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鎖國",印度經濟或倒退21年?有進展

BWC中文網兩週前提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表述,新冠病毒未來的發展軌跡很可能由印度來決定,尤其是印度應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危機的方式。不出所料,如下圖顯示,最近十天,新冠病毒在印度正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印度經濟表現出無力應對新冠病毒的跡象。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事情的新進展是,印度總理莫迪在當地時間4月8日稱,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封城時間,為期三週的印度全國封鎖將延長至4月14日之後,並表示大流行的爆發造成了全國緊急狀態,可能需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來加強社會隔離。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時,印度就已開始了為期21天的全國範圍內的全民居家隔離。

BWC中文網當時獨家分析認為,這就意味著,印度經濟開始進行“鎖國”的狀態。再結合新進展,也就是說,印度經濟“鎖國”或延長時間,而具體什麼時間“解鎖”,根據新冠病毒在印度增長的情況來看,答案非常不樂觀。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此前稱,“如果我們(印度)不能夠很好地應對這21天,那麼我們的國家、你們的家庭將倒退21年”。顯然,對於一向高估增長的印度經濟而言,此時的情形陷入了悲觀。而事情的另一個新進展是,高盛經濟學家預測,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印度本財年GDP增速將驟降至1.6%。

而一旦如此,則意味著,印度經濟由近年一度高達8%的增速可能會跌落谷底,這也就不難理解,關於印度經濟或將倒退21年的預期說法了。那麼,為什麼新冠病毒對印度經濟的衝擊如此巨大呢?

一方面是,印度經濟不具備應對新冠病毒的基礎能力。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病毒學高級研究中心前負責人T. Jacob John博士說,預計到4月15日,新冠病毒在印度確認數字將增長10倍。印媒分析認為,印度可能成為下一個新冠病毒病例的全球熱點地區,專家警告說,遏制措施已證明在亞洲其他地方成功,可能在印度行不通。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例如,在醫療層面,印度由於醫療和設備等綜合能力都有限,數據顯示,在應對新冠病毒方面,目前印度總共擁有的呼吸機數量大約在40000臺左右,84000人才配有一張隔離床位,醫生配比則為11600:1。另據印度聯邦發佈的2019國家衛生情況概覽,印度共有1,154,686名註冊醫生,而這其中,大約89.89%的醫生為私人醫院服務。這就為印度應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一系列突發衛生事件,提供了阻礙。

與此同時,印度龐大的人口密度和人們相對散漫的性格,都使得一旦新冠病毒在印度大規模爆發,印度經濟或將難以遏制疫情。例如,數據顯示,在印度,每平方公里居住420人。它的城市擠滿了貧民窟和低收入的住房群,那裡的生活條件十分緊張。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再如,英國《衛報》3月30日報道,“在印度,火車、絕大多數客運汽車都已停運,出租車費又負擔不起,因此步行成了很多人的唯一選擇。高速公路兩旁很快就擠滿了人,很多人肩上扛著袋子、腳下踩著拖鞋。已經有20多個農民工死在了徒步返鄉的路上”。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不僅如此,印度的公共衛生條件和印度人本身的衛生習慣就略為薄弱,這也會導致病毒傳染概率高。比如,數週前的一項調查指出,51.6%的印度家庭沒有廁所。尤其是農村家庭持續排拆在家中興建廁所。聯合國統計,印度有6億人口在戶外便溺。而在不久前,許多印度人聚集在一起,飲牛尿被認為可以用來抵禦病毒的現象就更可見一斑。

這些跡象都表明,印度經濟的公共和基礎設施,以及人們的衛生條件都非常有限,因此就不難理解,世衛組織關於新冠病毒未來的發展軌跡很可能由印度來決定的預計。雪上加霜的是,儘管印度經濟自2014年以來一直大舉發展製造業,但印度目前應對新冠病毒所需要的口罩、呼吸機、洗手液、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依然不能自給自足。反倒是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例如,《印度斯坦時報》不久前援引一份接受8973名印度消費者的調查報告稱,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青睞購買中國產品,而非印度商品。報告稱,印度消費者表示在同類商品中,中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優勢,離不開中國製造,因為無可替代。他們稱,“我們已經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和中國貨的日子”。而事情的新進展是,印媒稱,如果沒有中國企業的原料供給端,印度就生產不出藥物,這意味著,印度經濟一大優勢產業似乎也無法自給自足。

這都使得印度經濟在物資匱乏的前提下,增加了應對新冠病毒的難度。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製造追趕中國或許是不現實的,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印度製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卻像是“海市蜃樓”。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雪上加霜的是,印度經濟還不具備應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一系列全球經濟突發風險的外匯儲備護城河。畢竟過去多年,印度經濟高增長的指數,都是建立在鉅額美元債務基礎上的,我們也將這一現象稱為印度經濟深陷美元債務黑洞。

從2003年開始印度債務一直在不斷增長,在2008年美聯儲開始QE以後,印度向國外(主要是向美國)借錢的速度猛然加速。印度央行數據顯示,印度公共債務已達到約1.19萬億美元(包括各邦的債務),但印度外儲僅約為4017.76億美元。外債與外匯儲備呈現出嚴重的倒掛模型。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印度經濟或將陷入更嚴重債務危機的另一個指徵是,在美聯儲今年以來,開啟無底線QE放水模式後,印度經濟舉債的進程或還將進一步加大,可能會陷入新一輪美元荒,而這背後的邏輯,則是美元資本在印度不斷上演剪羊毛的風暴。按經濟學人雜誌的說法是,印度經濟或有一些人在與華爾街集團進行著某種利益交換。

無獨有偶,華爾街商品大王,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不久前再次向市場重新發出“阻擊印度經濟”的號令。他表示,“在2014年5月之前,我在印度有投資,我擁有印度股票,但在幾周後我賣掉了印度股票。自那以後,我在印度沒有任何投資”。對於負債累累的印度經濟,羅傑斯稱“他們根本不懂經濟”。

印度進入“緊急狀態”,或延長

從這一角度而言,印度經濟的資金實力決定了其在應對種種突發風險時的能力非常脆弱。這進一步解釋了,前面提及的,印度經濟或將繼續“鎖國”,而別無選擇的另一個原因。(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