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楊安澤香蕉人的尷尬:永遠的外國人


美國華裔是否能得到美國(白人)社會認同?長期以來是一個隱藏在表象之下的問題,在風平浪靜時,或許相安無事,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或重大危機時,每一起無端襲擊華裔事件,都在時刻提醒華裔群體---“你們永遠是外國人!”

然而,在法律上,他們又是完完全全的美國公民,有的人甚至自出生以來就從未到過中國,中國對他們而言絕對是外國,現在的痛苦是,美國對他們而言也是“外國”。

國務卿蓬佩奧、南卡國會參議員格雷厄姆等政客沒完沒了地將中國與“新冠病毒”進行捆綁,包括總統本人之前也是如此,有的國會議員還揚言中國要對此負責(賠償),隨著美國疫情爆發,這些瘋狂言論大有市場。

美國社會上暴力襲擊華人事件急劇上升,FBI甚至不得不發出專門警告,提醒相關人士不要再煽動種族仇視。

美國政壇的亞裔領袖也在頻繁發聲,比如眾議員孟昭文、趙美心等人都在致信其它國會議員不要傳播華人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反華裔情緒言論,不要煽動種族主義。

但這些舉動並沒有多少明顯效果,蓬佩奧等人仍然出於政治動機咬定“中國病毒”不改口,華裔(亞裔)群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憤怒、恐懼、不安的社會氣氛之中。

他們想起了1882年實施的《排華法案》以及1940年的日裔集中營,雖然這種極端遭遇對於今天的亞裔來說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黃禍論”讓這些美國人始終無法成為真正的美國人。

從1949年以來,美籍華裔為了讓自己完完全全取得美國信任,不但在戰場上(朝鮮)利用膚色和語言迷惑並襲擊中國軍人,還充當間諜和特務潛入中國大陸,憑著一枚枚帶血的勳章換取政治和社會認同。

六七十年過去後,華裔在美國地位有根本改變嗎?長期奮鬥得到的教育、經濟、政治利益在新冠病毒疫情面前被擊得粉碎,華裔這些天所謂的抗爭不過是將150多個暴力襲擊案例用六種語言翻譯成視頻上傳網絡,當作是NGO組織“華裔平權行動”的一個項目。

目前被曝光的暴力襲擊事件,其實只是美國社會冰山一角,曾經友愛和睦的假面具,不斷掉落,有些華裔又不斷撿回來戴上,他們甚至反對中國網友替他們的遭遇發聲,因為你不配!

那麼華裔又打算如何重新尋找到自己在美國的社會位置呢?

楊安澤的思路就是華裔精英代表之一。

4月2日,作為美國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已退選),他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我們亞裔美國人不是病毒,但可以成為解藥的一部分》文章,楊安澤稱自己上週與家人在紐約購物時,因新冠肺炎遭到歧視,於是,“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亞裔身份,甚至有點羞恥。”


(轉發:)楊安澤香蕉人的尷尬:永遠的外國人

(轉發:)楊安澤香蕉人的尷尬:永遠的外國人

截圖來自楊安澤撰寫於《華盛頓郵報》的原文

所謂“亞裔身份”,就是東亞人黑頭髮、黑眼睛、黑皮膚的自然體徵,楊安澤卻為此感到羞恥,因為無論他的英語如何流利?思維如何美式?意識形態如何端正?都會在他開口交流之前就被定為“賤民”!

楊安澤呼籲亞裔應向二戰時加入美軍的日裔學習,通過主動展示愛國主義等“美國人的一面(American-ness)”來爭取認同,比如穿國旗顏色的衣服、當志願者、捐款捐物等。總之,要比白人還要熱愛美國,以降低別人的歧視甚至敵視。

這就是混到美國精英圈的香蕉人的邏輯:別人敵視你,你不要去反擊那個敵視你的人,而是要反思自己有什麼過錯?如果能改,就主動改,如果改不了(可惡的體貌特徵),那就拼命贖罪,換取原諒。

