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這句諺語廣為流傳,最早來源於17世紀約翰.雷(John Ray)的英國諺語(A collection of English proverbs)(Ray,1855),這句話的寓意是想獲得成功就需要更早的準備,並且付出更多的努力。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圖片:http://aspiringbackpacker.com

那麼這句話從鳥兒的角度科學性在哪裡呢?

首先鳥兒“早起”涉及到鳥兒晝夜節律的問題。

晝夜節律指的是動物白天和夜晚活動週期性地反覆發生的現象。由於白天和夜晚在溫度、光照強度、食物資源、天敵數量等都存在巨大的差異,鳥兒為了適應這種晝夜變化,也產生了晝夜節律,讓自己的活動週期與環境變化週期嚴格同步,使其各種活動的價值達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有利於自己生存和繁殖,這種節律還會受到體內生物鐘的控制(尚玉昌,2006)。

對於自然界的鳥兒來說,每隻鳥兒受到其周圍環境和自身條件的限制,它自己起床的時間都是最適應環境的,過早起來或者過晚起來應該都是對它都是不利的(Daan, 1981),但是同一個地區不同身體狀況的鳥兒早起的時間可以不同。

個人基於對文獻的搜索,目前沒找到非常確切的研究說明鳥兒越早起就能獲得更多的蟲子(如有找到相關研究的知友,請和我聯繫),但是可以看到鳥兒“早起”的其他好處。

(1)早起唱歌的鳥兒越容易找到對象

在自然界,整體而言雌性都是挑剔的,雄性為了獲得雌性的歡心費盡周折,窮盡其所能,展示自己優良的基因。只有少數例子是相反的,比如彩鷸,雌性為了吸引和追求雄性(或者與其他雌性競爭雄性),而演化出豔麗的羽毛。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彩鷸,左邊雌性,右邊雄性,圖片:http://birdnet.cn

在繁殖季節,我們出去觀鳥,經常看見鳥兒早上站在枝頭上鳴唱,專業術語叫晨鳴。晨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宣誓“這是我的領地”,保衛領域;另一個是建立並維持配偶關係,即“找對象”。鳥兒晨鳴時間越長,聲音越洪亮,在雌鳥的眼中代表了這隻雄鳥越健康,基因越優良,也更具有魅力(Catchpole and Slater, 2003)。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歌帶鵐鳴唱,圖片:http://keyword-suggestions.com

在鳥兒的世界中,科學家很早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已經配對的雄鳥或者雌鳥會與對象之外的個體發生交配行為,而且婚外配的情況頻繁發生於鳥類世界。一項150種鳥類的研究發現,80%的鳥類都發現了婚外配的情況,並且這些“私生子”的比例佔了整窩雛鳥數量的11%,個別的可以高達70% 以上,鳥兒通過這些婚外配目的就是為了最大可能的傳遞自己的基因 (Griffith et al., 2002),比如阿德利企鵝。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阿德利企鵝婚外配情況經常發生,圖片: io9.com

德國的科學家Angelika Poesel 團隊通過青山雀的研究發現,那些越早起床唱歌的鳥兒,得到了更多雌性的青睞,並且獲得了更多婚外配的機會,也就增加了自己基因傳遞的機會(Poesel et al.,2006)。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青山雀,圖片:http://bknpk.com

(2)睡懶覺更容易被“戴綠帽子”

對於脊椎動物來說,影響其睡眠時間最重要的一個荷爾蒙是褪黑激素,人類如果在失眠的情況下服用褪黑激素可起催眠作用,研究也發現這個激素對鳥兒也催眠 (Gwinner and Brandstatte, 2001)。

如果鳥兒不早起,睡懶覺,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科學家也非常好奇,決定做一個實驗看看。來自於美國科學家Timothy Greives 團隊定用這個褪黑激素在大山雀上試一試。大山雀在林子裡,居民區、果園、道路旁都能見到,也是科學家研究最為廣泛的一種鳥類之一,野外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也經常發生婚外配的情況。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大山雀,圖片:treehugger.com

科學家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在2年的時間內一共招引了33巢的大山雀,然後科學家給這些大山雀都安裝了無線電跟蹤器,可以瞭解其活動規律,比如早起時間、睡覺時間等。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招引大山雀的人工巢箱,圖片:http://arkwildlife.co.uk

接著科學家把這些巢分成了兩組,一組16巢雄鳥被打了“迷藥”,另外一組17巢沒有處理,作為對照組,然後監測這些大山雀的孵卵和育雛情況,並且抽取其後代的血液拿回實驗室做親子鑑定。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大山雀的雛鳥,圖片:http://foxglovecovert.org.uk

結果發現,睡覺時間二者都一樣,被打了“迷藥”的鳥兒果然“懵逼”了,比正常的鳥兒晚起了10分鐘。不僅如此,科學家還發現窩裡的雛鳥是別家(被戴“綠帽子”)的概率增大了一倍(Greives et al., 2015)。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真的嗎?

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明明只晚睡了10分鐘?

科學家發現原來鳥兒“出軌”的行為多發生在的清晨 (Double and Cockburn, 2000),對於大山雀而言,這多睡十分鐘的代價極其慘重,貪睡了這十分鐘,被戴了綠帽子的概率增大了一倍。基於這個研究,鳥兒還是不能貪睡哈!

參考文獻:

尚玉昌. 動物的行為節律[J]. 生物學通報, 2006, 41(10): 8-10.

Catchpole C. K., Slater P. J. B. Bird song: biological themes and vari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Daan S. Adaptive daily strategies in behavior//Biological rhythms. Springer US, 1981: 275-298.

Double M, Cockburn A. Pre–dawn infidelity: females control extra-pair mating in superb fairy–wren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0, 267(1442): 465-470.

Gwinner E, Brandstatter R. Complex bird clock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Biological Sciences, 2001, 356(1415): 1801

Gil D., Cobb J. L S, Slater P J B. Song characteristics are age dependent in the willow warbler, Phylloscopus trochilus. Animal Behaviour, 2001, 62(4): 689-694.

Greives T. J., Kingma S. A., Kranstauber B., et al. Costs of sleeping in: circadian rhythms influence cuckoldry risk in a songbird. Functional Ecology, 2015, 29(10): 1300-1307.

Griffith S. C, Owens I. P. F., Thuman K. A.. Extra pair paternity in birds: a review of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and adaptive function. Molecular ecology, 2002, 11(11): 2195-2212...

Poesel A., Kunc H. P., Foerster K., et al. Early birds are sexy: male age, dawn song and extrapair paternity in blue tits, Cyanistes (formerly Parus) caeruleus. Animal Behaviour, 2006, 72(3): 531-538.

Ray J. A Collec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Morden, 18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