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親愛的媽媽,原諒我只能偷偷的在信裡,才這麼肉麻的稱呼您,現實中我實在喊不出來,我估計您也沒好意思聽。

昨晚我又夢見您拉著臉,不停的指責抱怨我,事情的具體情節忘記了,只是那種難受的感覺如此清晰和熟悉,讓我從夢中驚醒後,依然淚流不止。

母女一場,我非常感謝您的辛苦養育和付出,可是您知道嗎,這麼多年,我一直在等您的誇獎和表揚,哪怕是敷衍了事的一句“你真棒”,也好。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矯情嗎?我知道您肯定覺得我矯情。當我在睡前給田寶一個晚安吻,早上起床給田寶一個擁抱,對田寶的進步給與毫不吝嗇的誇讚時,我從您的眼神中,只看到了兩個字:矯情。

對您來說,“孩子是賤得,貴不得,一誇尾巴就翹上天。”您把肯定替換成訓斥,把否定當成謙虛,信奉打壓教育至今。

我的童年充滿了責備和抱怨,以致很多年後哪怕我如此努力,我依然活在“我不夠好”的陰影裡。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說:“孩子的一舉一動,是從教者最真實的成就。”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深以為然,您唯一的一次表揚,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

那年,我7歲,有天鄰家的嬸嬸跟您進屋拿針線,看見我正在疊被子整理床鋪,不停誇讚:“瞧這娃,做事多利索,被子疊的跟豆腐塊一樣……”可能是有外人在,您不好駁了人家面子,也可能是您順口接話,反正您我記得,您當時微微一笑,說了一句:“還可以,算聽話。”

我正抱著被子的身體,沒來由的一震,眼淚就下來了。很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那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坐在牆角根一直哭,一直哭,眼淚怎麼也止不住,我想“喜極而泣”應該就是這種感覺。

從那以後,我學會了收拾屋子,疊衣疊被,每天如此,從不讓您操心,這是我在刻意的討您歡心啊。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這種愛收拾愛整潔的習慣就這樣刻在骨子裡融在血液裡。

每當我心情不好,遇事不順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擦擦洗洗,好像唯有如此,才會重獲力量與信心。

心理學家羅斯貝爾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通常需要父母的讚揚和鼓勵,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處於最佳狀態。”

當然,我要讀給您聽,你也未必認同。我只是太想得到一句誇讚了。

從小到大,我看得最多的是您拉著臉一臉嚴肅,或者一臉不高興。為了不惹您不高興,我從小就很會察言觀色,從來不做出格的舉動,非常勤快,非常乖巧,甚至,有點乖巧得過分。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您說:“養你很辛苦,不要在外面給我惹事。”我就真的不惹事。

哪怕被同桌把筆芯戳進了手心裡,我也不哭一下,我怕回家被您罵“你這個廢物”;哪怕參加聯歡晚會,表演節目得了一等獎,我依然只說“晚會還行”,只因我怕您說:“一門心思學習才是正事,不要弄那些亂七八糟的節目。”

可是,我的乖巧依然沒有換來您的一句表揚。我讀書時,經常考全班第二名,我並不沮喪,相反有點沾沾自喜,畢竟這至少可以給您證明,我沒有您口中說的那麼笨。

可是您隨口一句“千年老二”輕輕的抹掉了我全部的自信。您說我:“你還真是跟二有緣,排行老二,成績第二,以後做事估計也是有點二……”雖然我知道您太內斂,不善於表揚,心裡實際上是為我擔憂,可我依然充滿了委屈和挫敗感。

教育家簡·尼爾森說:“父母不必為了讓孩子們做的更好而使他們感覺更糟。”

從不追星的我,2018年開始連刷姜文的電影。

只因為他在一個採訪中表示:“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在努力地討好母親,但從未成功。我活在母親的差評裡,這一生都活在陰影裡…… ”

姜文說話時眼神流露出不加掩飾的茫然和落寞,鐵漢意外展現出的柔情,莫名的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從小到大沒有被父母表揚過,是什麼體驗?”底下的回答讓人心酸:

“我拿了第一,媽媽還是說別驕傲,還要努力。這句話像噩夢跟隨我。好像我多努力都沒有用,一切都是徒勞的。”

媽媽,您知道嗎?我看到這句話,竟覺得自己找到知己,他們是如此懂我的心思。

後來我開始接觸心理學,教育學,試圖尋找教育的正確方式,排解心中的鬱結,不被父母認可,也許我可以自己尋找自信和勇氣。

有部叫《求求你,表揚我》的電影就因為片名,我刷了無數遍。範偉在裡面演得多好啊,做了好事,不圖金錢物質,就是要一個一句簡簡單單的表揚,這不過是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認可”的追求和倔強。

如今,我自己也成了母親,有了田寶,曾經成長的痛,我不想在她身上重演。

每次她做錯事,我都儘量壓住火,不指責不抱怨,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她的所思所想;每次她做對了事,較上一次有了進步,我都會好好的,就具體事情表揚一番。

我的鼓勵教育,結果並未出現您擔心的事,相反,田寶格外自信和開朗。我想,用對方法誇獎和鼓勵,孩子真的會活成一道光。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得不到您的鼓勵和誇獎,我就自己實踐,成為會鼓勵教育的父母。

我曾經那麼羨慕奧運冠軍傅園慧,因為她有父母對她說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這三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傻。

可是傅園慧這樣說:“當你遇到很多困難,別人都不相信你時,或者攻擊你時,它們就會成為你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媽媽,您能誇誇我嗎?這封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很多人


您瞧,那個被父母肯定的女孩,笑起來多麼自信燦爛。這哪是奧運冠軍,這分明就是人生冠軍。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也許您依然不屑於聽這些話,也許您依然嘲笑我,但我依然想跟您說:

“媽媽,下一次,可以誇誇我嗎?”



作者:劉小鹿,80後佛系寶媽。9年體制內,專注解育兒。守護孩童純淨的顏,點亮父母前行的燈。我有煙火氣,願你有幸福家。微信公眾號:小鹿成長堂(ID:xiaolucz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