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的布達佩斯圍城戰之五:布達佩斯被圍和康拉德解圍戰


12月20日:

在北部:

12月20日上午,蘇軍炮兵開始猛烈炮擊德軍防線,在多瑙河北岸,(多瑙河在布達佩斯轉彎前)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在炮火掩護下,直接衝擊德第357師的防線,本來已經遭到很大損失的德國357師根本無法抵擋蘇軍的猛攻,當天其防線就被突破,到20日晚上時,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已經抵達距格朗運河的半途。同時在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右翼的普里耶夫騎兵-機械化集群,緊隨著蘇軍的裝甲矛頭之後,向東北方向猛攻,使得德黨衛軍第18師和第24裝甲師無法威脅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的右翼。在北方,對德國人來說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德第八裝甲師的北方戰鬥群和匈牙利第二裝甲師仍能守住他們的陣地,使得蘇軍的突破口不至於太大。


在南部:

12月20日蘇軍在第一天的攻勢中所得甚微。在蘇第46集團軍的地段上,德第八裝甲師南部戰鬥群和匈牙利第一騎兵師,在匈牙利第22步兵師的支援下,基本擋住了蘇第37和第10近衛步兵軍的攻勢,蘇軍雖然佔領了一些守軍的陣地,但還沒能達成突破。

同樣在第三烏克蘭方面軍第四近衛集團軍的地段上,經過一天的激戰,蘇第31和21近衛步兵軍也無法突破德第23裝甲師的防線。


12月21日:

在北部:蘇軍攻勢的第二天,對於德國人來說,局勢開始急轉直下。

封閉布達佩斯的西部的一隻矛頭: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在多瑙河北岸,沿途擊破了德第357師和一些臨時拼湊起來的德國戰鬥群的攔截,抵達了格朗運河東岸,在其後方,普里耶夫集群掩護他的右翼。德第八裝甲師北部戰鬥群和匈牙利第二裝甲師在蘇第七近衛集團軍第27和25近衛步兵軍的攻擊下,也開始退卻。

當天晚上,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基本肅清了格朗運河東岸的守軍,接著其所屬第五近衛坦克軍和第九近衛機械化軍各派出了一個旅為前鋒部隊,開始沿著格朗運河東岸向南急進。同一天,德第三和第六裝甲師的步兵部隊在多瑙河北岸集結完畢,準備攔截南下的蘇軍。

在南部,蘇第46集團軍的地段內,蘇第37近衛步兵軍率先在德第八裝甲師和匈牙利第一騎兵師的結合部打開了一個缺口。集團軍的機動部隊,第二近衛機械化軍(封閉布達佩斯的西部的另一隻矛頭)立刻進入了這個不大的突破口,第18坦克軍緊隨其後,在這個地段上忽然出現這麼多蘇聯坦克部隊大出德軍意料,這給德國守軍帶來了混亂。

現在,這兩個矛頭,要為會師而戰。

在第三烏克蘭方面軍的第四近衛集團軍的地段上,蘇第31近衛步兵軍也突破了德第23裝甲師的防線,蘇第七近衛機械化軍也開始從這個缺口進入德軍後方。

慘烈的布達佩斯圍城戰之五:布達佩斯被圍和康拉德解圍戰


12月22日:

在南部,沿格朗運河南下的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的前鋒部隊迎頭撞上了德第三和第六裝甲師,在隨後的激戰中,德軍企圖切斷蘇軍的前鋒部隊,但沒能成功,但在22日和23日兩天中,德軍確實擋住了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南下的勢頭。

在南部,德軍的危機爆發了。(蘇軍有兩個攻擊矛頭,46集團軍和第四近衛集團軍)

蘇第46集團軍於22日徹底完成了對德軍防線的突破,德軍一切封閉這個突破口的企圖都失敗了,蘇軍的機動部隊第二近衛機械化軍和第18坦克軍全部進入了德軍後方。

在第三烏克蘭方面軍的第四近衛集團軍的地段上,由於德軍正在組織計劃中對蘇軍左翼的反攻,加上第三和第六裝甲師的步兵部隊在最後一刻奉命北上,在這裡德軍的通訊組織系統正處在最混亂的情況下,這使得德軍雖然在這個區域中其坦克數量是蘇軍的2倍,卻無法及時對蘇軍的突破做出反應,結果蘇第七近衛機械化軍在進入德軍防線後方後,有一度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一路大肆破壞德軍的後勤和通訊設施,幸虧有一支德軍增援部隊第四騎兵旅剛剛抵達,他們一下火車就被命令立刻投入戰鬥,這才使得德軍整個後方免於崩潰。

這就是古德里安的計劃!


