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百強之二十六,中國工商銀行

這是關於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系列連載,從1到500,任重而道遠,但是無論如何,我會努力將其完成,希望大家喜歡,文章將於每日20:00更新,敬請期待!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整體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同日掛牌上市。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

世界五百強之二十六,中國工商銀行

公司簡介

公司名稱:中國工商銀行

外文名稱: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總部地點:北京復興門內大街

成立時間:1984年1月1日

經營範圍:資金管理、收費繳費、營銷服務、金融理財、代理銷售、電子商務等

公司類型:中央企業

年營業額:1689億美元(2019年)

員工數:449296(2019年)

排名:世界500強第26位(2019年)


世界五百強之二十六,中國工商銀行

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主要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社會的投融資體制是以財政為主、銀行為輔,縱向分配社會資金。就金融體系而言,基本上是人民銀行"一統天下"的格局。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開始確立改革開放政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城鄉居民收入逐步增加,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這種局面與當時財政為主、銀行為輔,一家銀行包攬天下的投融資體制產生了矛盾,原有的金融體制迫切需要進行改革。

1979年10月,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明確提出了"必須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的著名論斷,由此拉開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帷幕。為滿足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1979年,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簡稱建設銀行)先後恢復設立。同時批准成立了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城市和農村信用社等也在各地蓬勃發展起來。但是,我國統一有序的中央銀行制度尚未建立,金融領域出現了群龍無首、無序競爭的局面。

當時的人民銀行承擔著中央銀行和專業銀行雙重職能,在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設後,仍從事工商信貸和城鎮儲蓄兩項業務。人們曾形象地比喻,人民銀行既當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在金融管理方面不能處於超脫的地位。各家專業銀行在自身利益驅動下,加上自我約束機制不健全,紛紛搶佔活動地盤,爭相發放貸款,導致信貸投放出現失控局面,從而影響了國民經濟的調整與發展。1983年9月17日,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提出"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不再兼辦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以加強信貸資金的集中管理和綜合平衡,更好地為宏觀經濟決策服務"。同時決定"成立中國工商銀行,承擔原來由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

1983年9月國務院正式決定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另組建中國工商銀行,承接原由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經過緊張籌備,1984年1月1日,中國工商銀行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我國國家專業銀行體系的最終確立。

世界五百強之二十六,中國工商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