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身體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

1.水是填充身體空隙的主要物質。

2.水是血細胞循環的運輸工具。

3.水是身體內可溶性物質(包括氧氣)的一種溶劑。

4.水是細胞中固體物質的黏合劑,正如冰具有黏合效果一樣,水在細胞膜中也具有黏合作用,可使不同的物質結合在一起,形成細胞膜,並在細胞周圍形成保護層。

水在身體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

5.大腦神經傳遞系統的運轉依賴於神經周圍細胞膜的鈉和鉀的快速運動。水作為一種鬆散而靈活的物質,與其他物質不會形成凝固,因此能夠在細胞膜中自由運動,並提高化學元素的運動節奏和效率。

6.某些元素的輸送過程可以產生電能。神經傳遞系統的效率依賴於水在神經組織中自由的活動。水在進入細胞的過程中,會產生相應的輸送頻率,使鉀元素進入細胞,把鈉元素排出,由此產生能量。這就如同水在發電廠可以產生漩渦,並由此產生能量。但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我們一直認為,三磷酸腺苷(ATP)產生的所有能量都來自於食物,ATP可以“燃燒”並釋放“熱量”,“加工細胞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能量,而水作為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始終沒有得到關注。

水在身體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

7.水是平衡身體中能量和液體滲透的“中央處理器”。當水使蛋白質的泵送開始運轉時,鉀元素和鈉元素可以與蛋白質黏合,成為“發電機的磁鐵”,這些陽離子的高速運動,可以產生相應的能量,並以三種不同的形式儲存在許多不同的組織區域。

這三種能量的儲存形式分別是:ATP、三磷酸鳥苷(GTP)和內質網——後者是細胞質內部的一種液泡體系,可以“捕獲”和吸收鈣元素。每兩個單位的鈣元素被吸收,就會有1個單位的ATP能量在兩個鈣原子的結合過程中得以儲存。每兩個單位的鈣元素彼此分離和釋放,就會有1個單位的能量被釋放出去(用於再次產生1個單位的ATP)。作為一種能量儲存方式,鈣元素的這種吸收機制,不僅可以使身體的骨質結構成為它的“腳手架”,而且也是它的“中央儲蓄銀行”——這類似於你把現金投資於黃金儲備中,因此,當身體嚴重脫水時——導致水能和電能供應不足——身體就會汲取骨骼儲存的能量,所以,我認為,骨質疏鬆症是長期脫水造成的。

水在身體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

8.我們所吃的食物都是能量轉換的產品——從水分最初產生的電能特性轉換而來。世間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在內,只要存活並不斷生長,都要依靠水產生的能量。人體科學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忽視了身體對水電能量的依賴程度。

9.在細胞膜附近產生的電能,也會迫使附近的蛋白質彼此結合,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

——[美]巴特曼F.BATMANGHELIDJ,M.D.《水這樣喝可以治病》

水在身體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