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條建議助教師打造優秀微課視頻

7條建議助教師打造優秀微課視頻

1.標題精簡

好的微課標題會讓人眼前一亮,是微課的門面與心靈的窗戶。好標題取得有新意,有內容和特點的概括,更能吸引學習者的好奇與繼續學習探究的願望。

2.用一點幽默

幽默太重要了,現在的微課多以知識講授為主,把從“教室裡的老師講,學生被動聽”模式改頭換面到微課裡的“仍是老師講,學生被動聽”,語言單調、平鋪直敘、居高臨下的灌輸。

可以這麼說,沒有一點幽默的微課、不讓學生偶爾會心一笑、輕鬆一刻的微課不是完美的微課。好的微課絕不會照抄課本章節教材的標題,有時用個疑問句的標題更有吸力的。

3.分享你的激情

現在很多微課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教師不出鏡)的微課,只有教師的講解+教學內容的呈現、分析、講解、演示等過程,教師的聲音(包括語速、音調、節奏、情感等)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有激情的教師執教(錄製)的微課,充滿感情、節奏得當、科學準確、生動形象,甚至還風趣幽默。充滿感情的、有激情的微課教師,往往音量較高、變化恰當、充滿情感,能夠吸引學習者注意力,能夠感染到學生,學生願意隨著老師的講解提示、分析演示學習,並進行同步的、互動的思考。

(這一點最重要,能夠帶給學生啟迪與思考的微課是好微課,而不能僅是知識內容的可視化,還要實現思維與過程的可視化!)

一個微課首先要感動自己、吸引自己,否則,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的微課,如何讓學生去反覆觀看、掌握知識?

4.分享故事

微課雖短,但仍然需要故事、情景、案例、問題、活動等“情景化”的設計與營造,融入於“情景”中的重難點知識是學生最容易也是最喜歡接受的,能夠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否則,如果沒有這些故事情景問題的鋪墊,而是直接進入重點知識與技能的單純講解與演示,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趣,當然效果就差。因此教學內容情景化、教學重點問題化是微課設計中吸引學生注意力與興趣的重要策略。

5.多加練習

微課不是一個單純的視頻,而是包括視頻在內的微課件、微學案、微練習(思考題)等。一個沒有設計練習、提出問題的微課,其學習效果只能是滿足學生的視覺感官的愉悅,而沒有深度、互動、思考的學習,因此練習要適當設計,最好分層次(進階練習),問題也需要設計,並在恰當的時機提出(如口頭提問、板書、字幕提問)。

好的微課學習不能僅限於微課視頻的時長(如五分鐘),而是在視頻中或視頻外(如導學案或任務單)還有問題、練習的設計,使學生在微課視頻學習之前、之中、之後能夠形成完整的、深度的、連續的學習鏈條。

6.堅持時間觀定律

微課之微,首先在於時間之短(中小學一般為5分鐘左右)和內容之小(小主題、小內容、小活動、小過程),微課同時也是碎片化與完整化(即教學過程、學習過程、內容組成的相對完整性)的相對統一體,而不能顧此失彼。

時間的精準性是TED的一個標誌,也是微課的一個重要指標。微課要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把一個知識點、技能點講清講透,這涉及微課的選題、內容的加工、方法的應用、策略與媒體的選擇、語言的精練等等。微課微到極致便是質量,便成精品。如何把握好微課的時間?

一是學會微課教學設計的腳本化設計策略,對教學環節、內容、過程等進行精確時間控制;二是進行後期的編輯加工;三是多次練習反覆演練,達到主線清晰、語言精練、詳略得當、環節完整的境界。

7.不要裝樣子

這一點對微課也很重要。體現在微課的教學環境要像是“一對一”輔導,語言要生動形象,態度要真切誠懇,教學時要做到“目中有人”,如語言體系也要從班級教學轉化成個性化輔導,不能說“大家好、同學們好”,而應該變成“你好”等個性化親切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