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大帥一妻十妾,三姨太精神失常,原因竟是這樣

前言

中國近代歷史上有一段軍閥混戰、滿清遺老復辟、內憂外患的混亂時期,而張勳就是這一時期北洋軍閥的勢力之一。張勳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封建王朝崩塌、是中國歷史新紀元的重要時刻。"辮帥"這一稱號正是他想復辟清王朝,拒絕剪辮子而來的。

1917年借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五千"辮子軍"於7月1日上演了著名的"張勳復辟",這恐怕是大家對他最熟悉的事件之一。

清末民初大帥一妻十妾,三姨太精神失常,原因竟是這樣

張勳畫像

張勳原名張和,字少軒、紹軒,於1854年生於江西省奉新縣,早年喪父喪母,1884年(光緒十年)在長沙參加軍隊,在雲南省、甘肅省和江南任提督。盡心職守、兢兢業業、敢作敢當的他功勳卓著,於1899年升任總兵, 1901年成為宿衛端門御前護衛,還擔任過慈禧、光緒的護衛。


清末民初大帥一妻十妾,三姨太精神失常,原因竟是這樣

影視劇中的張勳形象

01

傅山的《甲申集》曾載詩曰:"怕眠誰與聞雞舞,戀著崇禎十七年。"這反映了家國易主後傅山的悲痛和他強烈的反抗精神。同樣,在王朝更迭、時代變化的特殊時期,本就維護清王朝的張勳更是借"黎段之爭"之機,也就是關於"解散國會"問題探討時,提出了"推倒現政府,擁護溥儀復辟帝制"的願望,隨即於6月30日晚間至7月1日凌晨,便帶領軍代進入紫禁城,請溥儀復位,然而,1917年7月1日至7月12日的這場鬧劇,沒有順應歷史潮流、沒有順應民心民意,最終以失敗告終。

清末民初大帥一妻十妾,三姨太精神失常,原因竟是這樣

張勳復辟照片

復辟失敗後,張勳逃往天津,在德國租界中生活。作為失敗者的他並沒有因為政治立場、心理陰影,而在生活上受到特別大的影響,甚至過得風生水起。在開灤煤礦、濟南魯豐紗廠、徐州耀華電影公司等處都有大量的投資,從這些投資獲得了大量的收益。

有了大筆收益的張勳在吃飯上更是非常講究,除了專門情人制作江西菜,每天的點心一定在天津特一區公館裡。財產富裕、生活奢靡,夥計,丫鬟、保姆,奶孃,保鏢,警察等等傭人不下百人。當然,有錢財、有名利的張勳更不愁抱得美人。他共有一妻十妾。其中,他的正妻曹氏被封一品誥命夫人,張勳曾表示"家庭事無大小,俱一一問過曹夫人"。可見曹氏的正妻地位在家中還是十分牢固。

清末民初大帥一妻十妾,三姨太精神失常,原因竟是這樣

張勳妻妾成群

02

  • 除了正妻之外,張勳還有十個妾氏。三個女人便是一臺戲,更何況有十一個女人的後院,想來一定是勾心鬥角,日夜不寧。

張勳居天津前後,她的妾氏三姨太王氏出軌,和隨從副官好上了。三姨太深知自己與副官的事情一旦敗露就是一死,正如《漢書》中所言"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於是,為了脫離險境,就心生一計——裝瘋賣傻。脫光了衣服滿屋滿街亂跑,口出狂言,顏面盡失。張勳以為自己的三姨太精神失常,為保尊嚴,便將其轟出家門。

戲劇的是,逃出後三姨太與隨從終成眷屬。此事刊登雜誌報紙,在當時轟動全國。"張有酣睡在女人身上的怪癖,稍微一動即予腳踢手打,甩下床去。"這是三姨太王氏後來的說辭,我們不知是真是假,但依舊體會到張勳生活迷亂的嚴重後果。

清末民初大帥一妻十妾,三姨太精神失常,原因竟是這樣

王氏與副官

孫中山曾這樣評價張勳:"清室遜位,本因時勢。張勳強求復辟,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自可憫。文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意思是說,在清朝覆滅時要求復辟的張勳,本是愚蠢的衷心,應當被判以叛國罪殺死,而他懷念舊主的感情,卻可被同情憐憫,對於這類真正為先主、為所求之事敢做敢當的人,雖然是敵人,但依舊是我們值得尊敬的人。趙爾巽也曾說過:"勳亢爽好客,待士卒有恩。"這是說張勳為人直爽坦率,且厚待自己的部下士兵。以上可見,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事,張勳的人物評價還是比較良好的。

張勳雖然思想保守,但足見他敢作敢當,衷心報效,率領五千軍隊就敢揭竿而起;雖然妻妾如雲,但足見他尊卑分明、尊敬正妻。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無論是清朝還是民國、無論是前期的戰功赫赫還是後期的生活靡靡,都是張勳這個人物的傳奇之處。

參考文獻:

《甲申集》

《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