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蔣秋潔:優選賽道、精挑個股,佈局中長期創造α

◎來源丨南方基金

◎微小南根據直播內容整理推薦


近期市場的關鍵變量呈現改善信號:


流動性方面,包括中美兩國央行在內的全球央行積極釋放流動性;


疫情方面,武漢城市解封,各行各業有序復工。歐美管控措施加碼,新增疫情也開始出現邊際緩和跡象……


處於低位的A股是否迎來做多時點?如何看待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疫情不確定下又有著哪些機會?


南方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南方瑞盛三年混合擬任基金經理蔣秋潔作客《南方直播間》,就多個熱門關切發表觀點。


除此之外,蔣秋潔還結合投資經驗,詳細分享了“定性+定量+工具箱”三位一體的投資框架,以下為文字節選:

應對疫情衝擊

中國擁有更大的政策空間


分析全球經濟,我們主要看美國和中國這兩極:


首先,美國疫情不是特別樂觀,美國服務消費市場佔比較大,所以一旦美國進入封城階段後,消費產業受打擊較大,大家也能夠看到申請失業金人數正迅速提升。


美國國民儲蓄習慣跟我們不一樣,大部分人沒有高額儲蓄,一旦失業率提升,會非常影響整個現金流的週轉包括消費、教育或者醫療等開支。


我們可以預料,疫情對美國二季度經濟的衝擊是非常明確的。


好的方面是,美國政策部門也看到了這些衝擊,所以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就給了非常多的政策支持,同時,基本上全球央行也都在釋放流動性。


除了直接注入流動性之外,包括美國或者其他經濟體也在做大量的財政政策支持。


疫情對美國中小企業影響是非常大的,中小企業相當於美國經濟的毛細血管,封城相當於這些毛細血管被急凍,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政府快速出臺一些靈活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困難,整個經濟才有望逐步恢復動能。


我們再看下美國股市,大家可以看到3月份美國出現了幾次熔斷,歷史罕見,新冠疫情爆發對市場流動性有很大沖擊。


我們現在會非常高頻的監測每一天市場流動性的指標,我們發現高頻流動性的指標正在出現好轉,整個市場恐慌情緒也有緩解,美股的流動性衝擊第一階段基本上算是解除了。


我們現在看到美國政府也採用了比較強力的控制方法,如果疫情好轉,美國股市壓力將減輕。


下面,分析一下國內情況。我們並不需要把A股和美股做一個簡單的類比,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 本次調整之前兩個國家的估值情況不一樣,美國基本上還是處在歷史相對高的估值狀態下,而中國A股處在相對低的估值水平上;


第二, 兩個國家疫情的階段不一樣。我們國家在疫情的第一階段抗疫是比較成功的,美國還處在新增病患快速增加的狀態;


第三,兩國家資本市場產品結構不同。美國會有很多指數化產品、量化產品、槓桿產品等,有比較強的助漲助跌作用。但A股結構化產品體量相對較小。在上述幾點,我們都比美國的狀況要好一些。


從經濟角度,我們是比較主動的,潛在可以使用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較大。


參照3月27號政治局會議,會議釋放的信號比較積極:“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們對GDP進行了初步測算,如果要實現GDP較2010年翻番目標,二季度到四季度平均GDP增速要達到8個點以上;如果我們退一步去看實現充分就業的GDP目標,在二季度到四季度之間要實現六個點以上增長。


從這個目標倒推,很有可能迎來投資加碼,並帶來一些結構性機會。

優選賽道、精挑個股

佈局中長期創造α

客觀的說,整個新冠疫情肯定對於各國經濟體都有衝擊,尤其對於線下消費、服務行業衝擊更明顯。


但是從中長期看,有幾點仍是比較確定的:


第一,這種階段性的事件基本上不改變健康企業的長期貼現價值;


第二,在疫情衝擊過程中有利於龍頭企業提升市佔率;


第三,整個疫情暴露出社會體系中的一些短板,包括公共安全、供應鏈、信息化等,這些方面可能得到一些階段性的投資強化。


從大方向上,我們認為國內經濟大概率處在底部區域,雖然未來經濟向上修復力度不確定,但在這種有底部預期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更好的、更積極的尋找未來經濟潛在增長動力,同時全球流動性寬鬆對於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也有一定幫助。


我們國家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換擋階段,整個經濟週期的強度、長度和結構都會跟以前有所不同。在投資的過程中,不變的是,我們仍然堅持在優質賽道里面選擇優勢企業,創造長期α。


長期來看,國內很多行業正通過自動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式不斷加固和提升競爭力,同時國內工程師紅利仍在釋放期,一些高精尖行業還在不斷取得突破。


同時我們還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而且這個市場的廣度、深度還在不斷地提高。


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看到優勢企業在科技進步消費升級服務升級以及國際化等方面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短期來看,此次公共事件確實改變了一些行業中短期的發展軌跡。像公共衛生、信息化大數據等領域,得到了一些階段性的投資強化。


同時我們講到的,按照今年整個經濟發展目標來倒算,需要2-4季度在內需上做很強的刺激,相關行業短期景氣度或會提升,也能找到一些投資機會。


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也不能說市場風險完全解除。疫情對那些韌性不足的行業或者個體,還是有比較大的影響,同時我們看到中美貿易摩擦也還在繼續。


市場中長期向好,但裡面還是存在局部的風險點。

定性+定量+工具箱:

三位一體構建投資框架

從投資不同資產的類別來說,股票資產從長週期來看是回報率非常好的資產。


基金經理追求的目標,


一方面,是儘量獲得經濟發展提供的基本回報;

另一方面,需要發揮精選個股能力,通過長期持有優秀成長股,創造超過基本回報之外的α。


股票資產波動較大,如何解決擇時問題呢?