12月23日:

在南部,在蘇第46集團軍前方的德軍已經開始崩潰,蘇第二近衛機械化軍(擔負從西部封鎖布達佩斯的任務)開始向右旋轉,準備封閉布達佩斯西部德軍唯一的退路,而第18坦克軍則開始向東北方多瑙河方向急進!

在第四近衛集團軍地段上,第七近衛機械化軍繼續向西北方向進攻,以進一步擴大突破口,並保護第46集團軍的左翼,在這裡該軍遭到了德第一、三、六和23裝甲師的多次反擊,雖然德軍在兵力上佔有優勢,但由於這些反擊組織得很差,每一次反擊只有一小部分德軍和蘇軍接觸,結果德軍雖然在隨後的3天中能延緩蘇軍的前進速度,但竟然無法阻止蘇第七近衛機械化軍的前進!


12月24日:

在北部,蘇第六近衛集團軍的主力趕到了,這個壓力使得德第三和第六裝甲師的步兵部隊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德軍的防線立刻被突破,蘇軍的這個成功使得德國在多瑙河北岸(多瑙和從西向東流,然後在布達佩斯北面轉向南流)的守軍(第三和第六裝甲師的步兵部隊,第八裝甲師的北部戰鬥群,第357師,第13裝甲師的一個裝甲擲彈兵團和一個炮兵營,匈牙利第二裝甲師和一些零星德國和匈牙利部隊)陷入被切斷包圍的威脅。


從12月25日起:

在北部,這些德軍開始艱難地向西突圍,在遭到慘重損失並幾乎丟棄了大量重武器後,德軍於27日,退到了格朗運河西岸。


12月26日:

在北部,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抵達了多瑙河北岸。(BOXING DAY!真是對德軍的一個大禮品!)

在南部,第46集團軍地段上,第二近衛機械化軍的攻勢十分順利,該軍一路向布達佩斯西部猛衝,第37和第10近衛步兵軍緊隨其後,

慘烈的布達佩斯圍城戰之五:布達佩斯被圍和康拉德解圍戰


12月25日,蘇軍就完全切斷了布達佩斯向西的通道,蘇軍對布達佩斯的內層包圍圈形成了。同時第18坦克軍繼續向多瑙河前進,德第271國民擲彈兵師無法阻止它。

在第四近衛集團軍的地段上,第七近衛機械化軍繼續陷入苦戰,進展緩慢,蘇軍的反應是將第五近衛騎兵軍和第68軍投入戰鬥,該兩個軍和第31和20近衛步兵軍向東北方前進,緊隨著第18坦克軍之後,只留下第135軍繼續支援第7近衛機械化軍向西北方的攻勢。當德軍發現第18坦克軍對其防線造成的威脅後,德軍以第三和第六裝甲師的裝甲部隊(包括那3個“豹式”裝甲營)從25日起,猛烈攻擊第18坦克軍暴露的左翼,雖然德軍的攻擊給第18坦克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該軍的2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攻勢結束後還能運作的只剩下90輛)但德軍無法阻止蘇軍的前進,

12月26日,第18坦克軍抵達多瑙河南岸,和南下的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會師於多瑙河。蘇軍對布達佩斯的外層包圍圈也形成了。蘇軍對河相望。

在隨後兩天中,第46集團軍的步兵部隊在第二近衛機械化軍的支援下,試圖從布達佩斯西部衝入市區,但德黨衛軍第八騎兵師擊退了這些攻擊,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意識到他無法迅速奪取布達佩斯,於是他下令第46集團軍略微後退,以重組部隊。從這裡可以看出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的指揮風格。

布達佩斯城被圍。

希特勒立刻下令該城將成為堡壘並堅守到最後。為了統一指揮,被圍的德軍由黨衛軍第九山地軍軍長卡爾·馮·維登布魯赫上將指揮。

德軍部隊包括:

“FH”裝甲擲彈兵師、黨衛軍第八和22騎兵師全部、第13裝甲師主力(亦稱“統帥堂” FH 裝甲師),該師有一個裝甲擲彈兵團和一個炮兵營在包圍圈外。第271國民擲彈兵師一部(約2個營)、一個黨衛軍保安警察組成的獨立團。

