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發刊詞“我們的志趣和態度”,今日讀來仍然動人心魄


《觀察》發刊詞“我們的志趣和態度”,今日讀來仍然動人心魄

《觀察 》發刊詞: 我們的志趣和態度
儲安平

本刊籌備多月,歷經艱苦,終於今日問世。創刊伊始,茲謹一述我們出版這一個刊物的志趣、風度和立場。
抗戰雖然勝利,大局愈見混亂。政治激盪,經濟凋敝,整個社會,已步近崩潰的邊緣;全國人民,無不陷入苦悶優懼之境。在這種局面下,工商百業,懼感窒息,而文化出版事業所遇的困難,尤其一言難盡。言路狹窄,放言論事,處處顧忌;交通阻塞,發行推銷,備受限制;物價騰漲,印刷成本,難於負擔;而由於多年並多種原因所造成的瀰漫於全國的那種麻痺、消沉、不求長進的風氣,常常使一個有尊嚴有內容的刊物,有時竟不能獲得廣多的讀者。在這樣一個出版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們甘受艱苦,安於寂寞,不畏避可能的挫折、恐懼、甚至失敗,仍欲出而創辦這個刊物,此不僅因為我們具有理想,具有熱忱,亦因我們深感在今日這樣一個國事殆危,士氣敗壞的時代,實在急切需要有公正、沉毅、嚴肅的言論,以挽救國運,振奮人心。
我們感到現在大多數人只知追逐權勢,追逐利慾;人人以一己為先,國家的禍福竟成為末要而少人過問。是非不明,正氣不張。許多人常在一種衝動下,流露他們愛國的情緒;很少能在生活、工作、良知及人格上,表現他們對於國家的忠誠,盡他們對於國家的責任。但要抗禦外敵,自強圖存,顯非單憑感情所能濟事;而建設國家,改革社會,尤需有眾多的能夠咬得緊牙關、站得住腳跟、挺得起胸膛的人民。環顧海內,種種現狀,固足使人疾首痛心,而瞻望來日,尤使人不勝疑懼憂慮。在這樣一個混飩悲痛的歷史中,有志之士,實應挺身而出,不顧一己的得失譭譽,盡其天良,以造福於他所屬的國家。這誠然是一個充滿著禍亂災難的痛苦時代,但這也是一個大足以鍛鍊我們的意志和情操的時代。


我們這個刊物第一個企圖,要對國事發表意見。意見在性質上無論是消極的批評或積極的建議,其動機則無不出於至誠。這個刊物確是一個發表政論的刊物,然而決不是一個政治鬥爭的刊物。我們除大體上代表著一般自由思想分子,並替善良的廣大人民說話以外,我們背後另無任何組織。我們對於政府、執政黨、反對黨,都將作毫無偏袒的評論;我們對於他們有所評論,僅僅因為他們在國家的公共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毋須諱言,我們這批朋友對於政治都是感覺興趣的。但是我們所感覺興趣的“政治”,只是眾人之事——國家的進步和民生的改善,而非一己的權勢。同時,我們對於政治感覺興趣的方式,只是公開的陳述和公開的批評,而非權謀或煽動。政治上的看法,見仁見智,容各不同,但我們的態度是誠懇的,公平的。我們希望各方面都能在民主的原則和寬容的精神下,力求彼此的瞭解。
但是這個刊物也不僅僅是一個論評時事的刊物。我們還有另一個在程度上佔著同樣重要的目標,就是我們希望對於一般青年的進步和品性的修養,能夠有所貢獻。多年以來,青年實在煩悶。在多年的煩悶中,意志軟弱的,漸漸趨人麻痺、稍沉及自我享樂的道路;剛強的則流於偏激。今日大多數青年,不是偏狹衝動,厲氣凌人,就是混混飩飩,莫知其前程何在!我們瞻念國家,中心憂懼,莫此為甚!我們都是愛好自由思想的人,所以就政治上的信仰而言,我們對於青年,一無成見,他們信右信左,儘可信其所信;而且他們能夠信其所信,無寧且為我們所鼓勵並器重者。我們所欲一言者,即思想的出發較之思想的歸宿,遠為重要,所以信從一種政治上的思想,必須基於理性而非出於感情;而於重視自己的思想自由時,亦須同時尊重他人的思想自由。此外,在做人的根本條件上,我們期望每個青年都有健康的人生態度——人生的日的非僅圖一己的飽暖而實另有所寄;都有現代化的頭腦——思想的方法現代化,做事的方法現代化。我們國家一線前途,全繫於今日一般青年肩上。衝動、偏狹、強橫,都足以造亂而不足治亂;自私、麻木、消沉,帶給國家的是死氣而非生氣。我們極望這一個刊物所發表的文字,它所包含的看法、態度、氣息,能給一般青年讀者以有益的影響。


