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客800意向成交120萬廈門這家少兒培訓機構在疫情期為何逆勢增長

導讀:

一場疫情,迎來了消費行業的大變局,很多企業因為疫情停擺,損失慘重。而兒童培訓業更是重災區,直到現在,何時復工還是一個未知數。然後,廈門唯才不破教育有限公司卻轉變思路,把不利因素變有利條件,實現了彎道超車。

唯才不破教育,於2018年成立於廈門同安,是一家主打鋼琴、架子鼓、吉他、美術、書法、作文等培訓項目的少兒教育連鎖品牌。短短2年多時間,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公司獲客800名,意向成交120萬,以黑馬之姿成為當地區域強勢領導品牌。

冠邦天使會新媒體中心採訪了唯才不破教育創始人蘇國安,他為我們講述了疫情期間逆勢增長背後的故事。

本文根據創始人蘇國安口述內容整理而成。


每一個產品的橫空出世,都絕非偶然,每一次危機背後,必然有著絕佳的機會。

2020年,開年一場疫情,攪動了市場,也影響了我們的項目。剛開始,我們也是有著“等靠要”的思想,後來,我們團隊經過研究,認為他救不如自救。通過一系列的思維升級,模式升級,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或許,唯才不破教育,未來已來。


1

發現疫情下的機會


蘇國安說,現在大家不愛用“機會”這個詞,很容易讓人想到想發災難財。事實上,我們討論疫情下的機會,並不是在利用疫情謀取背後的財富。而是因為滿足了疫情期間乃至疫情過後產生的巨大的供需失衡,才獲得的紅利。拿下這些機會,本身就是為了讓社會迴歸平衡。

疫情初期,我們也與其他同行一樣,由於無限期拖延開課時間,我們也陷入了一籌莫展的狀態。隨著時間流逝,我們也慢慢冷靜下來,一定要找到疫情期間的痛點與機會。隨著網課開通,很多培訓機構也開了網課,但大部份是吃力不討好的公益網課,機構根本沒有利潤,而家長也叫苦連天,網課,生生把小朋友逼成了遊戲綜合症。缺少自制能力的青少年,有了長時間呆在電腦前的機會,家長真是防不勝防啊。

獲客800意向成交120萬廈門這家少兒培訓機構在疫情期為何逆勢增長

於是,蘇國安團隊討論後認為,一定要找到一個家長開心,小朋友有益,機構有益獲客的模式,這個模式如果可行,那麼一定是幾方共贏的一個機會。

這時,蘇國安在一個微信群中無意看到了一個微信推文,內容主要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提升少年兒童的責任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藝風雜誌社、智慧商學苑等單位聯合舉辦“和衷共濟,同心抗疫”徵稿活動,號召全國少年兒童,用書法、繪畫、文章、詩歌等形式的優秀作品傳遞正能量,用藝術和文字記錄歷史、書寫人生,為中國加油、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愛和精神力量。”(點擊左邊橫線處看詳情)

該特刊主要針對少年兒童,歡迎記錄下你對2020年中國抗疫時期的觀察體會,以及對人生、成長的思考感悟,它可以是國家治理、社會運行、輿論環境、外交風雲,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家庭親情、平凡個體……形式不限於書法、繪畫、文章、詩歌。最主要的是,還是免費徵稿。

獲客800意向成交120萬廈門這家少兒培訓機構在疫情期為何逆勢增長

蘇國安眼前一亮。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項目了。說幹就幹,通過微信聯繫,蘇國安成為了該特刊廈門聯絡員,主要負責徵集稿件工作。朋友圈,公眾號,蘇國安團隊能用上的宣傳渠道都用上了,果然,正深受網課之害的家長們反響強烈,短短一個月不到時間,通過家長自裂變,收集了近二千份小朋友作品,還有很多小朋友正在創作中。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很多機構是放棄抵抗,很多家長以為沒開業,而唯才不破沒有放棄,活躍在微信上,當然就更容易抓住機會了。這兩千份作品,就是未來開學後的精準潛在客戶啊!


2

被逼出的模式升級


培訓機構在傳播獲客方面,企業一般會有兩種不同的思路。一種是巨大的廣告營銷投入,如黃金地段租下門面,或者請很多行業大V進行種草宣傳;另一種是認為好產品、好口碑即廣告,幾乎不打廣告,靠用戶自身傳播。這個CN(Q)級雜誌的活動由於其專業、權威、公益,符合自傳播的特點,所以短短一個月不到,報名近兩千人。這放在平時用廣告費獲客來算,平均獲客成本為200塊,那麼就是16萬的投入。但是

通過口碑的自然傳播,目前是零投入,獲得了800名的精準潛在客戶。

少兒培訓機構有個特點,線上獲客無國界,線下服務有區域性侷限。也是在這徵稿期間,很多同行來取經,蘇國安團隊把這活動資源分享給同行,讓他們一起參與這個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活動。

教育部對外公佈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將從2017年新初一學生開始執行。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興趣愛好,為學生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鑑於此,蘇國安團隊從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到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出發,依託藝風雜誌社的採編團隊,研發小記者課程,綜合培養孩子的口表達能力、文明禮儀、攝影技巧、溝通技巧以及作文編寫等全面發展。

作為課中課的形式,植入其他機構的作文、語訓、形體等課程中,讓其有實踐及展示平臺,賦能機構的競爭力。引起了眾多同行的認同並紛紛達成合作意向。

並且在佈局小記者賦能培訓機構的過程中,還接觸了一家景區,屆時安排小記者採風基地活動,達成了年度50萬的合們意向。

 

3

疫情危與機下的品牌崛起


本次疫情的影響是巨大的。短期來看,疫情使行業和企業都元氣大傷,門店無法營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且潛在投資者的諮詢量經歷了斷崖式下滑。但是本次疫情也是一個覆盤思考的好時機,加速消費者對少兒培訓機構訴求的發展,同時會讓少兒培訓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加快,加速市場出清。

首先,疫情會淘汰掉實力不夠的企業。疫情就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企業四面楚歌。反之,平時生態鏈把控得好的企業,疫情期間能得到團隊成員支持等,就有更大的現金流度過疫情危機。

只要活著,後面的機會就比以前更大。

其次,疫情過後,少兒培訓與其他行業一樣會迎來一波消費反彈,同時此次疫情強化了家長心智中對於培訓機構作用的強化。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到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出發必將更受家長歡迎。

但此次疫情也為企業敲響了警鐘。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需要大量儲備,不能斷流、光出不進,在資金充裕的時候就應該未雨綢繆及時融資,等到賬上沒有資金了再思考融資的事情可能就為時已晚。

當然,吸引資本的邏輯還是如上所述的做好自己,在蓬勃的賽道上做優秀的賽手。未來,我們會將資金用於進一步優化團隊管理、研發課程上。

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大後臺、小機構,為合作機構及家長創造價值,幫助員工實現物質的豐富和精神的富足。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企業的初心是利他的時候,最終成為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