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取消省界收費站,全面ETC,調整收費方式,這原本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變成了收費站堵車、通行費漲價的現象。那麼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背後到底是利益的糾葛還是設備的問題呢?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驚嚇 新政策第一天就出現了天價通行費 跑一趟高速就破產

2020年1月1日零點,國內數百個省界收費站取消收費,所有的車輛可以實現全國跑,不需要再逐個省市繳費。這一項舉措原本是為了提升通行效率,統一收費標準,降低用車成本。但是在第一天就出現了眾多荒唐的事情,其中讓人啼笑皆非的就是天價通行費。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在我們收到的反饋中,原來100多的通行費,變成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我看到最離譜的一個收費站竟然顯示4000多萬元,這是跑一趟高速就破產的節奏。當然了,我們知道這上千萬的肯定是不對的,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針對於此,我們向業內人士諮詢,得到的回覆是,由於設備問題,以及剛取消了省界收費站,導致在下道口的時候系統不知道車輛是從哪裡上的高速,也不知道走得是那一條路線,所以出現了收費金額錯亂的問題。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同樣,用戶反饋,看到收費金額大漲的時,諮詢收費員,收費員也是同樣的回覆,原因是因為系統和設備暫時還沒有調試好,所以出現了收費金額錯誤的問題。那簡單的來說,1月1日的時候,新的系統和設備還沒有調試好就上線運行,這難道不是拿用戶當實驗品或者是強推相關政策嗎?

▎奇葩 高速收費站還能講價 只收現金不刷ETC卡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上千萬的通行費我們都知道肯定是系統問題,不可能繳納,但是原本一兩百或者是一兩千的通行費多了幾百塊甚至上千元的時候,你交還是不交呢?在成都就有一卡友遇到一個很奇葩的行為,原來70公里130元的通行費,竟然變成了630多,最後和收費站討價還價,收了160元,總體來說,還是漲了。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另外,在一些收費站,還有卡友遇到了收費站不能刷ETC卡,只收現金或者是微信支付,意思就是我辦理了ETC卡,我現在想要用ETC卡支付高速費,但是收費站不認,收費站只想要現金或者是微信、支付寶之類的支付給收費站。

既然辦理了ETC卡,目的就是為了提升通行效率,免去了現金支付或者是轉帳的繁瑣流程,但是收費站卻反其道而行之。甚至之前可以用ETC卡支付的收費站,都出現了不刷ETC卡的現象,這著實屬於奇葩。

▎利益?高速集團不想把錢交出去?

眾所周知,高速公路其實是一些高速集團修建,從國家貸款,修建好了以後收費還貸。從部分高速公路集團公佈的財報和傳言來看,大部分高速公路集團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收的通行費遠遠不夠貸款,可能只能夠利息。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為什麼會這樣呢?按道理我們上高速繳納的通行費可不少,理論上來說不應該早就夠還貸款了,應該免除我們的通行費才對。原因是因為之前我們的錢都是交給收費站的,進而是到高速公路集團去了,然後由高速公路集團上報給相關單位,所以到底收了多少錢,只有高速公路集團才知道,相關部門並不好監管。

現在實施全民ETC通行,通行費就直接到了相應的銀行和髮卡機構,不會再經過高速收費站了。這樣的話,高速收費站的現金流就少了,因此,高速公路集團不太想把錢交出去,所以就出現了收費站只收現金不刷ETC卡的現象。

▎嚴查 交通部發文整理通行費畸形現象

ETC高速收費標準問題層出不窮 究竟誰在“搗鬼”?

針對收費站出現了天價金額,1月3日的時候交通部發文,其中明確了通行優先和不讓貨車司機吃虧的原則,及時妥善處理。對於難以處理的,先放行,讓車輛先走,核實清楚後,再通知貨車司機進行繳費處理。對於多收的通行費,在核實清楚以後,要全額退還,所以,這兩天有通行費上漲異常的,一定要保管好發票,以便日後核查退款。

同時,還明確指出了,新的收費標準要確保貨車通行費總體負擔不增加,確保同一車型,新的收費標準下收取的通行費不能高於計重收費標準所收取的費用,而且還要實現貨車在滿載情況下通行費下降10%。同時,組織技術團隊修復相關問題,儘快實現系統正常運行。

簡單的來說,就是新的收費標準在同樣狀態下,收取的通行費不能高過以前計重收費標準,而且還要實現通行費下降10%。所以,大家遇到的通行費上漲,都是不合規的情況,按道理都要去退還,因此,再一次提醒大家要留好發票,以方便核查。

取消省界收費站、全民ETC同行,優化收費標準,這原本是降本增效,提升卡車司機的幸福感的事情,卻因各種原因變成了一場“鬧劇”。現在交通部發文明確,旨在把這一政策明確在正確的軌道上,終結不正之風造成的“鬧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