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2020年,新冠肺炎忽然橫空出世,“黑天鵝”的羽翼籠罩全球。

納西姆·塔勒布曾提出過“反脆弱”的概念:在非常態的環境裡,所有事物都會從波動中得利或受損,脆弱性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反脆弱性則是指從混亂和不確定中發掘出新的機會。

表現出這種“反脆弱性”的元素,正是新興科技帶來的場景化革命。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首席科學家王恩東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都習慣了網課輔導、在線問診、生鮮快遞。從遠程打卡、線上招聘、線上會議到文檔協同、工作提交,這些應用場景都從線下走到線上,加速了社會的智慧進化。”

其實,3月4日中央決策層公佈的新基建也在傳遞相似的理念。初看起來,新基建似乎是對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新定位。而實際上,新基建看似粗放,實則指向的是一種更為細緻的產業升級。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正是在此基礎之上,浪潮首次提出“智算中心”,並指出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須的重要基礎設施。人工智能計算需求未來將佔據80%以上的計算需求,承載這種需求的就是AI算力中心,即智算中心。

新基建是疫情催生的未來數年的數字經濟建設的主框架,而智算中心則可以加快釋放AI算力的價值,進一步推動智慧社會的實現,無疑是按動了新基建的“快進鍵”。

跨越技術鴻溝

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從企業到社會的智慧轉型,其實已經走過了幾十年。

但行業用戶的智慧轉型,仍然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技術鴻溝,這個鴻溝裡,存在著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算法模型,如何從軟、硬件兩方面對算法做性能優化,如何對面向特定領域的智能算法進行高效敏捷的開發部署等諸多問題。要填補這些鴻溝,就需要一個整合的、易用的開放服務平臺。

其實,這就是浪潮提出智算中心的價值所在。“不管你看得見或者看不見,智算中心就在那裡,源源不斷產生智慧時代的計算力。智算中心,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動力之源。”王恩東說。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簡單地說,“智算中心”就像工業時代的電廠,成為智慧時代計算力的主要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智算中心”將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以強大的計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並通過網絡以雲服務的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

王恩東表示,”智算中心要成為新基建,必須滿足三個基本要求:開放標準、集約高效和普適普惠。開放標準,要求智算中心從硬件到軟件、從芯片到架構、從建設模式到應用服務都應該是開放的、標準的;集約高效,要求智算中心的建設要有超大規模,要採用領先的技術,保證自身的先進性;普適普惠,則要求智算中心發揮基礎設施的社會價值,服務大眾。”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而這三個標準,浪潮都有很好的建樹。

首先,開放變革了IT產業的生產模式和應用服務模式,持續推動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整個IT產業的生態繁榮。浪潮作為三大開放計算標準組織的發起會員或白金會員、OpenStack開源社區黃金會員,一直是開放計算生態發展的推動者。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浪潮開放計算產品

其次,基礎設施必然要以規模效應來實現降本增效,要能夠快速建設。智算中心的建設要採用預生產的、標準化模塊化的硬件來實現“裝配式”建設。浪潮一直以來推崇的硬件重構、軟件定義的融合架構則是實現集約高效的關鍵。

最後,普適普惠,要依靠基於智算中心先進的AI算力基礎平臺、AI算力調度平臺、AI算法模型來打造人工智能開放服務平臺,匯聚並賦能行業AI應用的開發者,加速開發各種各樣的行業智慧應用,加速行業AI化、加速產業AI化。浪潮願意與合作伙伴一起,為客戶提供智算中心諮詢規劃、建設交付、應用開發等服務,讓智算中心更快地推動社會的智慧化轉型。做到幫助百行百業,跨越智慧鴻溝。

高舉AI計算大旗

2月4日,工信部發布了《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議書》,其中號召儘快利用AI技術補齊疫情管控技術短板,充分挖掘AI技術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以及疫情防控的應用場景。 這應該是業界首次,由政府明確將AI技術應用到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的倡議。

