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本文適讀父母的類型: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存在諸多問題,成長經歷中也有諸多和上代父母的情感糾葛,目前正在學習各種教育理論思想以備能夠對下一代孩子的科學教育發揮作用,自己也時常會進行教育、人生、社會等方面的諸多思考

從我們接觸過的很多案例中,無論是幼小的孩子,還是年輕一代的父母,都同樣面臨一個問題: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疑惑:“為什麼自己必須要聽大人的話?大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嗎?可有時候明明就是爸爸媽媽錯了呀,但為什麼他們不向我們道歉認錯呢?而我們小朋友一犯錯就被要求一定要向對方誠懇認錯道歉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這是一個五歲的小朋友質問我的話。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而作為有知識有學歷有體面職業的年輕父母們,也經常會被孩子們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要麼是語塞,要麼就是用“因為我是你爸媽”的簡單粗暴口吻懟回去,惹得親子雙方都不痛快。時間久了,有些持續進行自我學習的父母也會在獨處時思考這個問題,但可惜的是即使想清楚了自己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也不會在下次再面對孩子同樣的問題時做出平靜而真實的回答,因為真的很難開口承認錯誤。

那麼“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不能向孩子低頭”這個思想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又會有如此強大的魔力能夠控制數代人,又為何使那些明明接受過先進高等教育的年輕父母都沒辦法在思考清楚的基礎上開口呢?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首先來自於父母們童年時的成長經歷中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影響

隨著很多成人加入了父母課程的學習,無論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還是從教育學的角度,都漸漸明白了父母們的成長經歷和原生家庭對於自己造成的影響都是目前在自己家庭及孩子教育中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源和投射。其實當很多父母第一時間知曉了這個事實之後大多都是非常崩潰的,一來確實沒有想到自己過去成長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會對現在的家庭和下一代孩子的教育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既懊悔又著急;二來明明知道是因為上代父母的無知和劣根性才產生了那麼多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創傷,那麼接下來該如何面對自己年邁的父母,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和遺傳下來的劣根性又是非常糾結和急迫的。

很多人習慣於自我安慰說:人活得糊塗點好,不要總是那麼追求成長,因為在成長學習的道路上一定會看清楚些事,認清楚些人,明白很多真相和真理,而那時會令當事人非常痛苦倍受折磨,所以很多時候不要什麼都想弄明白,什麼都想要知道個真相。但這種處世態度並不適合於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情境,否則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類進步的成就了。我們一直認為“難得糊塗”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而導致的糊塗,而是知道了真相和事實後的重新選擇,這其中的差別是天上地下。所以我們秉持的態度是知道事實和真相是每一個人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我們誰也無權去剝奪,至於知道後的選擇那是基於每個人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而定的。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所以我們還是非常鼓勵大家能夠追根溯源、究其本質的,這本身就是智慧人生的選擇,也是勇敢者的選擇。因為我們知道,知道真相才是剛剛開始,如何面對真相解決硬傷才是需要我們花大精力去認真做的。那麼對於這些通過學習心理學、教育學而看清了現有家庭問題、教育問題的源起來源於何處的父母們也同樣如此。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又重新帶自己回到了童年期,重溫著一件件、一樁樁兒時的事件:

父母總是以強硬的管教方式來試圖塑造自己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孩子,而從來不會主動問問自己的想法更不會顧及自己的感受;從小到大一直處於被管教的位置,如果敢出現反抗或者不順從就會遭來語言和行為的暴力甚至是冷暴力,因此自己從來都不敢表現出違逆,再加上社會上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從科學的角度看並不正確但還是必須屈從,特別是對於父母不能有任何忤逆否則就會被扣上“不孝”的道德帽子等等,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這些都讓這些已經長大了且已擁有父母身份的人們思來感到一陣陣痛楚,是曾經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是對自己複雜感受的忽視,是對自己思考的壓制,是對自己身心的絕對控制,是把自己作為私有財產的絕對擁有,是對自己性格認知塑造的道德綁架。這些都讓現在的年輕父母們從思想深處被迫認同了父母的絕對權威,被迫帶進舊有的“父母之命不可違,父母之言不可逆,父母之情不可疑”的親子關係認知中,於是他們也逐漸認同了這種“父母不需要向孩子認錯道歉”的偏執理論。