匈牙利部隊包括:

匈牙利第一裝甲師、第10和12步兵師全部,以及第一騎兵師的一部,此外還包括負責保衛布達佩斯的一些獨立炮兵部隊和高炮部隊,以及幾個匈牙利禁衛營。

至於被圍德匈部隊兵力,蘇聯提供的18萬人的數字顯然過高,而德國人提供的7萬人的數字(33000德軍和37000匈牙利部隊)又有些過低,要知道當一個多月後,德軍突圍時仍有45000人。如果加上匈牙利法西斯“箭十字黨”民兵,守軍兵力也許會在9萬到10萬之間。但在最後德軍突圍時,他給最高統帥部的電報都數字是7萬。

“箭十字黨”民兵部隊是匈牙利法西斯黨徒,以武裝黨衛軍為樣板建立的,當時這些部隊裝備很好,但沒有戰鬥經驗,在圍城中這些民兵以他們的“勇敢”和殘忍著稱,在戰鬥間隙中,他們的“消磨時間”的方式是前往猶太人聚居區,屠殺猶太人!地道的下流胚!

在武器裝備方面,“FH”師和第13裝甲師大約共有50輛“豹式”和四號坦克,匈牙利第一裝甲師有約20輛坦克(包括德制三號和四號坦克以及匈牙利自制的輕型坦克),另外守軍至少有40輛突擊火炮,擔任布達佩斯防空任務的獨立高炮部隊也可以提供40門以上的88毫米高射炮。守軍的彈藥和食品儲備也很充分。

在士氣方面,德軍仍堅信可以很快得到援救,所以他們的士氣十分高昂,對於匈牙利人來說,由於背後就是他們的首都,這極大激發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緒。“背後就是布達佩斯,無路可退!”。在這次圍城戰中,匈牙利人將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頑強,尤其是由東部戰場老兵們組成的第10步兵師表現得尤為出色。對蘇軍來說,布達佩斯將是煉獄。

希特勒很快對布達佩斯的被圍做出了反應,他首先解除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弗瑞斯勒將軍的職務,德第六集團軍司令也同時去職。德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勒將軍接任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的職務,而德軍中著名的赫爾曼·巴爾克將軍則擔任第六集團軍司令,在下一階段作戰中,巴爾克將軍將負責指揮匈牙利中部的全部德國和匈牙利部隊,他將是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和托爾布欣元帥的主要對手。為了解救布達佩斯的守軍,希特勒迅速向匈牙利投入了吉勒將軍的黨衛軍第四裝甲軍,包括:黨衛軍“骷髏”師和“維京”師、國防軍第96步兵師,加上配屬給“維京”師的裝備“虎王”重型坦克的第509裝甲營、黨衛軍第四裝甲軍擁有270輛坦克,驅逐坦克和突擊火炮。這是一隻相當強大裝甲突擊力量。對蘇軍來說,又一場激戰即將來臨!

簡單介紹一下黨衛軍吉勒上將。

慘烈的布達佩斯圍城戰之五:布達佩斯被圍和康拉德解圍戰

如果不是這身軍裝,他很像一個勤肯的農夫,和小麥和肥豬打交道。每晚心滿意足的享用那個碩大的烤豬腿,德國酸菜和啤酒。的確,1919年,德國戰敗,他退了役,就是一個農企管理員。直到1929年。一戰時,他是個中尉,比希特勒高一點,不多。然後,當過轉運員,後來自己創業。

但戰爭,確把這麼一個大叔,能變成武裝黨衛軍上將。這真是應了:人是歷史大潮中的沙粒。我數了一下,他只是參加了5次培訓班,不是傳統軍人出身。但是才能,悟性,德國的教育水準,實戰經驗,使他在黨衛軍裡升到如此高位。而他曾申請國防軍,但被拒。因而,就用人來講,武裝黨衛軍還是“英雄不問出身”的。下面引一段網文來結束對他的介紹:

