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三星S10系列成了嗎?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三星S10系列成了嗎?

以目前的熱度來看,對於一款覆蓋5000到1000元價位的高端手機產品來講,S10系列無疑贏得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

但是,對於三星中國來講,這距離前幾年的巔峰還早得很,更遠遠談不上成功,只是萬里長城的第一步。

對於三星,這兩年我知之甚少。原因無他,身邊原來用三星的領導、同事大多換上了蘋果和華為,少量如我這種能折騰的各種手機來回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寧願花兩三千嘗試國產手機的各種“微創新”,也不願意再次“冒險”去體驗三星系統,曾經S6、S7不堪回首的經歷至今難忘。

正是存在著“十年怕井繩”的矛盾心理,即使每年三星旗艦擁有頂級的硬件和拍照水準,我還是望而卻步。我相信市場上很多路人甲乙丙丁都像我一樣,市場信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起來的,這也是我猶豫再三,在預訂了S10+後還是換成了降價後的XS MAX的主要原因。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三星S10系列成了嗎?

三星S10系列為什麼火,個人認為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原因:

一是政治環境的改善。忽冷忽熱的中韓關係給在華韓企造成了極大困擾,這裡面的利益糾葛錯綜複雜,民族情緒也一定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有關情況可自行百度。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與美貿易談判博弈的關鍵時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無疑是明智之舉,中韓關係自去年下半年逐漸升溫,為三星在國內的復興營造了寬鬆的環境。

二是創新乏力的市場。如果說上一條是“天時”,那麼這一條就是地利。國內看似競爭白熱化的手機市場,其實是高度同質化下的“強行創新”,在供應鏈技術的可得性“相對公平”、軟硬件跨代創新乏力(被三星等巨頭壟斷)的情況下,很難做出讓人眼前一亮但又兼具實用的設計,大多是曇花一現或在另一方面做出妥協。華為通過拍照、OPPOVIVO通過升降機械設計、小米通過MIX撕開了一道口子,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終歸是大魚吃小魚,匆忙分割Others市場份額罷了。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三星S10系列成了嗎?

三是友商的助攻。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的開年旗艦系列裡,更多是對原有的設計和功能進行優化,只不過從千篇一律的劉海到了千篇一律的水滴,國產通過創新光學屏下指紋、機械結構開始了屏佔比競賽。挖孔屏作為全新的一種屏幕形式悄然產生,雖然被榮耀挖孔屏幕手機攪了局,但無可爭議的是,三星AMOLED真挖孔雙曲面屏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屏幕,首發的超聲波指紋又取得了至少半年的先發優勢(具體自行百度LCD盲打孔的弊端)。十足的創意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大電池、無線反向充電、輕薄的機身控制、精緻的設計、一流的音質……三星S10系列可謂是當真無愧的安卓機皇。

四是價格真空。自Iphone X以後,蘋果似一批脫韁的野馬,價格扶搖直上,國行版本的Iphone XS/XS MAX都是7000+的價格,剩下的XR成為了跳水王。在5000—7000之間的價位上僅有華為Mate20Pro勉強夠到,但其自開售以來飽受綠屏門的困擾,長時間處於缺貨狀態,而三星自家的NOTE9國內號召力著實一般。可以說,這個價位區間蘊含著巨大的消費缺口,三星S10系列價格定位主力也在這個區間內,正好滿足了這部分消費需求。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三星S10系列成了嗎?

接下來,便是我們看到的,從先行版到正式開售,三星S10系列的評價一片叫好,開售以來在各平臺迅速售罄,登上銷量和銷售額的榜首,極大提振了苦苦支撐的星粉們士氣。

一片形勢大好之下,便是長遠的佈局。諸如前文所說,當前三星S10系列喚起了大家久違的新鮮感,在屏幕方面一騎絕塵,但追隨者實力也不容小覷,蘋果也在各產品系降低了售價,針對性打擊明顯。個人覺得,僅憑一代手機力挽狂瀾於即倒,將三星佔有率從Others解放出來不現實,需要持續的品牌經營、渠道建設,更重要的是,系統體驗方面要加速本地化,改變過去一貫高傲刻板形象。

此外,希望三星及一種國產來勢洶洶的氣勢,能給蘋果足夠的壓力,拿出點真東西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