由此可見,AI技術對未來數字經濟社會的意義之不同凡響,產業AI化的趨勢勢在必行。

作為智算中心當中,“開放計算和AI計算”的兩大主要方向之一,AI計算是智算中心的核心動力,浪潮將其分為生產算力,聚合算力,調度算力,釋放算力四個作業流程。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彭震表示,“生產算力是指如何來產生算力;聚合算力,是如何把不同的算力融匯在一起;調度算力像電力調度一樣,是如何調度分佈在不同地方的整個算力;釋放算力,就像電最終轉化為光和熱一樣。而釋放算力,是四個作業流程的最終結果,AI算力要釋放出來,變成應用和業務的支撐。”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同時,這四個方向也可以看作是浪潮通向智算中心的四個有力的“支點”。

第一,生產算力。浪潮將為智算中心建設供給最領先的算力機組,浪潮擁有業內最強最全的AI計算產品陣列:浪潮AGX-5是目前全球最高性能的AI計算主機之一;AGX-2是目前單位空間內GPU計算密度最高的服務器;FP5295可支持CPU和GPU間數據同步傳輸。浪潮超大規模AI計算框架LMS,支持70億參數的NLP智能語言模型訓練,相比主流Bert模型參數量提升20倍。

第二,聚合算力。在訓練方面,浪潮優化了TensorFlow框架,在全球首次實現在512個GPU卡上90%的擴展效率,打破ImageNet訓練集訓練時間全球最快紀錄。在推理方面,針對高併發推理集群進行架構優化,構建了高性能的NVMe存儲池,深度優化了軟件棧,性能提升了3.5倍以上。

第三,調度算力。浪潮AIStation 計算資源平臺支持AI訓練和推理,可以提供AI模型開發和部署一站式交付,是業界功能最全的AI管理平臺,賦力更多創新可能。

第四,釋放算力。浪潮自動機器學習平臺AutoMLSuite ,可自動建模、自動模型壓縮、自動超參調整,降低AI應用門檻,快速落地進化AI。同時它還支持本地化和雲端部署,已在智慧城市、高鐵等客戶成功應用。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實際上,從這四大支點,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產算力代表了浪潮在AI計算硬件上全方位的領先,聚合算力代表了浪潮在AI軟件和框架上長期投入研發的回報,調度算力代表了浪潮可以高效的對前兩種算力進行多元部署,最後的釋放算力則意味著浪潮已經能夠站在場景的角度,去推動AI計算在行業中落地。

攜手生態,共赴萬億前程

可以想象,隨著智算中心的不斷落地,波瀾壯闊的智慧社會似乎就在眼前,而在智慧社會走向實現的過程中,則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機會在向我們招手。

浪潮是AI產業化最早的生態推動者。在互聯網與科技界限相對分明的時代,浪潮就率先成為了BAT最主要的人工智能服務器供應商。IPF大會本身也是每年面向浪潮的合作伙伴而召開的盛會。去年,浪潮還在倡導百花齊放的生態,所以,面對智慧社會背後萬億級的市場,浪潮的態度依然是引導合作伙伴,共赴智慧前程。

王恩東表示,“在AI產業化過程中,浪潮是新興AI企業的主要合作伙伴和算力提供商,新興IT企業已經積累了大量優質的算法框架、模型和數據,這些優質的AI技術正是產業AI化過程中行業用戶所需要的,也是為這些用戶服務的傳統合作夥伴所欠缺的。為了幫助行業用戶更好的進行智慧化轉型,連接傳統合作夥伴和新興AI企業,所以浪潮在去年提出了元腦生態計劃。”

據瞭解,通過元腦生態,浪潮聯合具備AI開發核心能力的左手夥伴,和具備行業整體方案交付能力的右手夥伴共同,聚合了AI最強算力平臺、最優質的算法模型開發能力和最優質的集成、部署和服務能力,去支撐和加速各行業、各產業與人工智能產生融合。

浪潮集團副總裁、渠道管理部總經理王峰表示,“2020年持續推進智慧生態建設,賦能夥伴AI能力,推進元腦生態計劃的落地。推進3N目標,在分銷市場持續NO.1;與TOPISV一起奪得細分行業NO.1;在New市場落地400個以上行業AI項目。”

浪潮“智算中心”,按動著新基建的“快進鍵”

如今,新基建為智慧社會的建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智算中心作為未來的動力之源,是浪潮與其眾多合作伙伴共贏未來的關鍵。可以預見,在邁向服務器全球第一目標的同時,浪潮所倡導和推動的智算中心,也為新基建按下了“快進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