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點時間,學會處理好“無聊”

最近,我們經常被,“萬獸出籠”,“吞金獸們放寒假了”這樣的段子刷屏。

哈哈,沒錯,孩子們放寒假了!


孩子之所以被稱作吞金獸,是因為孩子的假期被各種培訓班、旅行、遊樂等佔滿。仔細算一算,沒個萬把塊,根本下不來。


可愛的吞金獸放假,又被戲稱為“萬獸出籠”,哈哈除了趕場子上課,懶覺,吃零食不吃飯,不寫作業,沉迷手機電視等,讓家長頭疼不已...


孩子放假,成了家長的一場噩夢!

寒假  | 給孩子一點時間,學會處理好“無聊”


在孩子滿滿的行程表和雞飛狗跳的假期生活裡,家長通常會忽略一件事,就是給孩子留點時間,讓他們學會獨處,學會和無聊相處。


現在很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一有空閒,就只能想著打打遊戲,看看綜藝節目。


打遊戲、看電視真的這麼好玩嗎?

是的!

為什麼沉迷打遊戲、看劇?

因為放假時,找不到更有趣的事情了。

為什麼找不到?

因為根本沒有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找到。



有的家長很苦惱的,為什麼那麼努力的在雞娃,每天陪著娃上各個輔導班、興趣班,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不集中,成績越來越差了?

其實,就是家長忽略了給孩子留白的時間。如果把課程精簡一下,不要過多塞滿孩子的時間,狀況反而會好轉。


加拿大約克大學心理系教授約翰.伊斯伍得(John Eastwood)在一次發文裡表示:

網絡時代以前,生活相對單純,人的專注力有收放的空間,會注意外在的危險,也關注內在的狀態,好比對目前的生活是否滿足。

但在虛實整合的世界,外界動態不斷,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外界的變化(臉書、新聞動態),導致當我們獨處時,內心的聲音,常讓很多人感到不自在,反而不能忍受大腦放鬆、沒有聚精會神在某件事上。

寒假  | 給孩子一點時間,學會處理好“無聊”


不過,現實是,我們都得學會忍受某些無聊的場合,而不是暴走;也得學會獨處時不會悶到發瘋。


讓孩子學會這些,就必須讓他們有機會擁有什麼都沒有、什麼事都不用做的留白空間。



青少年似乎是最容易覺得無聊的族群,這是因為青春期是腦內分泌「快樂物質」多巴胺最旺盛的階段,導致他們渴求刺激。

但若沒有足夠讓大腦放鬆的無聊、留白的時間,這些孩子只會愈來愈焦慮。


如何讓孩子學會和無聊相處?


1、允許“無聊”的存在。


不要把孩子的課外時間安排的滿滿,要允許他有足夠的空餘時間。正是在這段無人打擾的時間裡,孩子能夠學會怎樣愉悅自己,怎樣創造自己的娛樂方式,怎樣自己獲得快樂。


2、看到孩子“無聊”時,不要跟他動怒。


當孩子覺得無聊,不要敷衍孩子或者對他動怒,而是要保持冷靜,引導他去學著解決自己的無聊。

讓孩子知道,時間是自己的,自己選擇怎麼過就怎麼過。

家長們可以事先陪伴孩子列出無聊時可以做的事情。


3、鼓勵孩子發展興趣愛好。


例如閱讀、運動等,也可以找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進行這些活動。


4、確保家長的育兒策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斷更新。

很多時候,孩子已經成長到另一階段,但是家長還是按照孩子小時候的相處模式,在和孩子相處。

這樣很容易出現矛盾。

寒假  | 給孩子一點時間,學會處理好“無聊”


在我們都過度關注孩子成績的時候,我們會忽略父母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孩子獨立走向社會做準備。



如果我們因為害怕孩子在假期“墮落”,然後把孩子的假期都塞的滿滿的,孩子也許永遠學不會自己給自己找事情做。

從小到大被安排好、被督促長大的孩子,會大大削減內驅力的培養。反正總有人替他們做,那麼自己自然就不會有動力主動找事幹,更加不會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反正這一切都會有人告訴他們,唯獨不是自己。

於是,孩子一有機會就很容易成為那個沉迷電子產品的熊孩子。


所以,在孩子的假期裡,我們要適當給孩子留點白。

當然,在開始時,父母可以做一些適當的引導。

比如可以和孩子討論,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做一個寒假計劃。但這份計劃裡,需要給孩子更多屬於自己的選擇機會。


著名哲學家羅素說過:“孩子必須要利用想象力和自身能力來克服無聊,孩子就像幼苗一樣,當它被安安靜靜地放在同一片土壤中的時候,它的長勢最好。太多旅行、太多喧囂對於孩子們來說並不是好事,只會讓他們長大後無法忍受能夠帶來豐饒的單調。”


孩子的內在驅動有著比外在驅動更強大的力量,給每天的生活留白一點點,適當無聊,學會獨處,滋養的正是獨立思考和內在驅動力!







親,你的寒假有什麼計劃?

不打臉的那種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