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預測:5G如何改變社會?

因為華為事件,全球5G產業的落地至少加速了半年以上,5G這個“自帶高光的早產兒”,從設備、芯片、基建、應用等層面,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媒體紛紛評價“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其實,2019年央視春晚就已率先使用了5G技術,網絡低時延的特性保證了最佳的直播效果。但是,如果把5G對社會的改變,僅僅理解為“更快的4G”或者萬物互聯,還只是淺層面的。

財經作家高承遠作為一個財經觀察者、傳播從業者,長期擔任通信行業品牌顧問,在5G破曉之前,撰文進行5G對社會底層邏輯的改變預測,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有謬論,亦屬正常。

一、標配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成為各行各業,隨處使用的標配,首先改變的是支付和營銷行業。刷臉成為主流支付方式,所見即所買,支付安全和效率提升的基礎上,基於賬號的會員體系,將被人臉會員體系全面替代,精準性和個性化營銷時代真正來臨。

其次,人臉識別,讓社會“門禁”體系真正的高效且準確,帶著業主卡進入小區的,未必是真正的業主,拿著鑰匙打開你們家防盜鎖的,也可能是順手牽羊的小偷……人臉識別,將徹底改變這種局面……而且,更高頻的情況是,你不用下班拿著大包小包,每天花幾十秒在家門口摸鑰匙……甚至,身份證、駕照等日常攜帶的證件,都集成在人臉,去機場登機,只要不戴面具,什麼都不需要帶。

再次,人臉識別,讓 “表單”和“密碼”全部消失(無感化)。想一想你每天登錄多少次各種系統、APP,又有多少次忘記密碼,重新設置……是不是想想就覺得很爽!

腦洞預測:5G如何改變社會?

二、無人機和無人駕駛

5G網絡通過傳感器、攝像頭,與實時更新的高精地圖配合,能夠真正的解放人類的雙手,無人駕駛將成為主流,“有人駕駛”將會淡出或者被禁止(人工駕駛安全性遠遠不如機器)。全無人駕駛場景下,由於所有車輛有序行駛,極小車距,交通運行效率空前提升,堵車情況將大幅度改善。

由於高精度地圖的應用,無人機將徹底重構新零售行業,“點對點”的無人機配送+刷臉認證,將新零售最後一公里問題完美解決,配送效率空前提高。你在郊遊的時候,在草地上點了一份三公里之外的小龍蝦,甚至不需要輸入地址,店鋪接到訂單,馬上製作之後,交給無人機配送。無人機基於手機定位,快速飛行到你的定點位,刷臉認證,取走小龍蝦,訂單結束……

當然,無人機和無人駕駛的大規模應用,將帶來另一些社會倫理甚至法律問題。一輛高速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載著一名車主,一群小孩突然跑到路中央,要麼撞上三個小孩,要麼改道跌入懸崖。無法避免的事故,到底是傷害三個路人,還是一個車主?無人駕駛的汽車,到底該為購買它的主人負責,還是將損失最小化,這是倫理問題,也是這個時代必須研究和解決的系統性問題。

腦洞預測:5G如何改變社會?

三、工作對你“雖遠必誅”

其實,現在的工作已經對我們“雖遠必誅”,微信的存在讓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休假,客戶和領導一個微信,馬上進入工作狀態已經是新常態。

在5G時代,AR\\VR等技術在通信領域廣泛應用,虛擬和現實的界限在溝通和社交層面基本消失,隨時隨地的多人溝通、虛擬現實會議近若眼前,“出差”的必要性越來越低,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遠程政務服務極大提升辦事效率的同時,隨時隨地的工作,驟然增加的工作壓力,對現代人的身心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房住不炒”成為理所當然

炒房為什麼這麼激烈?一二線城市,房價為什麼這麼貴?本質原因在於,在居住屬性之上,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尤其是中心區學區房,代表著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更少的通勤時間和成本……

在5G時代,虛擬現實讓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成為可能,而隨時隨地的辦公和溝通,讓很多知識性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發生改變,“在公司”成為上班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甚至不是主流方式。僱傭模式將會被隨用隨聘的“U盤化”合夥模式衝擊,甚至替代。

當遠程工作,甚至跨省工作成為未來工作的一種方式,通勤自然不成為剛需,距離自然也不會成為問題。住在鄭州,工作在廣州成為常態,房子真正迴歸居住屬性,地理位置不會成為房子最重要的屬性,而居住的舒適和體驗成為人們購房的關注點和新的需求爆發點。

五、創意產業快速發展

在5G時代,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無人機配送讓外賣員小時、無人駕駛讓司機消失,其實客服、會計、銀行櫃員、打字員等職位,都會被機器人替代(甚至已經在替代中),總而言之,所有重複性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而整個社會最吃香的,就是創意產業。當然在創意產業中,做重複工作的工種,如只做常態排版和延展的設計師,已經有被阿里“鹿班”系統代替的趨勢,真正的創意人員,在未來是稀缺資源。

當每個人都成為合夥人而不是被聘請的員工,IP和品牌將成為人人需要的剛需資源,營銷和個人品牌需求極大地繁榮,品牌創意行業將迎來又一個“黃金時代”。

腦洞預測:5G如何改變社會?

六、市場透明化重塑信任

任何市場想健康發展,實現“良幣驅逐劣幣”,從來不是靠賣家的自律,而是靠買方的辨別力。當買家掌握的知識和信息不足時,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任危機”才空前爆發。

酒店的衛生狀況動不動成為熱點,餐廳是否用了地溝油你也無從知曉……在質量不透明的情況下,整個社會進入“低價惡性競爭”和“信任危機”的雙重陷阱,甚至有媒體說我們進入了“互害社會”。

在5G時代,各行各業,隨著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透明化”成為剛需和標配。以餐飲為例,從食材的溯源,到菜品製作,餐廚垃圾的處理,透明廚房成為標配,全流程高清展現,移動端一鍵預覽、監管機構全時全流程監督,全民皆是監督員,“良幣驅逐劣幣”,品質成為整個社會的底線。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5G對社會的改變,絕不只限於此。以上預測,只是5G時代的序曲,甚至是插曲,真正的5G交響樂,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高承遠,財經作家,品牌諮詢顧問,“流程稅”理論提出者,《銷售與市場》專家團成員,金遠獎、虎嘯獎、風掣獎等傳媒行業大獎評委。本文首發於《數字營銷》雜誌2019年8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