楊安澤一文,惹怒了華裔、日裔、韓裔以及其它少數族裔。他們譴責楊安澤本末倒置,不去追究製造歧視的人,反而固化亞裔“逆來順受”的刻板印象,只是為了無底線地“討好白人”。最終結果,不但消除不了白人敵意,反而令自己離美國越來越遠。

自1964年華裔鄺友良(祖籍廣東,夏威夷首富)參加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之後,楊安澤是時隔五十年多後,又一位參選總統(民主黨)初選的華裔。

楊安澤父母皆是中國臺灣知識分子移民(父親物理博士,母親是臺灣省粉彩畫協會理事長),他1975年生於紐約州的一個小城。

楊安澤符合華裔精英雙高一低特點:學歷高(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收入高,政治存在感低。

2016年看到那位政治素人成功當選後,楊安澤也對政治產生了興趣,2017年11月6日他向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提交書面申請。

2018年通過網絡宣傳籌集到13萬美元的競選資金,由於聲稱競選總統,一下子在華人圈裡名聲大噪,2018年4月出書《向普通人發起的戰爭》。

但在全美廣播公司CNBC新聞網列出的2020年總統選舉“33人名單”,不見楊安澤身影,更不要說20人榜,10人榜,難道他就是來打知名度賣書的?

不過,華人社會還是給予了這位政治素人極大的支持,楊安澤競選口號是“自由紅利1000美元”,承諾一旦當選,他就會給美國18歲-64歲的民眾每月發放1000美元。

這種簡單而低級的競選口號,只能吸引到頭腦簡單的美國底層民眾。關鍵是如何用各種經濟術語和時髦概念來解釋,包裝“自由經利1000美元”口號?

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新罕布什爾州初選投票站關閉後不久,楊安澤就宣佈正式退出2020總統競選,他的支持率只有1%左右。

就算這樣,華裔群體也願意相信他是雖敗猶榮,而不是一場博取知名度的鬧劇,他的競選團隊有不少人是義務幫忙的,為的就是華裔話語權。

楊安澤4月2日文章,宣告他的政治生命還沒開始便已徹底結束。他的觀點無異於要求華裔放下尊嚴,主動去當白人的走狗,以此來獲取可憐的信任,少挨點鞭子。

美籍華裔需要自證本人是美國公民嗎?完全不需要。楊安澤的說法只能加劇華裔被歧視的處境。因為你既然自認有罪(種族體貌特徵),那麼華裔(亞裔)要道歉到什麼地步?自我贖罪到什麼程度才能換取社會認同?

楊安澤的臺灣省移民固有的扭曲認知,暴露無遺。他所說的“穿國旗顏色的衣服、當志願者、捐款捐物等”舉動,完全脫離了社會平等原則,把自己在街上遭受的侮辱,轉化為全體華裔(亞裔)的“罪責”,連日本裔都無法接受。

奴性如此之重楊安澤,在得到大量華裔支持的情況下,卻在疫情關鍵時期,不去主動勇敢地維護華裔族群利益,反而跪倒在地,潛臺詞就是接受病毒與中國有關的指責。

病毒無國界,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華裔根本無需去為此向任何人道歉。

楊安澤這種人,一旦在美國得勢,他一定會將受到的“羞恥”,加倍地在中國人身上奪回來,有的香蕉人不就是喜歡以高等華人姿態對中國說三道四嗎?

楊安澤完全沒有能力成為華裔政治領袖,也不配代表華裔參政,實際上,他在哥倫比亞大學三年級時,就有傳聞說他想被CIA錄用。

他恨的不是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歧視,他恨的是黃皮膚黑眼睛的特徵,中國血脈。被人各種欺負,卻沒完沒了地要這樣反思那樣反思,非常可恥。

楊安澤作為個人,他是成功的,但在美國社會層面仍然是要受歧視。

其實全世界的華人華裔,都應當認識到,只有中國強大了,他們才有揚眉吐氣,站著做人,人家怎麼來,你就怎麼去。

何必羞恥做作,討好迎合?實在不行就趕緊投胎轉世吧,包括那些恨國者,或許還有機會換張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