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心法:心智的成熟度接近頂峰的人,就像是一呼百應、權傾天下的王者。(微信公眾號:學文讀書)

中文版序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它出自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

斯科特的傑出不僅在於他的智慧,更在於他的誠懇和勇氣。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我們長期以來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將會被某個陌生人一語道破。———愛默生

身為心理醫生,我認為從一開始,就應該交待本書的兩大基本前提。第一個前提是:我沒有把“心智”和“精神”加以區分,因此,在“精神的成熟”和“心智的成熟”之間,我也沒有做出明確區分,實際上它們是一回事。

另一個前提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項既複雜又艱鉅,而且是畢生的任務。

第一部分:自律

問題和痛苦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於我們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生的超越。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並接受這一點,那麼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了。

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這一環,你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困難。局部的自律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

學校為孩子們設計各種問題,促使他們動腦筋、想辦法。恐怕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的心靈渴望成長,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敗,所以它會釋放出最大的潛力,儘可能將所有問題解決。

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痛苦,能讓我們得到最好的學習。美國開國先哲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惟有痛苦才會帶來教益。”面對問題,聰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選擇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將其戰勝為止。

我們要讓我們自己,也要讓我們的孩子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為什麼大部分人擁有足夠的自制力,能避免貪圖一時安逸的惡果,卻有相當數量的人不懂得推遲滿足感,最終成為失敗者?

其中的原因,目前醫學界尚無定論,僅有的答案也缺乏足夠的依據,基因的作用並不明顯,其他因素也有待科學論證,但大部分跡象表明。在這方面,家庭教育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父母的過錯

父母本身難以自律,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準則。

父母的愛心至關重要,即便家庭生活混亂,倘若有愛存在,照樣可以培養出懂得自律的孩子。愛,關乎心靈的健康成長。愛,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有必要了解愛的實質,以及愛同自律的關係。

我們愛某樣東西,就會樂於為它付出時間。對子女的愛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他們、陪伴他們。

讓孩子學會自律,也需要時間。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就無法深入瞭解其需要,就不知道他們在自律方面,還需要哪些條件。

遺憾的是,即便孩子明顯需要紀律訓練的時候,我們可能照樣無知無覺,甚至不管不顧。

聰明的父母決不會這樣做。他們願意花時間瞭解孩子,對症下藥地教育孩子。哪怕孩子犯了大錯,他們也恰當運用敦促、鼓勵、表揚,或必要的警告和責備。

他們靈活調整孩子的發展方向,認真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吃蛋糕、做功課、撒謊、欺騙、逃避任務……

他們也會傾聽孩子的心裡話,在對孩子的管教上,他們掌握分寸,張弛有度。他們給孩子講有意義的故事,適時親吻、擁抱、愛撫他們,及時糾正孩子的問題。

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富有愛心的父母,善於審視孩子的需要,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他們也可能在面臨痛苦抉擇時,與孩子一道經受痛苦和折磨。

孩子也當然會逐漸意識到,父母甘心陪著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們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卻可以領悟到痛苦的內涵和真諦,他們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媽媽願意陪著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見得那麼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壞的事。我也應該承擔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這就是自律的起點。

那些沐浴著父母的愛的孩子,心靈卻可以健全發展。他們也可能因父母一時的忽視表示不滿,然而他們對父母的愛感激不盡。父母的珍視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選擇進步而不是落後,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棄。他們將自尊自愛作為人生起點,這有著比黃金還要寶貴的價值。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於父母的愛。“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孩子幼年起就享受到父母的愛,成年後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養的強大自信,也會使其鼓足勇氣,勇敢地戰勝困難,而不致自暴自棄。

父母做出保證並以切實行動配合,孩子到了青春期和青年時期,潛在的恐懼就會消失,就不會只貪圖一時的安逸,甘願以某種方式推遲暫時的滿足感。他們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們的需求最終都會實現,就像家庭和父母做出的保證一樣。

父母把愛心丟到一邊,取而代之的,是缺乏人性的專制,這使得孩子對未來充滿恐懼。他們覺得世界不安全,甚至把世界看成是地獄,這種感覺會一直帶到成年時期。他們不願推遲滿足感和安全感,更想選擇當即透支快樂和滿足。他們覺得未來遙遠而渺茫,讓他們缺乏起碼的信賴感,哪怕未來要比現在好過許多倍,他們也寧可選擇得過且過。