其次來自於父母們本身在進入社會後沒有持續地進行自我成長

我們一直在不厭其煩地講如果成人們不主動放棄父母這一重要身份,就必須要進行持續地學習和自我成長,特別是從進入到社會開始一直到生命的結束都不能停滯,否則將會給自己和下一代孩子的人生帶來諸多不幸和不必要的痛苦。這是一個具有非常長遠意義的事情,因此也非常值得父母們去踐行。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一方面這樣的學習和成長必將會給當下成人的職業、生活、婚姻家庭帶來更多的新鮮養分和無限的可能性,特別是對於接下來有了孩子後的家庭教育將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另一方面這樣的學習和成長還能讓兩代人的親子關係持續保持高質量而避免出現孩子長大父母變老後的形同陌路和漸行漸遠帶來的情感失衡和失落。

說實話當今時代的父母們確實是身兼了史上任務最多、難度最大的父母,我們不僅需要完成更為豐厚的原始資本積累,更需要在智慧、能力、修為、德行、認知、視野、格局等很多方面有一定的進步提升以便能夠在下一代的傳承和教育上能夠給他們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實現階層的跨越,同時還需要面對自己因為上代父母的知識能力缺失而導致現在的自己弱點和劣勢的彌補修正,再加上當前社會發展如此神速,想要能同時實現這些任務目標可不是有一個腦袋兩條腿兩隻手可以輕易達成的。但這就是現在父母當下面臨的現實,如果在自己這代身上無法達成,那麼下一代未來面對的壓力和挑戰就更難了,出於父母的愛子本能只好辛苦自己。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從很多家庭的現實生活中看,確實每個家庭都多多少少有各種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如果忽略逃避只會讓事情更糟,只會讓深陷其中的人更為痛苦想要逃離,最終導致家庭結構的解體和成員之間的情感迸裂。而解決當下諸多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和不斷地反思、打破、修正、執行、重塑。

從長遠來看,孩子終究會長大,有自己的職業、生活、家庭和圈子,而父母也終究會年邁老去失去力量和價值縮小,如果親子之間還想要保持高質量的親子關係而不至於兩代人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那麼同樣也只有一條路,就是無論人的年齡多大,只要還擁有著父母這個天然身份,就必須持續地瞭解這個社會、世界和人類發展本身,不能讓自己因為年齡的關係就停滯在某一個年代,自我放棄,那隻會讓成年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父母的無能和消極,這不是一個積極的榜樣,而且當孩子們在人生各階段中遇到更大的坎坷時,他們也無法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尋找到積極的力量和勇往向前的精神,這才是致命的悲哀。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我們從很多生活幸福、事業成功、有源源不斷的發展潛力和創造力的成人案例中看到,他們之所以能實現這樣的人生並不是他們有多少天賦,而是擁有一個充滿愛和精神力量的好家庭,當他們遇到艱難坎坷,總能從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中找到讓自己奮起向前的動力和方法,而這樣的力量源泉並不是每一個成人都如此幸運地擁有。所以父母能夠給下一代孩子最棒的東西不是無盡的財富和產業,而是那些深藏於精神內核深處的挖掘不完的可供自己跨越一切障礙和苦難的能量,而這隻能是父母持續一生學習修行得來的。

當父母們能夠持續學習、持續思考、持續成長時,就能更加理解孩子,理解自己,理解過去,理解現在,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是,什麼是真正的非,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也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容、包容、平和、圓融,也會在看事情、看問題、看人時更加專注於本身而非那些附加的條件和內容,只有剝去層層外殼,我們才能真正尋得本質,看到事實真相,也才有可能有機會正面面對和解決。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結語

人類的進步一定是隨著認知思維的拓展開闊而進行的,而不是越來越狹隘和糊塗,那麼作為父母也一定是,我們在學習成長的路上需要讓自己更加有能力能夠鑑別清楚什麼是好的,正確的,什麼是被誤會,歪曲了的,什麼是被社會大眾約定俗成了但從科學角度看是錯誤的,什麼是少數人艱難堅守但卻被大眾不認同而正確的東西。

當我們通過學習思考、瞭解了問題產生的根源以及形成的過程;當我們通過學習思考知道了傳承下來的有些想法做法是極其錯誤的;當我們知曉了對錯後又能放下成人的面子和自私進行及時的修正;當我們再重新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自己的婚姻問題、家庭問題、職業問題、人際問題等等時能夠迴歸問題本身,而不再習慣性地為自己找藉口,找託辭時,那就是作為父母的蛻變開始,作為父母的“鷹的重生”!

所以,如果確實是父母錯了,為什麼不能向另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認錯呢,即使對方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不都是想要孩子成長得更好,親子關係更好,自己的人生更幸福為出發點而考慮的嗎?那麼就不要總是帶著成人的面殼子,擺什麼架子了吧!讓我們放下面子,放下曾經的執念,去看向問題本身,去堅持該堅持的,承認該承認的吧!

“父母不能向孩子認錯”的教育認知,到底來源於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