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以前是如何起英文名字的

中國人以前是如何起英文名字的

陳港生這個名字聽起來耳熟嗎?也許你更熟悉他的“西方”名字,成龍。據IMDb網站報道,這位由著名武術專家轉行成為好萊塢演員的英文名字來自澳大利亞一名名叫傑克的建築工人,傑克曾是他的同事和導師。成龍獲得了“小杰克”的綽號,後來變成了成龍,這一稱號一直延續至今。

中國人以前是如何起英文名字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0%E9%BE%99/71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到西方勞動力大軍中,許多傳統的中國名字會發現自己正在經歷一個更容易發音或與之相關的英文名字的過程。石英英(Quartz)最近的一份報告重新刊登了一篇最初刊登在北京社區雜誌《北京人》(The Beijinger)上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克羅尼克記錄了他對中國員工的新別名的迷戀。在他們決定起英文名字時,很多人都用了不那麼傳統的綽號。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廣告辦公室的同事會稱自己為“郭廣告”。或者為什麼我那個有點胖的老闆自稱是“陳牛肉”。或者,為什麼廣告創意團隊要用葉耶穌 (Jesus Yeh)和周世勳(Devil Zhou)這樣的名字,如果你有問題的話,你可以問創意總監(如果陳世勳寫道)。克羅尼克還指出,在他的公司裡,很多中國女性都有季節性的趨勢,四季都有,幾月都有。

很明顯,在我的公司裡,我們有或曾經有過一個“郭秋天”、“ 翠春”、“夏陽”、“ 夏冬”,還有“李二月”、“ 單四月”、“ 劉五月”、“ 東六月”、“ 郭七月”、“ 李九月”。雖然有些以月份為主題的名字——比如4月、5月和6月——並不是那麼不尋常,但很多比較另類的季節性名字都是由於個人關係而選擇的。秋天告訴克羅尼克,她之所以選擇她的名字,是因為她出生在那個季節,因為這是一年中幸運而多產的季節,而秋天則成了她的名字,因而她根據這些起英文名字。

不出所料,廣告公司的克羅尼克創意團隊有一些更有創意的名字,包括巧克力、大力水手和洛奇。如果你數不清,別擔心,我們有我們的“李十一”和“唐十二”幫你。我們增長最快的業務是由“李教皇” (Pope Li)經營,他有“早操” (Morning Cao)、“陳椅子” (chair),甚至還有在辦公室工作的“黃夏奇拉” (Shakira Huang)。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根據中文名起英文名。

《國際商業時報》(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的宋楚瑜(Sophie Song)根據自己最喜歡的韓國電視劇角色選擇了自己的英文名字。在確定索菲婭這個名字之前,她選了戴利亞,因為這是她媽媽打開字典看到的第一個詞。她高中時叫過Dahlia,大學時叫過Sophie,還有她的本名Xiaoke。當她的朋友和家人見面時,大家都很困惑。

蘇菲說她起一個英文名字,是因為小柯很難發音正確。至於IBTimes高級經濟記者張莫蘭(Moran Zhang),她很幸運,因為她的中文名字很容易讀出來,而且她認為沒有多個別名不會讓人感到困惑,所以她保留了這個名字。然而,直到今天,人們仍然稱她為“寧靜”,不是因為她的平靜天性,而是因為她在中學時曾被老師起過一個簡短的英文綽號。

可以看到,在以前中國人起英文名字的依據會讓外國人感覺很困惑。那麼起一個好聽的英文名需要注意哪些,請參閱

起一個有內涵的英文名,http://executivename.cn/a-meaningful-english-na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