要讓孩子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要讓他們養成自律意識,對安全感產生信任,父母必須以身作則。這些心靈的財富,來自父母表裡如一的愛,來自父母持之以恆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假如這些禮物無法從父母那裡獲得,孩子也有可能從其他渠道得到,不過獲得禮物的過程,必然是一場更為艱辛的奮鬥,通常要經過一生的鏖戰,而且常常以失敗告終。

解決問題的時機

許多人都沒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解決知識、社交、心理方面的問題———就像我對待機械問題的態度一樣。

前面提到的財務師,其實是一位充滿愛心、相當努力的母親,卻怎麼也管不好兩個孩子。孩子的情緒出現異常,或者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她很快就會覺察到。她通常只會根據大腦的即興反應,隨意動用家長權威,譬如強迫孩子多吃早點,提前就寢等等。儘管這麼做收效甚微,但她卻極少考慮類似方式是否能解決問題。萬般無奈之下,最終她只好向我求助,懊惱地對我說:“我拿他們一點兒辦法也沒有,我該怎麼辦呢?”

這位女士頭腦聰明,只要在工作上不再推諉塞責,就會顯示出極強的能力,但在解決家庭矛盾上,她立刻就成了智力低下的人。問題的關鍵出在她對時間的利用上。

家庭問題讓她頭昏腦脹,她只想儘快脫身,儘快縮短自己與問題接觸的時間,而不願花時間來應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不願冷靜地分析問題。雖然解決問題能給她帶來滿足感,而她根本不想去推遲這種滿足感,哪怕是一兩分鐘也不行,最終她沒有從問題中積累起任何有效的經驗,家庭便因此長期陷入了混亂。

儘可能早地面對它們,意味著推遲滿足感,放棄暫時的安逸和程度較輕的痛苦,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如此才會得到回報。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得到更大的滿足感;而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父母同樣是指揮官,其使命和管理企業一樣複雜。正像軍隊指揮官那樣,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連續數月乃至數年都無任何舉措,只可一味拖延。

有的家長連續五年沒有進展,不得不向兒童心理學家求教。她沮喪地說:“我原本以為孩子長大些,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懂事,可局面一點兒變化也沒有。”父母做出某些決定的確很難,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個別問題可能消失,但終歸是極少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適當給予指導和幫助,多瞭解他們的問題,必然是有益的事情,問題拖得越久,就越是難以應付,甚至積重難返,解決起來自然更加艱難了。

承擔責任

不能及時解決人生的難題,它們就會像山一樣橫亙在我們眼前。惟一的辦法 ——— 我們應該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還是由我來解決!”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

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患有人格失調的人卻不願承擔責任。與外界發生衝突和矛盾,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卻把錯誤歸咎於旁人。

神經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我不應該”掛在嘴邊。不管做任何事,他們都覺得能力不及他人,他們缺少勇氣和個性。人格失調症患者則強調“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們缺少自主判斷及承擔責任的能力。

治療神經官能症,比治療人格失調症容易得多,因為前者堅持問題應由自己負責,而非別人和社會所致。治癒人格失調症患者則較為困難,他們頑固地認為問題和自己無關,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禍首。

不少人兼有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症,統稱為“人格神經官能症”。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把別人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內心充滿內疚感;而在別的問題上,他們卻一推了之。

治療人格神經官能症,不見得如想象的那樣困難,首先治癒其神經官能症,就能讓患者對治療樹立信心,進而接受醫生的建議,糾正不願承擔責任的心理,消除人格失調的根源。

人生一世,正確評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該為何人、何事負責,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無法逃避的問題。評估責任歸屬,必然讓我們感覺痛苦,從而產生迴避傾向。從內心出發,做出權衡,當事人須自我反省,其中的痛苦和折磨,令不少人望而卻步。

缺少關心的孩子自慚形穢,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缺點大於優點,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這是根源於父母缺乏愛和照顧。他們無法得到異性的青睞,或在運動方面差強人意,也都一概懷疑自己有嚴重的能力缺陷。他們難以意識到,即便發育遲緩、智力平平,他們仍是正常的人。