到1943年5月1日,吉勒被正式任命為武裝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擲彈兵師(5. SS Panzer Grenadier Division Wiking)師長,成為了該師第二任師長。這一任命在當時引起了爭議,因為大家都懷疑吉勒不具備擔任該職位的經驗。但是很快士兵們就認識到他們的新任師長不但是個嚴厲的講求紀律性的指揮官,也是一個對部下如慈父般和藹可親的人。這樣一個手持粗糙的手杖,威嚴而又慈祥的吉勒就樹立了他在全師官兵中的形象。一個叫皮特?諾伊曼的三級突擊中隊長這樣描述吉勒:“他和我們一起坐在髒亂的環境中用午餐,那是我第一次和他如此近距離地接觸。他用友好和簡潔的語氣和我談話。雖然大家都說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但是他對我卻並非總是如此........他的身材高大,禿頂,面色紅潤,鼻子高聳。他的那一副寬邊的眼鏡更是增加了他的超凡魅力。

回到布達佩斯。

慘烈的布達佩斯圍城戰之五:布達佩斯被圍和康拉德解圍戰

康拉德行動:德軍的解圍戰鬥

當德軍在布達佩斯的形勢日益惡化的時候,圍繞著是否應該繼續在匈牙利投入更多的兵力的問題,希特勒和以古德里安將軍為首的陸軍總部之間展開了一場爭論。

以古德里安的觀點,他認為即將到來的蘇軍的總攻方向必然是在波蘭。因而為了挽救危局,每一個能抽調出來的師都應該被派往那裡,因而他即反對繼續將兵力投入匈牙利,也反對西線的突出部之役,在他看來這簡直是浪費兵力!

而希特勒雖然對蘇軍的總攻方向並沒有不同意見,但對如何使用德軍最後的預備隊卻看法不同。而希特勒的決定也將給德國帶來致命的後果,但為什麼希特勒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如果僅僅以“愚蠢”來解釋未免過於簡單了。到1945年,希特勒對戰爭的勝利已經不抱希望,他把希望放在儘量把戰爭拖下去,以等待蘇聯和西方國家的聯盟出現裂痕。而斯大林和羅斯福對此都有清醒的認識。儘管有根本的意識形態和利害衝圖,他們都是大戰略家,決不會被希特勒利用的。

1945年,德國已經處在蘇聯和英美的東西夾擊中。

固然波蘭很重要,但如果他把兵力都放在波蘭,那麼西線怎麼辦?

如果不保住匈牙利的最後一塊油田,德國如何繼續戰爭?

在當時如果說德國還有任何優勢的話,那就是她處於內線作戰的局面,後勤路途短。而且中歐,西歐交通發達。

希特勒有根據地肯定:由於冬季氣候的影響,蘇軍在波蘭的攻勢不可能在一月底或二月初前開始。這一點是正確的。按計劃,蘇軍的總攻本來定於1月下旬,只是由於為了幫助在突出部之役中陷入險境的盟軍,才提前到1月12日,這使得蘇軍前線將領們困難重重。

因而在此前,德國人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可以在這段時間中,用他的預備兵力,首先打擊較弱的敵人並取得勝利。

如果德軍在西線取勝,那至少在幾個月中,他在西方將不再受到英美軍隊的威脅。

同樣,在匈牙利取勝,德軍保護了自己的石油和側翼。而蘇軍在匈牙利並不佔絕對優勢。

如果德軍趁蘇軍因久戰而虛弱的時候,在那裡投入一支強大的生力軍,那不但可以保住匈牙利油田,而且可以重創蘇軍。

這樣,在波蘭前線的蘇軍將不得不抽調兵力去援救他們在匈牙利的戰友,從而減輕主攻軸線的壓力。

如果德軍的行動迅速,在蘇軍對柏林發動總攻前,德軍有充份時間將他的那些其他戰線上因取勝而釋放出來的部隊,調到波蘭,從而加強了主軸線的兵力。

這樣做有些冒險,但為什麼不呢?德軍還能失去什麼?如果象古德里安所建議的那樣部署部隊,那麼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延緩全線崩潰的時間而已!

希特勒的想法,很有辯證法,像是中國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但是,今日的德軍不是1941年的德軍,而今日的蘇軍,是成長起來的蘇軍了。

希特勒堅持自己的意見。絕望的古德里安在1944年12月24日的會議上做了最後一次努力。

在會議上,他向希特勒提供了一份由蓋倫將軍提供的波蘭前線蘇德雙方實力的對比,報告中稱:

“在即將到來的蘇軍攻勢中(指在波蘭軸線上),蘇軍將在“兵力上佔11:1的優勢,坦克上佔7:1的優勢,大炮上佔20:1的優勢”。

如果說,古德里安將軍希望以這份報告說服希特勒的話,那麼它的效果恰恰相反。希特勒是暴跳如雷!希特勒的暴怒是有理由的。德軍在波蘭前線的兵力,一共大約56萬人,這個數字乘以11是多少?600萬!

