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 ——讀讀它,也許能給涉世未深的我們些許思考。

“婚姻是一座圍城,外邊的人想進去,裡邊的人想出來。”我覺得這本書一直都在詮釋這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

讀完方知本書主旨,讀完方知本書主角。這讓我有種讀西方小說的感覺。

人不能一直依賴別人,應當是獨立自主的。民國戰亂,方鴻漸學成歸國。殊不知這學成之後,竟是需要不斷去圓的謊言。從最近處來說,博士證書是他從小道之處買到的,他的論文是得不到學位證書的,眼看歸國之期已近,只好用謊言欺騙。再說他博士期間在國外留學的費用,全靠家裡和已逝世未婚妻家裡的支持。歸國的他,沒有工作,沒有資金,沒有住所,只好還是依靠家人。他和妻子的工作說來說去,多多少少還是靠了一點熟人關係。

長期留學使得他不僅不知人情世故,更不知如何與家人相處。他不知道有難以相處的弟媳,他也不知道有難以改變的偏見,他更不知道有難以跨域的鴻溝......

人生處處有驚喜,感情的事很難說清楚。他的感情世界很精彩,與方鴻漸有感情糾葛的人前前後後有五人,一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未婚妻,二為同船回國、相互陪伴的鮑小姐,三為同學又同船回國的博士蘇小姐,四則蘇小姐表妹唐曉芙唐小姐,五則妻子孫柔嘉孫小姐。細想來,這幾個人見證了方鴻漸的成長。但是,說來說去,最終他與孫小姐的婚姻倒像是被世俗推著向前走,意料之中又是預料之外的結了婚。結婚前,他們想要結婚,結婚後,方鴻漸想要出去。

一開始,他們的婚姻就不符合封建倫理綱常的要求;一開始,雙方父母便覺得不是很舒適;一開始,就是思想的衝突、觀念的碰撞。

為何,二奶奶、三奶奶要對孫小姐評頭論足?為何,不能好好過自己的生活,非要讓別人覺得自己過得好才能善罷甘休?為何,人後互相拆臺,人前親如姐妹?為何勾心鬥角、極力打壓?為何不能好好地過自己的生活?

婚姻和職業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分開著的,他們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我們終將與它們相遇,我們必須學會與他們相處。

我們的生活需要我們好好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