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点时间,学会处理好“无聊”

最近,我们经常被,“万兽出笼”,“吞金兽们放寒假了”这样的段子刷屏。

哈哈,没错,孩子们放寒假了!


孩子之所以被称作吞金兽,是因为孩子的假期被各种培训班、旅行、游乐等占满。仔细算一算,没个万把块,根本下不来。


可爱的吞金兽放假,又被戏称为“万兽出笼”,哈哈除了赶场子上课,懒觉,吃零食不吃饭,不写作业,沉迷手机电视等,让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放假,成了家长的一场噩梦!

寒假  | 给孩子一点时间,学会处理好“无聊”


在孩子满满的行程表和鸡飞狗跳的假期生活里,家长通常会忽略一件事,就是给孩子留点时间,让他们学会独处,学会和无聊相处。


现在很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一有空闲,就只能想着打打游戏,看看综艺节目。


打游戏、看电视真的这么好玩吗?

是的!

为什么沉迷打游戏、看剧?

因为放假时,找不到更有趣的事情了。

为什么找不到?

因为根本没有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找到。



有的家长很苦恼的,为什么那么努力的在鸡娃,每天陪着娃上各个辅导班、兴趣班,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不集中,成绩越来越差了?

其实,就是家长忽略了给孩子留白的时间。如果把课程精简一下,不要过多塞满孩子的时间,状况反而会好转。


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系教授约翰.伊斯伍得(John Eastwood)在一次发文里表示:

网络时代以前,生活相对单纯,人的专注力有收放的空间,会注意外在的危险,也关注内在的状态,好比对目前的生活是否满足。

但在虚实整合的世界,外界动态不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外界的变化(脸书、新闻动态),导致当我们独处时,内心的声音,常让很多人感到不自在,反而不能忍受大脑放松、没有聚精会神在某件事上。

寒假  | 给孩子一点时间,学会处理好“无聊”


不过,现实是,我们都得学会忍受某些无聊的场合,而不是暴走;也得学会独处时不会闷到发疯。


让孩子学会这些,就必须让他们有机会拥有什么都没有、什么事都不用做的留白空间。



青少年似乎是最容易觉得无聊的族群,这是因为青春期是脑内分泌「快乐物质」多巴胺最旺盛的阶段,导致他们渴求刺激。

但若没有足够让大脑放松的无聊、留白的时间,这些孩子只会愈来愈焦虑。


如何让孩子学会和无聊相处?


1、允许“无聊”的存在。


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的满满,要允许他有足够的空余时间。正是在这段无人打扰的时间里,孩子能够学会怎样愉悦自己,怎样创造自己的娱乐方式,怎样自己获得快乐。


2、看到孩子“无聊”时,不要跟他动怒。


当孩子觉得无聊,不要敷衍孩子或者对他动怒,而是要保持冷静,引导他去学着解决自己的无聊。

让孩子知道,时间是自己的,自己选择怎么过就怎么过。

家长们可以事先陪伴孩子列出无聊时可以做的事情。


3、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


例如阅读、运动等,也可以找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进行这些活动。


4、确保家长的育儿策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更新。

很多时候,孩子已经成长到另一阶段,但是家长还是按照孩子小时候的相处模式,在和孩子相处。

这样很容易出现矛盾。

寒假  | 给孩子一点时间,学会处理好“无聊”


在我们都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时候,我们会忽略父母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独立走向社会做准备。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孩子在假期“堕落”,然后把孩子的假期都塞的满满的,孩子也许永远学不会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

从小到大被安排好、被督促长大的孩子,会大大削减内驱力的培养。反正总有人替他们做,那么自己自然就不会有动力主动找事干,更加不会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反正这一切都会有人告诉他们,唯独不是自己。

于是,孩子一有机会就很容易成为那个沉迷电子产品的熊孩子。


所以,在孩子的假期里,我们要适当给孩子留点白。

当然,在开始时,父母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比如可以和孩子讨论,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做一个寒假计划。但这份计划里,需要给孩子更多属于自己的选择机会。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必须要利用想象力和自身能力来克服无聊,孩子就像幼苗一样,当它被安安静静地放在同一片土壤中的时候,它的长势最好。太多旅行、太多喧嚣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是好事,只会让他们长大后无法忍受能够带来丰饶的单调。”


孩子的内在驱动有着比外在驱动更强大的力量,给每天的生活留白一点点,适当无聊,学会独处,滋养的正是独立思考和内在驱动力!







亲,你的寒假有什么计划?

不打脸的那种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