無法理解為什麼古德里安會相信這個數字,並且把它收入他戰後的回憶錄中,難道他真的相信蘇軍在波蘭集結了多達6百萬軍隊?(蘇軍最高的峰時,總數是1200萬,十個方面軍)蘇軍在人員和坦克上的優勢的真實數字是4:1和5.5:1。

希特勒不但更堅定了他向匈牙利增兵的決心,而且從此對古德里安不再信任。

當擔任第六集團軍司令的巴爾克將軍抵達前線時,他發現前線的局勢是“一團糟”,許多部隊經過長期激烈的戰鬥損失很大,從軍事上看這些部隊所需要的是休整而不是戰鬥。唯一讓他感到安慰的是雖然遭到挫敗,德軍的士氣仍然很高,這也許可以從德國軍官們對士兵所作動員中找到答案:“士兵們,我們背後就是維也納!我們要在這裡保衛她!”(軍人的訴求,都一樣)

在即將到來的德軍攻勢中,擔任主要角色的顯然是新到的黨衛軍第四裝甲軍,包括精銳的黨衛軍“骷髏”和“維京”裝甲師,以及國防軍第96步兵師。這個師被認為是二流部隊,但我們即將看到它在匈牙利將表現得相當優秀。巴爾克將軍一向和黨衛軍的關係處得不好,作為一個傳統的普魯士軍官,他瞧不起那些“革命化”的軍人,而且他從不掩飾他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確)

第六集團軍司令巴爾克將軍和黨衛軍第四裝甲軍軍長吉勒將軍,雙方的關係很僵,但他們畢竟是職業軍人,還不至於因此而影響他們在戰鬥中的合作。

當時讓巴爾克將軍最頭痛的是他缺乏步兵,他手頭的各個步兵師在戰鬥中損失很大,雖然各個師都通過正常渠道得到一些補充,但並不足以完全彌補在戰鬥中的損失,為此巴爾克將軍採取了兩個措施:

首先他將匈牙利步兵部隊拆散,以團或營為單位補入德軍部隊中。這是好辦法嗎?

為了更好的使用匈牙利步兵部隊,他派遣了一些德軍下級軍官(有時是資深士官)以“聯絡員”的身份進駐匈牙利部隊,並以“提建議”的方式指揮他們。

其次他一再向陸軍總部要求更多的步兵部隊,在這方面他只得到了部分的滿足:第711國民擲彈兵師和第153後備師將在1月上旬抵達匈牙利,這兩個師也許將趕不上德軍的攻勢,但他們可以被用以擴大戰果。

就這樣,經過超人的努力,巴爾克將軍做到了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在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裡,他使得剛剛遭到挫敗的德軍做好了解圍的準備工作。

在描述巴爾克的反攻計劃前,先說一下蘇軍的部署。在達成對布達佩斯的包圍後,馬利諾夫斯基元帥首先下令將第六近衛坦克集團軍撤到後方休整。


在對布達佩斯的圍困上:

在該市的東半部(佩斯),從北到南蘇軍部署了第七近衛集團軍的第30近衛步兵軍,羅馬尼亞第七步兵軍和獨立第18近衛步兵軍,在其後方是剛剛完成整補的第23坦克軍。

在西半部(布達)擔負包圍任務的是第46集團軍的第10近衛步兵軍,第37近衛步兵軍和第23步兵軍。第二近衛機械化軍(11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部署在這三個軍的後方。

在多瑙河北岸,(北部)第七近衛集團軍的第27和25近衛集團軍隔著格朗運河和德軍對峙。

在多瑙河南岸蘇軍外層包圍圈上是屬於第三烏克蘭方面軍的第四近衛集團軍(這個集團軍暫時歸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在最北面是第31近衛步兵軍,這個軍以第四近衛步兵師面向北部,隔多瑙河和德軍對峙,在該師的南部分別是第80和34近衛步兵師,面向西方,在這個軍後方是擁有90輛坦克的第18坦克軍,該軍以一個旅(約30輛坦克)部署在步兵防線之後,其主力在大約20公里以外的後方。在第31近衛步兵軍南部分別是第68軍(第223、52和93師),第20近衛步兵軍(第40近衛師、第七和第五近衛傘兵師),第135步兵軍(第84和252師)和第21近衛步兵軍(第69和62近衛師、第一近衛築壘地域)。