把握教育的時機也不容易,這是長久而艱辛的工作,父母需要保持敏感,瞭解孩子的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哪怕是承受痛苦,父母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孩子無法理解這種指責多麼不合理,就將責任歸咎於自己,由此成了神經官能症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調症狀,孩子自身也會出現人格失調症或神經官能症,長輩的問題影響下一代成長,這種情形司空見慣,遺患無窮。

逃避自由

我們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願處於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獨裁者、上司。為遠離責任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對於頭腦清醒的成年人而言,他們則可不受限制,做出適合的選擇。我相信世界上存在壓迫性的力量,可是我們有足夠的自由與之對抗。

奇怪的是,他卻沒意識到他擁有上述選擇的自由。他哀嘆缺少政治影響力,卻從未承認個人的選擇力。他口口聲聲說他熱愛自由,與其說壓迫性的力量讓他受到傷害,不如說是他主動放棄自由和權力。

大多數病人力不從心的根源,在於他們總想逃避自由,不能夠為他們的問題、他們的生活承擔責任。

作為成年人,整個一生都充滿選擇和決定的機會。他們接受這一事實,就會變成自由的人;無法接受這種事實,永遠都會感到自己是個犧牲品。

尊重事實

尊重事實,是自律的第三種原則。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

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瞭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繪製人生地圖的艱難,不在於我們需要從頭開始,而是惟有不斷修訂,才能使地圖內容翔實和準確。

世界不斷變化,冰山來了,冰山繼而消退;文化出現,文化隨即消失;技術有限,技術又似乎無限……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也處於更新和調整中。

我們從弱小的、依賴性很強的孩子,一點點地成長為強有力的、被他人依賴的成年人;我們生病或衰老時,力量再次消失,我們又變得虛弱而且更有依賴性。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都會使我們的世界觀發生改變。孩子從嬰兒長到青春期,我們的心情也會發生變化。

我們貧窮時,世界是一種樣子;我們富有了,世界又是另外的樣子。身邊每天都有新的資訊,要吸收它們,地圖的修訂就要不斷進行。足夠多的嶄新資訊累積成山,我們甚至不得不對地圖做大規模修訂,這使修訂工作越發艱難,有時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痛苦,這也成為許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們想控制周圍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們的地圖。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遠比修訂地圖本身多得多),去捍衛過時而陳腐的觀念,卻不去考慮如何更新舊的地圖,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移情:過時的地圖

把產生於童年時期,並似乎一直適用的對於現實的觀念和反應(它們通常具有特殊的意義,甚至具有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不恰當地轉移到成年人的世界裡,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移情”。

移情,是心理治療的常見症狀。移情過程可能很微妙,也極具普遍性和破壞性。在他看來,他的妻子同樣不可信任,惟一可靠的就是孩子,因為他們是惟一權威不在他之上的人,是他在世界上惟一能夠信任的人。

逃避現實的痛苦和不幸,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我們必須尊重事實,儘管這會帶來痛苦,但遠比我們的個人利益和暫時的舒適更為重要。

我們必須淡化暫時的不適之感,應該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並願意承受所有的痛苦。要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永遠尊重事實,乃至獻身真理。

迎接挑戰

智慧,意味著將思考與行動緊密結合。

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反省內心世界的痛苦,往往大於觀察外在世界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選擇後者。實際上,願意獻身真理對於我們的非凡價值,將使痛苦顯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的快樂,甚至遠遠大於痛苦。

不管個人還是組織,聲稱敢於接受質疑和挑戰,他們的地圖就要接受嚴格的審視,因此尊重事實、獻身真理的人,必然心胸坦蕩,以誠待人。我們必須不斷自我反省,在言語和行動上,確保我們與別人自如溝通,誠實地反映認知的事實。

為了通過某個學位考試,我們可以去閱讀一本書的梗概,而不是把整本書讀完,這完全可能是合理的捷徑。如果梗概內容精煉,吸收了關鍵材料,我們就可以獲得必要的知識,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然而,以欺騙手段參加考試,就不是合理的捷徑。

使用有效的工具作為成長的捷徑,完全是合情合理的選擇。

隱瞞真相

謊言通常分為兩種: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所謂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地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所謂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

