是高曉松第一次為災區捐贈了。2017年,強降雨持續盤踞南方,多地汛情告急,關注災情動向的高曉松於第一時間通過公益平臺向受災地區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高曉松的性情裡就帶著江湖兒女的仗義、熱血、重情、少計較,因而,自然有不少慈善、公益組織“找上”他。比如他就一直擔任著“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公益大使、“茅以升公益橋”的項目推廣人等等“公益職務”。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2016年,在高曉松擔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大使期間,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發起了“自然之歌”創作大賽,身為大使的高曉松邀請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大賽,改編由他本人創作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以“自然”為題材重新撰寫歌詞。高曉松還專門為大賽錄製視頻,面向公眾發起“歡迎大家參與有意義的公益活動”的號召。一週之內,便吸引到300餘名詞曲愛好者踴躍參與。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水環境,瞭解保護魚種,2017年,高曉松代言了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開發的“小魚治水”公益項目,用互聯網“養魚”的遊戲方式,號召公眾互動參與、傳播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活動現場,政府、社會公益機構、社會愛心人士組成的百人“放流團”在黑龍江畔參與放流。放流的除了20萬尾鱘鰉魚苗,還包括200尾20斤到200斤不等的大魚。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2016年,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與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工會、部科學研究院聯合發起的百座“茅以升公益橋”項目正式啟動。這一項目將在“十三五規劃”的5年內,在六盤山、大別山等貧困地區完成100座茅以升公益橋的建設,解決山區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同時,也為參與工程建設的大學生打開社會實踐之門,為山區人民開通脫貧致富之路。

高曉松出任“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推廣人,並在活動當天接受了聘書,以期為“小橋工程”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2018年9月2日,高曉松在新浪微博配圖發文稱,作為茅以升公益橋項目推廣人,其個人捐資100萬在貴州建設的一座公路橋,日前趕在威寧自治縣銀河小學開學前落成通車了。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也許是源於家學,也許是源於他心中始終保留有“力做一具較好的知識分子”的心願,高曉松一以貫之的關注著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教育。他連年參與馬雲鄉村教師的項目,也連年為真愛夢想基金捐錢出力。

通過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高曉松向邊遠地區的學校捐贈“夢想教室”,讓山區孩子也能接受現代化多媒體教育。“夢想教室”給孩子們帶來了3D打印課程、VR體驗課、輕攝影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展出了“雷虎機器人”、3D科普展板、VR科技系統等多種科教產品,使所有的學生和老師通過感受、參與和實踐操作,體會了科技神奇的力量和科學帶來的快樂與魅力。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人生B面:高曉松的公益之路

高曉松仍舊在身體力行的投入進各項公益。高曉松說自己的前半生走南闖北,闖蕩江湖,認識了很多人。而後半生呢,就讓他用這些積累的人脈和資源去開書館、做公益、做慈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