由於長期激戰和補充不及時,蘇軍步兵師的兵力為大約4千人。在坦克部隊方面,馬利諾夫斯基將第七近衛機械化軍部署在第20近衛步兵軍的左翼,將第五近衛騎兵軍和新到的第一近衛機械化軍分別部署在第135軍和第21近衛步兵軍的後方。

顯然馬利諾夫斯基元帥認為德軍的攻勢將和以前一樣,指向蘇軍南部防線。從種種跡象來看馬利諾夫斯基並沒有預料到德軍會這麼快就完成進攻準備,他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對布達佩斯的圍攻上,

12月29日,他派遣兩個軍官前往布達佩斯向守軍遞交最後通牒,要求守軍投降,但德軍沒有接受投降。而這兩個軍使都犧牲了。實情是:

派出的2名軍官是:伊利雅·阿達納舍維奇·奧斯達本科上尉和米克羅斯·斯坦梅茨上尉。分別前往布達和佩斯遞交最後通牒。

但是兩人的命運都很不幸:斯坦梅茨的吉普車在接近德軍防線時不幸碰上地雷,車毀人亡。奧斯達本科雖然將通牒遞給了守軍,但是在回程途中穿越一片無人地帶時遭到迫擊炮的炮擊,當場被彈片擊中身亡。

當天蘇聯新聞機構——塔斯社向全世界對該事件發表評論,將其稱為“法西斯匪徒犯下的一次嚴重戰爭罪行”。

戰後,被俘的德國“統帥堂”裝甲師所屬炮兵團第1營營長埃裡克·克萊恩上尉被蘇聯軍事法庭指控“故意指使謀殺”奧斯達本科上尉。儘管在身體狀況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他仍極力否認這一指控,但最終還是在1945年被判罪名成立,入獄25年。克萊恩後於1953年被證明無罪而被釋放,並由蘇聯軍法署署長親自為其恢復名譽。

此事件說明,歷史事實要時間來沉澱。蘇軍在政治層面上,是依法行事的。

和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的預期相反,巴爾克將軍決定將他的主攻方向方在北部。

他將黨衛軍“骷髏”和“維京”師,並加強了第八裝甲師的一部和第271國民擲彈兵師作為攻擊的主力,當第711國民擲彈兵師抵達後,也將加強到這個方向。

這些兵力將在北方以多瑙河為界集中攻擊蘇軍第31近衛步兵軍的第80和34近衛步兵師8000人守衛的陣地,同時第96師12000人並得到匈牙利第二裝甲師的支援,將在攻勢的第二天從多瑙河北岸強渡攻擊蘇軍第31近衛步兵軍第四近衛步兵師4000人防守的多瑙河南岸的陣地。

在德軍主攻部隊的南邊,巴爾克部署了第六裝甲師(大約60~70輛坦克和突擊火炮),匈牙利第一騎兵師和幾個德國獨立戰鬥群,他們將攻打蘇第68軍最北邊的第223師(4000人)的防線。

這樣,在攻勢的第一天中,在德軍的突破方向上佔有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尤其在坦克數量上德軍更幾乎佔了4:1的絕對優勢(大約是350:90)。

但德軍的面臨的問題是在整個匈牙利戰場上,蘇軍的兵力仍比德軍強,如果蘇軍能夠迅速調集足夠兵力於德軍主攻方向,德軍的攻勢沒有成功的可能。

於是為了迷惑蘇軍,巴爾克將軍在蘇軍預料德軍最可能發動進攻的南地段(第135軍和第21近衛步兵軍的防線上)由第一和23裝甲師同時發動一場佯攻,他們的任務是儘可能的拖住蘇軍坦克部隊主力,在這兩個攻擊矛頭之間,巴爾克部署了第四騎兵旅和第三裝甲師,以隨時策應這兩個攻勢。在多瑙河以北,格朗運河西岸,巴爾克將軍部署了第357師,第八、六和三裝甲師各一部和匈牙利“SztLaszlo”師,以保護德軍左翼。

在這次攻擊前,巴爾克將軍成功地在攻擊方向和時間上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這次攻勢發起時間被定於1945年1月1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元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