被冠以“白色謊言”的頭銜,不意味著脫離了謊言的實質,並且值得原諒。

政府利用檢查制度,使人們無法瞭解真相,同樣是一種白色謊言———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白色謊言欺騙民眾的政府不比慣於撒謊的政府更加民主和開明。病人隱瞞大量透支銀行存款的原因,對於治療產生的妨礙,和徹頭徹尾地撒謊一樣嚴重。

隱瞞部分真相,可能讓人覺得無關緊要,白色謊言由此成了最常見的撒謊方式。另外,由於白色謊言不易察覺,其危害甚至遠遠超過黑色謊言。

父母的白色謊言不是對孩子的保護,而是對孩子權利的剝奪,讓他們無法瞭解到有關金錢、疾病、毒品、性、婚姻、父母、祖父母及其他方面的真實情形。他們接觸的不是誠實的“角色榜樣”,而是殘缺的誠實、局部的坦率以及有限的勇氣。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有時要開誠佈公,有時則要抑制傾吐想法和感覺的慾望。那麼怎樣做,才不致違背尊重事實的原則呢?我們應遵循如下規則:

首先,永遠不要說假話,避免黑色謊言。

其次,要牢牢記住:一般說來,不說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於說謊;非得保留部分真相,那一定是情非得已,且是出於重大道德因素的考慮。

第三,不可因個人自私自利的慾望,例如滿足權力慾、刻意爭取上司的歡心、逃避修訂心靈地圖的挑戰等等,將部分真相隱瞞下來。

第四,只有在對對方確有好處的情況下,才可有選擇地隱瞞部分真相。

第五,儘可能忠實地評估對方的需要。這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規則,只有以愛為出發點,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判和選擇。

第六,評估他人對事實的需要,在於對方能否藉助我們提供的事實,使心靈獲得成長。

還要記住,在評估別人運用事實使心靈獲得成長的能力上,我們通常都是低估而非高估了這種能力。

表面看來,自我封閉顯然容易得多,殊不知尊重真理和事實,其收穫將遠遠超過代價。以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努力,不斷修訂人生地圖,方能使心靈獲得成長。與過於封閉者相比,開放的人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狀態、更美好的人際關係。

保持平衡

自律,是艱苦而複雜的工作,你需要擁有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你以追求誠實為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實和真相。你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為使人生規範、高效、務實,必須學會推遲滿足感,要把眼光放遠。

還要儘可能過好眼下的生活,要通過適當的努力,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換句話說,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約束”,我稱之為“保持平衡”,這也是自律的第四種原則。

我們還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

要使心智成熟,就須在彼此衝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利用機遇,不斷自我調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在人生旅途上不斷邁進,或早或晚,都要經歷需要放棄的重大時刻。

我做出了改變,沮喪和懊惱跟著消失了。我放棄了下棋必須取勝的慾望。在下棋方面,曾經的我消失了、死掉了———那個傢伙必須死掉!是我親手結束了他的性命,而我的武器,就是立志做個好父親的慾望。

在兒童和青年時期,求勝的慾望曾給予我很多幫助,不過如今身為人父,那種慾望甚至成了我前進的障礙,我必須將它清除出局。時間改變了,我也必須對以前的自我做出調整。我原本以為會對過去的自我念念不忘,實則全然不是那樣。

放棄與新生

實際上,人類只有適當放棄自我,才能領略到人生的喜悅。兼容幷包,意味著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穩定,又要放棄自我,以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實現自我平衡。

面對陌生的人、事、物,我需要讓昔日的經驗、當前的需求和未來的期待一併出席,共同“會診”,對我的需求和現實狀況進行評估,做出恰當的判斷和決定。

兼容幷包的前提,在於你獲得的永遠比放棄的多。自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必然經歷放棄的痛苦,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對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質一樣,舊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會誕生。

死亡的痛苦是誕生的痛苦,而誕生的痛苦也是死亡的痛苦。生與死,好比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要建立更新的觀念與理論,舊有的觀念和理論就必須死去。

那麼,我們是否有可能完全避免心靈的痛苦呢?或者說,我們是否能把心靈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說它是肯定的,是指: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種意義上,痛苦就不再存在。

