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千言萬語:“去吃點好吃的!”

中秋已經過去好幾天了,由於公司只象徵性的放了中秋那天,所以當然不能在最有理由的日子回家團圓,盼望落空的一大早便打來電話:“還沒起麼?今天一個人記得去吃點好吃的!”

“吃點好吃的!”是媽媽在過節或是重要日子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過生日,媽媽說“去吃點好吃的!”不能回家的節日,媽媽說“去吃點好吃的!”生病之後,媽媽說“去吃點好吃的!”我不確定,只有我父母會這樣表達關心,還是很多父母都如此。但我父母的千言萬語,就是這麼一句。

子女和父母的情感是與生俱來的,有點像身上流淌的血液,像彼此相似的樣貌,不用刻意,不用時間培養,彷彿時間伊始,我們便愛著對方。但相愛的人不一定全然相知,就像我以前只會回覆:“沒事,我今天約了朋友,等會兒要出去玩!”“吃什麼好吃的呀,天那麼熱,只想喝水……”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還是以前的樣子,她們活在我們認為的代溝裡,十幾年如一日在相同的日子裡重複相同的關心。而自己,終究還是有了些變化。至少,開始慢慢懂得“去吃點兒好吃的”,是父母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和牽掛。

吃得飽,穿得暖,是父母對孩子唯一的要求

小時候的夢想很多。父母不識字,她們不會問我有什麼夢想這種文縐縐的問題,反倒是我自己會和她們說,說自己以後想環遊世界,想掙很多錢,然後帶父母環遊世界。爸媽聽了笑嘻嘻的,卻說:“我們不想這些,只要你們能不像我們這樣幹體力活,能有個工作掙口飯吃,我們就滿足了。”

以前聽聽就過了,就像她們沒把我的偉大夢想當真,我也不認為她們對我就這點期待。可如今長大了,上學,工作,時間一年年的走,漸漸體會理所當然的想象不會理所當然的實現,而父母的期待,依舊還是當年那些。

父母的千言萬語:“去吃點好吃的!”

選自花瓣網

每次想要折騰,父母一邊猶豫擔憂,一邊說:“你自己想清楚了就好,可我們並不希望你掙多少錢有多大名聲,我們只希望你有口飯吃,不辛苦就好了”。有口飯吃,多簡單的願望吶。

朱自清在《背影》裡描寫父親: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這幾乎是高中時每次媽媽送我上車的情景。一篇文章能感動很多人,便能說明寫的就是很多人的經歷。我們這很多人的父母,最大的期待,真的就是吃飽穿暖,所以笨拙的給著她們認為最好的東西。

有一種愛,叫父母省給你吃

在《請回答1988》裡,寶拉一個人租了小房間準備考試,她爸媽終於捨得買一次螃蟹,做好之後讓德善帶過去。寶拉打開盒子,裡面是蟹黃滿滿的蟹身,在寶拉開心滿足的享用的同時,她父母守著一堆蟹殼和蟹腿,同樣開心滿足的吃著,並且邊吃邊讚歎:“這蟹買得真好呀,蟹腿都這麼肥!”

父母的千言萬語:“去吃點好吃的!”

當時看到這裡不自覺的熱淚盈眶,感動於寶拉擁有的幸福家庭,感動於父母對寶拉的愛及付出,但更多的,是想象自己父母,是不是也曾經如此委屈著自己,只為給我們最好的。

其實答案是肯定的。記得當年高考沒考好,在眾多父母中間,爸媽完全沒得到半分作為父母可以擁有的驕傲。可她們不敢有任何的不開心,不敢表現出一點點恨鐵不成鋼,她們怕我想不開,怕我承受不了失敗。於是一路沉默之後,爸爸突然開口說:“我帶你們下館子去!”那是我記事以來我們家第一次下館子,只可惜查分時弟弟沒在,他錯過了。

但弟弟下館子時我也沒在。弟弟初中時很“跳”,雖然其中有很多誤會。有一次,弟弟被人誣賴被請了家長。爸媽一進辦公室就看到有家長已經在“教訓”自己孩子了,孩子身上被打得青一條紫一條,弟弟殃兮兮的站在旁邊,看到爸媽進去,眼裡有抱歉和畏懼。

可那天,爸爸聽了弟弟說的緣由之後,沒說弟弟一句重話,沒給老師表演家法,相反,他和老師請了半天假,帶著弟弟買了新衣服,也去下館子了。

小時候沒有零食,有人辦喜事發的喜糖,是難得的零食之一。每次爸媽吃完喜酒會來,都會從兜裡拿出幾顆糖,她們從來不吃,我那會兒以為大人不吃糖。但家鄉習俗,去吃滿月酒,會有雞蛋,媽媽每次吃滿月酒會來,兜裡都會有兩個雞蛋。我和弟弟一人一個。但人家只給一個帶走,媽媽那個,她沒吃。

父母的千言萬語:“去吃點好吃的!”

每個家庭都會有每個家庭獨特的相處方式,但吃飯這件事,應該是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環節,其扮演的角色,有時候完全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在我們家,吃點好吃點,似乎可以解決一切不開心。

味道是很神奇的事物。所以一道菜能承載一代代人的鄉愁,也能傳遞一代和一代之間的千言萬語。

“去吃點好吃的!”什麼算是好吃的呢?是媽媽做的飯吧。可媽媽說這句話時,她往往不在,她說這句話,是在想我,也是希望我想著她。

2019.9.18

作者簡介:糖和妮兒,筆名唐妮兒,一個喜歡磕糖,正在文字中找自己的妮兒,希望能和你一起迎接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