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此人,曠古奇書《傷寒雜病論》才得以保存和流傳至今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他費盡畢生心血編寫的《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然而,這本曠古奇書差點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幸虧得益於一個人,這本奇書才能保存並流傳下來,此人就是魏國的太醫令王叔和。

王叔和的身世是一個迷,和“醫聖”張仲景一樣在正史上沒有傳記,後人也是根據散落在各種醫書裡面的零星信息,拼湊起一個大概的原貌。

幸虧此人,曠古奇書《傷寒雜病論》才得以保存和流傳至今

據考證:王叔和,名熙,字叔和,山東高平人,早年隨著家族南下荊襄投奔“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依附劉表。青年時代生活在襄陽,並接觸醫學,與衛汛友善,或曾受學於張仲景,後到許昌為魏國太醫令。在太醫令期間,收集整理了張仲景遺論,晚年寓居於麻城,並集魏晉以前醫學之大成,編篡《脈經》,公元280年病逝於麻城,葬白果藥王衝老爺山,藥王衝王姓家族為其後裔。

裡面有2個重要線索,一是他收集整理了張仲景遺論,二是他編篡了《脈經》。

幸虧此人,曠古奇書《傷寒雜病論》才得以保存和流傳至今

在紙沒有發明之前,書籍大多是用木簡、竹簡等材料書寫,這就給書籍的攜帶和保存造成很大的不便。後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於是書寫材料才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張仲景生活的時代雖然已經有紙了,但是造紙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紙張也很昂貴,基本上和帛一樣貴,平民老百姓是用不起的。

可以估計,當年張仲景也是點著油燈,在竹簡上費盡心血編寫《傷寒雜病論》。然而,張仲景所處的時代是個亂世,戰火四起,民不聊生,人們連性命都無法保證,更何況書籍了。張仲景去世後,他的心血之作《傷寒雜病論》散失大半。

幸虧此人,曠古奇書《傷寒雜病論》才得以保存和流傳至今

王叔和精通醫術,且“性沉靜,好著述”。或許是曾經當過張仲景的學生,他對恩師的著作散失感到很痛心,於是在當了魏國的太醫令之後,他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廣泛收集和整理線索。可惜的是,也只是收集到了《傷寒雜病論》前半部分,彙編成《傷寒論》。關於雜病論述的部分遺失了。

幸虧此人,曠古奇書《傷寒雜病論》才得以保存和流傳至今

時間又過了700多年,北宋翰林學士王洙在書庫裡面發現一批被蟲蛀了的竹簡,經過整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叫作《金匱玉函要略方論》的醫書。而且在整理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與《傷寒論》內容相近,後半部分還有關於雜病的論述。

1057年,也就是王洙去世的這一年,北宋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圖書出版機構“校正醫書局”,這裡面彙集了當時頂尖級的醫學專家和學者,他們經過校對推斷《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和《傷寒論》兩本書都出自張仲景。於是刪去《金匱玉函要略方論》的前半部,保留了下半部關於雜病的內容,共計25篇,更名為《金匱要略》。

幸虧此人,曠古奇書《傷寒雜病論》才得以保存和流傳至今

有幸王叔和的努力,張仲景的心血之作《傷寒雜病論》才得以完整保存並流傳至今,張仲景才成為後人敬仰的“醫聖”。

王叔和他本人編寫的《脈經》,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脈學專著,被後世奉為圭臬,也影響到中國周邊多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