我們經由成長和自律,可以使心靈包容的能力增強,接近盡善盡美。那些在孩子們眼裡,被視為天大的難題,到了我們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此時痛苦就不成為痛苦了。更何況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愛。愛,能使他們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更少的痛苦。

最好的決策者,願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做出決策的能力。因為不經痛苦和折磨,就無法實現靈魂的超越。

同樣,首先確立自我,才能夠放棄自我。為數眾多的人,就是因為缺乏實踐的慾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靈無法成長。

自律,包含具有積極意義的四種人生原則,目標都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迴避痛苦。綜上所述,這四種原則包括: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這四種原則相互影響,有時甚至需要使用其中兩三種乃至全部原則,使用它們的力量和動力,這些完全取決於一個人心中蘊藏的愛。

或許有人會問:“生物學意義的反饋、冥思苦想、瑜珈術、心理分析,是否也可算作自律的一部分?”它們只有輔助作用,而不具有本質作用。真正的自律,還是我上面提到的四種原則。只要持之以恆地實踐,任何人都能夠使精神、心理和靈魂達到更高的層次。

第二部分:愛

愛的定義

自律是人類心靈進化的重要手段,接下來,我要討論自律的原動力———愛。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首先,“心智的成熟”這一字眼,我的定義,並非來自某種宗教性思維,而是來自心理治療臨床經驗,也包括多年的自我反省。

其次,愛是長期的和漸進的過程。愛是自我完善,意味著心智不斷成熟。愛,能夠幫助他人進步,也會使自我更加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愛的努力,不僅能讓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樣獲益。

第三,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覺到進步。不愛自己的人,絕不可能去愛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自我完善。我們強化自身成長的力量,才能成為他人力量的源泉。

第四,愛是自我完善,也是幫助他人完善。它意味著持續努力,超越自我界限。愛,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行動。我們愛某人或愛某種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續地努力,幫助自己和他人獲得成長。

愛的願望不等於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基於靈魂的行動。你認為自己愛他人卻沒有躬身實踐,就等於從未愛過。

陷入情網

首先,墜入情網,通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慾望。其次,墜入情網的“愛”不會持續太久,不管愛的對象是誰,早晚我們都會從情網的羈絆中“爬出”。

通常,嬰兒的自我意識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同母親的關係是否融洽。嬰兒失去母親的愛,或母親患有嚴重的性格缺陷,就會使嬰兒和母親的關係遭到干擾,隨著嬰兒長成兒童直至成年人,其自我意識就會出現障礙。

永遠活在“自我界限”中,只會給人帶來孤寂。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決堤的洪流,聲勢浩大地湧向所愛的人,於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們跟愛人結合在了一起!

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僅僅是自我界限暫時的崩潰嗎?在我看來,它與人的“裡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動力)有關,或與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關。

墜入情網,是人類內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產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或者說,墜入情網是人類基因對於人類理性的征服,使我們心甘情願地落入婚姻“陷阱”。

倘非原始基因在起作用,不知有多少戀人或者配偶(包括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會因想到婚後要面對的現實,而感到張皇失措,只想落荒而逃!

自我界限

真正的愛,是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跟自我界限有著密切關聯。陶醉在愛的情感裡,我們感覺靈魂無限延伸,奔向心愛的對象。我們渴望給對方滋養,我們希望對方成長。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對象吸引,迫使我們產生衝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心理學家把這樣的激情狀態,稱為“精神貫注”。我們貫注的對象,正是所愛的人或所愛的事物。傾心於自我界限以外的某個對象,就會使之佔據我們的心靈。

例如,有的人喜愛園藝事業,他“愛”他的花園,他從嗜好中得到無窮的滿足感,園藝是他的一切。他部分的人格、經驗和智慧,也與園藝事業融為一體。對於園藝的愛和關注,極大地擴充了他的自我界限。

性和愛不是一回事,卻可能同時發生。在特定情形下,性愛和自我界限的崩潰有著某種關聯———後者同樣讓人產生狂喜。

就在剎那間,我們忘了自己是誰,只感覺靈魂出竅,遨遊太虛。我們消失在宇宙裡,或和宇宙合而為一,這樣的感覺,只能持續短暫的時間,甚至只有短暫的一秒鐘。

在這個意義上,戀愛或性交的“自我界限”暫時消失,可以使我們對對方做出承諾,而真正的愛可能由此產生。由於我們得以藉此提前品嚐到愛的滋味———即幻想中神秘的愛的感覺,

