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4月6日,清明節期間,耿嘉峰一整天沒閒著,對青銅峽市唐源街交通標線和標誌進行全線排查,發現有7處交通標誌不清晰,立即給上級申報希望早日進行更新。


剛剛從抗“疫”一線上下來,青銅峽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副大隊長耿嘉峰又投入到日常工作當中,繼續保持高昂的熱情。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整個疫情期間,他從交管崗位轉場烏瑪高速出口執勤,接著到疫情後勤保障崗位,再到大溝村進行疫情防控,最後到貴州省接送返崗人員回寧。四次轉場,四次奔忙,每次都是有戰必回,回即能戰,盡心盡職完成組織交派的每一項任務。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1月24日,他接到在烏瑪高速青銅峽西出口安排疫情防控站的指令後,立即帶人趕赴現場,設置了檢查卡點。當時既沒有帳篷,也沒有後勤保障。累了就在警車裡過夜,餓了就吃點方便麵。考慮到身體不好的老同志和女同志多,24小時輪班不方便,耿嘉峰主動與他們替補輪班。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值守了一週之後,等檢查卡點人員、防控工作井然有序後。耿嘉峰被抽調出來負責當地11個檢查站的後勤保障、檢查點的標準化設置、數據統計、督導檢查。“當時各個卡點設置不規範,人車不分流、沒有安全通道,安防設備不齊全。”他說,於是帶領交通施工人員,利用防撞桶、反光錐桶、警示燈、阻車器等裝備規範了查驗車道、勸返車道、應急綠色通道、工作人員安全通道、分區查驗流程,規範了查驗流程,確保了車輛通行有序。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2月10日,邵崗鎮大溝村有4人新冠肺炎確診後,我立即報名參加應急處置分隊,奔赴大溝村進行隔離管控。”他說,在裝備和補給未到位的情況下,帶領5名民警在大溝村北線2公里的硬化路上建起了一道流動的封控線,堅守6個防控卡點,督促沿線57戶村民居家隔離。嚴防車輛、人員進出,對進出車輛、人員全部勸返,並耐心細緻解釋原因,一天下來,常常口乾舌燥、精疲力盡。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由於防疫服穿脫不方便,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常常執勤12個小時後,和衣睡在車上或在臨時帳篷內休息,隔好幾天才會回到賓館調整一下,能刮刮鬍子,洗個熱水澡就很滿足了。“5個民警以路為家、以車為伴,從來沒有人喊苦喊累,非常給力,我很欣慰!”耿嘉峰說。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耿隊長的妻子孟豫是寧夏醫科大附屬回醫中醫院的大夫,不僅每天要在門診、病房穿梭,接待、治療醫患者,還要值班給就診病人測體溫、登記信息,進行心理疏導。”同事韓立兵說,他的兩個兒子留在家裡沒人照顧,大兒子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而他卻一直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連續45天沒有回家,直到大溝村解除隔離後,他才抽空回了一次家。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3月8日,他又接到新的任務,與同事開著2輛警車,帶著10名衛健、農業、行業協會工作人員,日夜兼程,長途奔襲2100公里趕赴貴州省望謨縣。立即在當地組織務工人員進行體檢、測溫、信息登記、車輛和行李消毒、有序乘車。終於在3月9日晚上9時,讓乘坐350餘名返工人員的五輛大巴車順利發往青銅峽市。

媒體看公安 | 耿嘉峰:四次轉場 為“疫”奔忙

隨後他又奔赴貴州省紫雲縣,在當地人社部門的協助下,有序組織200餘名返崗和自駕車工人乘車。3月11日,由他開著警車開道,中間13輛車隨行,另一輛警車護航。經過27小時長途跋涉,最終把返崗工人安全護送到青銅峽市。

“我既是黨員也是警察,在疫情防控的大考面前,應該義無反顧的站出來,這就是不能推卻的理由!”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