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功能是如何“長”出來的?

“在網易聽歌跟逛淘寶似的,還要看評論。”

“感覺再冷門的歌都能找到共同語言的人。”

“網易雲可以把所有的悲傷,變成段子。”

“你為什麼用網易雲音樂?”這是知乎上關於此問題的3個高贊回覆。

2013年橫空出世,以評論切入巨頭林立的音樂app市場,成功收穫一大批擁躉,成為現象級產品。網易雲音樂是怎麼做到的?

在9月的水滴產品進化營4期讀書會上,大家中醫CTO李頌分享了前網易雲音樂副總裁王詩沐根據其做網易雲音樂的心路歷程整理而來的《幕後產品:打造突破式產品思維》一書。

以下。


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功能是如何“長”出來的?| 幕後產品


分享同學 | 李頌大家中醫CTO


看到這本書後我很興奮,原因不是它的題目所涵蓋的部分,是他的作者以及背後的產品,網易雲音樂。

我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用戶,雖然QQ音樂充了三年的綠鑽。現在能找到關於這個產品的深度解析,聽幕後操盤人娓娓道來,便是一個非常大的樂趣。

這本書有一個比較系統的邏輯框架,梳理了產品經理應該具備能力的幾個大的方面,並在每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闡述,是個進化產品方法論的好的參考。

但這裡不展開這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關於網易雲音樂的幾個實際案例,作者從實際例子出發,去闡述關於產品方法論的相關觀點,感同身受。所以我就來分享我感觸最深的,一個案例。

評論

作者通過這個案例來闡述洞察心理和人性。

有一年地鐵裡面鋪滿網易雲音樂評論的事件應該讓不少人印象深刻。這是很少見的能讓一個人真正哭出來的功能。你聽著音樂,看到評論裡面出現和你類似的際遇,你打開了有些塵封的回憶,繼續聽著耳畔音樂裡的一段旋律,嘴角時而向上時而向下,眼裡泛出了絲絲淚花。


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功能是如何“長”出來的?| 幕後產品



現在我們會覺得音樂評論是一個很明確的需求。但其實一開始評論並不被看好,理由也很有說服力(我們先代入到沒有網易雲音樂的時代,而是天天動聽,酷狗,酷我音樂等):

  • 聽音樂是很私人的事情,不想用評論交流;
  • 專業樂評沒人看,是上個時代的事情了;
  • 播放器就該把播放器做好;
  • 騰訊的調研結論表明只有5%的人對評論有需求;
  • 豆瓣的音樂評論遠遠沒有電影精彩;
  • 微博、天涯、知乎上音樂板塊的流量遠不如娛樂八卦的流量。


這些事實都可能在說明音樂評論並不被用戶買單。

但作者不信這個邪。這種信心來之不易,它我深信最初的起點是源自一個產品人的直覺。

接下來才是方法論。經過觀察和訪談去了解評論用戶的需求,以及統計總結,用戶發表的有價值的評論有幾類:

  • 難忘的青澀初戀
  • 前女友(男友)
  • 暗戀
  • 逝去的青春
  • 回不去的童年
  • 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 喜歡的偶像
  • 同一個場景(比如高三備考)下相同的感悟
  • 關於未來的暢想(比如立志出國)


這些有價值的評論可以發掘出一個共同點,是用戶將自己的經歷、心情與音樂聯繫在一起

。之後作者豁然開朗,找到了這個需求下本質的存在,就是 共鳴 。只要讓人對一首歌有共鳴的用戶留下內容,其他用戶對這些內容也產生共鳴,評論就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也成為了音樂評論功能的突破點

接下來網易雲音樂迅速加上了評論點贊功能,讓用戶能為產生共鳴的評論點贊,寫評論的人能夠感受到這種非常強烈的情感反饋。然後就是網易雲音樂的快速爆發。


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功能是如何“長”出來的?| 幕後產品



然而作者還沒結束,又進一步思考為什麼共鳴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這種刨根問底式的思考很重要,真正的底層原子般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大多數用戶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見不到面的cyberspace是一個人某種程度上的放縱時刻,他在用思維的底層做一個又一個決策,產品經理要比他還了解自己,因為了解自己的人實在太少了。

共鳴是一個表面現象,那麼基於人性的動機又在哪裡,是很基礎的問題。本書在討論需求背後的動機的時候,舉了勳章系統的例子,作者通過分析人性來說明勳章系統的非必要性,很有意思,這裡不贅述。

回到共鳴強大的原因,有兩個:每個人都需要情感的共鳴每個人都有過去的經歷。人越來越孤獨,容易焦慮抑鬱,生活不易,需要共鳴。進一步思考,共鳴的方式的具象化表現有:

  • 一段文字
  • 一首歌
  • 一個地點
  • 一個小物件
  • 一部電影
  • 一張照片


記憶的碎片會被具象化的表現觸發,每個人觸發後產生共鳴,文字和音樂恰好就是連接共鳴和記憶碎片的好方式,文字和音樂的組合就成了網易雲音樂的評論。

最近還在看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正見》,還沒有看完,思考還沒有收斂,畢竟同時讀兩本書時會有些思維的化學反應。

當每個人的貪嗔痴變成妄念和空性,產品是否還存在?

當一個利用人性的產品大獲成功後應該為此高興還是遺憾?

為什麼有些利用人性的產品會被人認可,有些會覺得價值觀不正確,衡量標準會是什麼?

在健康行業,當你不去“販賣”焦慮,人們會覺得健康不重要,但當人真的沒有這種焦慮而放縱導致最後生病時,販賣焦慮是否又成了一件正確的事?

當一位中醫開出了白開水這個處方,患者是否會覺得他沒那位開1000塊“秘方”的醫生醫術高明,那麼這位開白開水處方的醫生是否能一直堅守,然後產品應該更為哪種醫生和患者服務?

一面人性,一面商業,當我們真的洞察人性以後,我們會如何選擇? E


* 本文根據李頌在水滴產品進化營4期讀書會上的分享整理而成,部分文字摘自《幕後產品:打造突破式產品思維》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