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老爺”

前兩期的文章,我們說到了潮汕人的一些習俗,和一些過節的一些小知識。。。今日的小編要講的可是,浪險的重頭戲了。

嘿嘿!!潮汕人老鐵們,老爺來了,準備點贊,關注,轉發,留言。。。。沒有的話,老爺不保佑你(小編也會說:夠撲母,物夠死,沒人理。)

年後就要迎老爺,拜老爺。

潮汕人的“老爺”

迎老爺

迎老爺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民俗祭祀文化活動,潮汕人稱神仙為老爺,當地民間是多神崇拜的,各村都有自己的神。每年年初,潮汕地區都有迎老爺的風俗。就是將神像從廟裡請出來,到村子裡遊行,在一個地方舉行拜祭儀式,然後再送回神廟安放。

潮汕人的“老爺”

潮汕英歌隊

“老爺”是潮州地區的守護神, 拜祭最多的應該是“三山國王”了。在廣東有很多地區都信仰這個“三山國王”,主要都是潮州潮汕人和客家人。“迎老爺”的主要對象就是“三山國王”,當然也有些地方,會加入自己村鎮的土地神,或者娘娘等神仙。

“老爺”在潮州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在一個鎮內每日一村各村輪流“鬧熱”(相當於北方的廟會)並且迎老爺。

“迎老爺”是一個祭祀活動,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八抬大轎,抬著老爺走遍村裡的大街和小巷,遊行隊伍龐大,隊伍包括標手(扛標旗),牌手(舉牌),轎伕,樂手組成。“迎老爺”是祈求風調雨順,全村平安。迎老爺時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爺,相傳可以帶來好運氣並且保一年平安。

迎老爺是由鄉閭的伯公祭祀發展而來的。

鄉間社神的祭祀,本來只是一種宗教儀式,後來,由於在祭祀過程出現了某種社會組織形式,社祭本身也就開始有了其他的功能,這種發展,在南北朝時已經出現。《荊楚歲時記》說:

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飧其昨。

可知梁朝時候,社祭之日,鄰里合會醵錢買辦牲酒祭品,先祭過土神,然後大家一起聚餐。社祭除了酬神之外,顯然也有了增進鄰里團結、加強鄉村治理的作用。於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在社區的整合與擴展的過程,產生了社祭和廟祀的混和,即在一個擴大了的社區中,由某一座神廟承擔起社壇的功能。這座神廟所供奉的某一位神明也就成為這個社區的社神,潮汕人將它稱做“大老爺”。

潮州各地的大老爺名目眾多。其中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等;更多的是民間創設奉祀的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王、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珍珠娘等等。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社區裡,各色名目的老爺按照其祭祀範圍的大小,被組織在一個有等級的系統之中。在鄉村,里社各有所祀的伯公,全村有共祀的大老爺;有些地方,相鄰的幾個村子由於行政上或者經濟上的原因而有了密切的關係,也有數村共祀的大老爺。在城鎮,街巷各有所祀的伯公,各坊有共祀的大老爺,而其上又有全城鎮共祀的大老爺。這些伯公、老爺的祭祀,還保留著上古上神春祈的遺風,時間集中在農曆年初,故潮汕有“營神正、二月”的俗諺。

迎神的迎,是潮州方言詞,在這個短語裡,它保留著迴繞(《漢書顏注》)和畛域(《文選薛注》)的古義。上神的祭杞而稱作“迎大老爺”,是因為祭祀過程,必有土神巡土安境的儀式。照潮汕人通常的說法,迎老爺分文迎和武迎兩種。在最基層的社區,文迎的做法,是在祭祀儀式過後。將老爺請上神轎,由選定的丁壯抬著,儀仗鼓樂前導,巡遍社區的每一條巷子,再繞社區的邊界遊行一圈, 回到神廠。武營的做法,一般只有鄉村社區才採用。祭祀儀式過後,要先用紅布將神像捆緊在神轎上,做好疾跑的準備。營神開始,各條巷子的巷頭都燃起篝火。丁壯們抬起神像,飛奔來到篝火前,用力把神座舉到頭上,縱身跳過火堆,跑過小巷。跑完村裡的巷子,又跑出田洋,抬著老爺巡遊村界,回到神廠。潮汕人把這種做法叫做“走老爺”—— 潮汕話的走,是跑的意思,這也是一個保留著古義的方言詞。不管是文營還是武營,其原始意義,都在淨土驅邪。不過,這一宗教儀式對於每個社區,實際上又有著整頓社區秩序、強化社區治理的功能。

在迎老爺的日子,要演戲酬神。老爺出巡的儀仗隊伍,由標旗、彩景、醒獅、歌舞、大鑼鼓、潮樂隊各個並不固定的部分組成,儘管由於社區具體情況不同,儀仗隊的規模可能差別甚大,但都充分展示了觀賞和娛樂的性質。於是,坊鄉的這種土神之祭,毫無疑義地成為一個社區性的節日。

潮汕人的“老爺”

潮汕人很喜歡拜神明,而神明的另一個尊稱也便是“老爺”,在潮汕的各個鄉鎮都可以看到有村民自資建立起來的神廟,這些神廟供奉著老爺,每逢一個特殊的節日,鄉里人總會進廟去拜神,廟裡總是香火不斷。拜神很多時候是給人一種心理上的支持,以前大多數是為了求風調雨順,現今拜神的目的也各有千秋。總之,神明在他們迷茫時給與他們一定的精神支持。聽老一輩的人說,為感謝“老爺”的保佑,每年的一個特別的日子,由自鄉人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將“老爺”請出廟,並進行鄉中主要街道的遊行,人們會在那一天早早地那些街道等候著,燒香迎接“老爺”的到來,迎老爺的名字由此而來,並且年復一年的傳承著。

潮汕人的“老爺”

所有的花都要有一個舞臺給予它綻放。而遊行的順利舉行也便是之前準備的重要目標。到那天遊行時。由幾百人組成的遊行隊伍,有敲鑼打鼓的、有英歌鑼鼓表演的間有唱潮劇角色的…第一波人是由鄉里面的元老們帶頭走在最前面;第二波人是穿著各色各樣潮劇戲服的花旦與小生們個個肩膀上扛著頂一面大旗,大旗上面繡著栩栩如生的龍與鳳和一句吉祥的成語,如風調雨順、百業興旺、五穀豐登等等;第三波人是潮汕最具有代表性的英歌鑼鼓表演團隊揮舞著手中的木棒向人群走來,每個人的臉上都佈滿著喜悅、喜氣之情;第四波人是鑼鼓隊,把最完美動作表演給大家看;還有第五波人、第六波人……整條隊伍沿著本鄉鎮、臨近鄉鎮的主要幹道以及村內集體產業的建築進行巡演。迎老爺所屬村子的村民手持紙錢和香燭迎接老爺,表示敬重和歡迎。

小編說了這麼多,也寫了這麼多,犒勞犒勞吧!!!動動手,轉發一下,留個言!!

不然老爺會不開心的,老爺一不開心,,嘿嘿,,你就要(稅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