我個人的觀點,只有通過長期持有優秀公司,才能改善回報波動。


美國曆史數據證明:持有期越長,整個回報波動的標準差將同步下降。


對於精選個股,我比較相信那種能夠長期被歷史證明的生意和模式。從定性角度出發,我們一般會考量這四個方面:


一是,看公司整個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是不是滿足真實的需求;


二是,看公司產品和服務是不是滿足一種長久的需求,短期爆款從長期來講對投資幫助並不是很大;


三是,要看企業是不是處在相對合理的回報水平,當一個行業龍頭的回報率過高,會引來不必要的競爭;


四是,要看這個公司是不是擁有一個比較健康的利潤率水平。

比如,要避免利潤率過低的公司。一些製造業公司為了追求表觀利潤表的高增長,會在一些非常低利潤率水平的方向上不斷地進行投資和擴產,這種投資和擴產會導致公司的槓桿不斷地加高,一旦行業景氣掉頭向下,槓桿很容易爆掉。


經過上述定性分析,接下來,我們會用一些定量方法來構建股票池,核心要從三點出發:


一是,擁有較高且最好能持續提升的ROE。


二是,擁有相對低的分紅水平,因為我們認為作為一個成長型公司,公司有能力找到維持ROE水平的再投資領域,我們還是應該相信公司管理層的專業水平,讓他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把資產配置出去,而不是簡單的分紅給股東。


三是,我們希望找到的是公司有比較健康的現金流量表。構建這個池子之後,我們還會不斷地動態分析構成公司這些特點的因素是什麼,不斷更新這些因素是不是能夠持續存在。


在構建股票池之外,我們還會把三種工具箱類方法納入投資框架:


一是,對於那些未來景氣度或大幅提升的行業,我們核心要去分析這個行業的遠期成長空間,同時分析在這個行業裡面,龍頭公司位置是否穩固,對短期靜態估值並沒有太多約束,因為在這個階段,推動股價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估值膨脹;


二是,對於長期平均ROE比較高的週期行業,如果能從週期的底部去介入,就可以同時享受週期向上的β以及公司自身α帶來的雙擊;


三是,優秀公司困境反轉的機會。即便是非常優秀的行業龍頭,它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像管理層更迭或者公司從第一增長曲線向第二增長曲線切換的過程中遇到的這些挫折,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公司的長期競爭力以及管理層的優秀能力識別出來,在底部佈局,而後伴隨公司再次走向高景氣,整個投資收益情況也是不錯的。


投資是一場與時間和自己的長跑,短期的得失大家不要太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和清醒的頭腦。


建議各位投資者朋友嘗試讓時間做投資的朋友,關注價值投資,長期投資。

問答環節


問題:如何看待近期外圍市場的反彈?


以美國市場為例,美股3月下跌原因我覺得可以歸納為兩個:


一是短期流動性的枯竭,二是大家對疫情的悲觀預期。


從我們監測指標來看,第一波流動性枯竭恐慌基本上解除了,但是疫情對於市場的衝擊,還要隨著疫情實際情況去判斷。


問題:怎麼看待目前的消費行業?


美股歷史經驗表明,消費行業可以在非常長的週期中跑贏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長期賽道。


疫情短期抑制了一部分消費行為,但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國內疫情緩解,各種消費場景也是在有序恢復的。


但有部分消費者的收入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消費者這一端還要解決恢復儲蓄的過程,消費恢復可能相對於投資會慢一些。


問題:三年封閉期的基金產品有什麼優勢?


股票資產本身波動屬性較強,“高拋低吸”實際上是非常困難。


我們應該用更長期的心態去看待股票這種資產,三年封閉期的基金產品也是幫助大家形成長期持有的習慣,減少追漲殺跌。


問題:如何看待新基建?


我們認為,新基建更多的是滿足社會的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水平提高。


我覺得大的方向可以關注兩類機會,


第一,是對相關的硬件、設備、軟件的需求拉動,第二,是在新基建初步建到一定規模的時候。


我們會看到上面跑出各種各樣的應用,這些機會的體量很有可能比新基建硬件鋪設過程要大很多。


問題: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


從長週期的角度,我們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


整個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是一條向上的曲線,當新能源性價比曲線向上穿越石油車曲線時,就進入了大規模應用拐點,按照現在各種性能指標來看,新能源汽車離大規模應用拐點正越來越近。


問題:您的投資風格是從偏向成長還是價值?


我個人認為長期伴隨優秀的公司成長是提供長期超額收益的一個好方法,所以在能夠尋找到合理定價的情況下,我更偏向於尋找長期成長空間比較大的公司。



風險提示:文章中的內容和意見基於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文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投資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