其次請一述我們放言論事的基本立場,亦即本刊同人共守的信約:
一、民主民上是今世言流人心所歸,無可抗阻,我問不能同意任何代表少數人利益的集團獨斷國是,漠視民意。我們不能同意政府的一切設施措置都只是為了一部分少數人的權力和利益。國家政策必須容許人民討論,政府進退必須由人民決定,而一切施政必須對人民負責。民主的政府必須以人民的最大福利為目的:保障人民的自由,增進人民的幸福。同時,民主不僅限於政治生活,並應擴及經濟生活;不但政治民主,並須經濟民主。
二、自由我們要求自由,要求各種基本人權。自由不是放縱,自由仍須守法。但法律須先保障人民的自由,並使人人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法律若能保障人民的自由與權利,則人民必守法護法之不暇。政府應該尊重人民助人格,而自由即為維護人格完整所必要。政府應該使人民的身體的、智慧的及道德的能力,作充分優性的發展,以增加國家社會的福利,而自由即為達到此種優性發展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沒有自由的人民是沒有人格的人民.沒有自由的社會必是一個奴役的社會。我們要求人人獲有各種基本的人權以維護每個人的人格,並促進國家社會的優性發展。

三、進步我們要求國家進步,我們絕對反對國家停滯不前。不跟著世界大勢前進的國家必將遭受自然的淘汰。我們要求民主政治,要求工業化,但要民主政治成功,工業化成功人須大家有科學精神現代頭腦、我們要求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軍事各方面的全盤現代化。我們希望人人都有現代化的頭腦。唯有現代化了,才能求得更大更迅速的進步;才能與並勝各國並駕齊驅,共同生存。我們反對一切的停滯不前固步自封甚至大開倒車。停頓、落後、退步.都是自殺。我們要求中國在各方面都能日新又新。齊著世界主流,邁步前進。
四、理性人類最可寶貴的素質是理性。教育的最大目的亦即在發揮人類的理性。沒有理性,社會不能安定,文化不能進步。現在中國到處都是憑藉衝動及強力來解決糾紛,甚至正在受著教育的青年也是動輒用武。我們完全反對這種行為。近幾十年來中國的教育在這方面完全失敗。我們要求政府及社會各方面能全力注意這點。只有發揮理性,社會始有是非,始有和平,始有公道。我們要求一個有是非有公道的社會,我們要求各種糾紛衝突都能運用理性來解決。唯有這樣,才能使一切得到合理的發展,才能加速一切建設的成功。
我們謹以上陳四義,作為我們追求努力的鵠的,並本此以發言論事。我們的態度是公平的、獨立的、建設的、客觀的。只要無背於前面的四個基本原則,在這一個刊物上面,我們將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我們尊重獨立發言的精神,每篇文章各由其作者負責;而在本刊發表的文字,其觀點論見,並不表示即為編者所同意者。發刊之始,謹述其志趣與立場如上。尚祈全國賢達,不吝指教,惠予匡助,本刊幸甚,國家幸甚。

原文1946年9月1日發表於《觀察》第一卷第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