所以在愛的激情過後,我們仍醉心於那種美好的感覺。戀愛本身不是愛,墜入情網不是愛,但它卻是愛偉大而神奇的佈局的一部分。

依賴性

你們的關係和感情,沒有自由的成分。你們是因為需要而不是愛,才結合在一起的。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

假如它牢牢控制我們的一言一行,控制我們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麼它就不再是單純的渴望,而是會成為過分依賴的心理問題。

依賴性過強的人,總把失去伴侶當成極其恐怖的事,他們絲毫不肯降低對他人的依賴度,不肯給予對方更多自由。

以犧牲自由獲取安全感,必將付出高昂的代價,在心理上難以健康發展。惟有學會獨立,且能體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夠組建美滿的家庭,使婚姻關係更加持久。

只想獲取卻不願付出,心智就會永遠停留在嬰兒期,這隻會對人生構成限制和束縛,只會給人際關係造成破壞,而不會使情感走向完滿,也會使捲入其中的人跟著遭殃。

精神貫注

合理而健康的嗜好,是培養自尊自愛的必要手段。當然,嗜好或者興趣本身,若是成為自我完善的全部目標,就會偏離人生本質。

培養某種特殊嗜好,是自我滋養的有效手段。要學會自尊自愛,就需要自我滋養。我們也要為心智以外的“自我”提供養分,比如,我們必須愛惜身體,好好照顧它;我們要擁有充足的食物,給自己提供溫暖的住所;我們也需要休息和運動,張弛有度,而不是永遠處在繁忙狀態。俗話說:“聖人也需要睡眠。”合理而健康的嗜好,是培養自尊自愛的必要手段。

當然,嗜好或者興趣本身,若是成為自我完善的全部目標,就會偏離人生本質。他們想通過在運動方面的成績,“抵消”在做人方面沒有進步的事實。如果他們懂得自尊自愛,就不會自欺欺人,以低級、膚淺的目標代替自我完善。

對嬰兒的愛,對寵物的愛,以及對唯命是從的伴侶的愛,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本能,這和墜入情網的情形極為類似,無需付出過多的努力。這樣的愛,不是意志選擇的行為,對於心智的成熟也無助益,所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父母應該成為值得尊敬的領導者、指揮官,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依據理性的判斷,而不能僅憑直覺,必須經過認真思考和周密計劃,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決定。

“自我犧牲”

不合理的給予以及破壞性的滋養,都有一個共同特徵:給予者以“愛”做幌子,只是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心智的成熟當一回事。

愛,絕不是無原則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衝突、果斷的拒絕、嚴厲的批評。

愛,不是感覺

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就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犧牲),不然愛的願望就會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獻,才是實現愛的最有效的方式。

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愛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象。

關注的藝術

堅持實現自我完善,是愛的基本前提,這就如同我們必須堅持多走一步路(或者多走一里路),才可以逐步對抗與生俱來的惰性,抵禦因恐懼而產生的排斥心理。

愛也是獲得勇氣的一種特殊形式。愛是為培養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持續努力而表現出的一種勇氣。

體現關注,一種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聽別人說話,可多數人卻不懂得如何傾聽。

父母最為關鍵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聽與不聽之間,做出恰當的選擇,找到最佳平衡點,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為什麼不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傾聽一個六歲孩子單調、枯燥、喋喋不休的話語上呢?

首先,願意這樣做,證明你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尊重。你給孩子的尊重,等同於給某個一流演說家的尊重,孩子就會感受到你的愛,進而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讓他們懂得自尊自愛。

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們有價值的表達也就越多。

第三,對孩子傾聽得越多,就越是能夠意識到:在無數的停頓、重複、結巴,乃至似乎有著某種口音的嘮叨當中,孩子的確說出了有價值的東西。真正傾聽孩子的人都會承認:從孩子的嘴裡,往往能說出最偉大的智慧。你會意識到,你的孩子極可能是個獨特而出色的人。意識到孩子的特別之處,就會更加願意傾聽他們的話語,對他們的瞭解也就更多。

第四,對孩子瞭解得越多,就越是願意教給他們更多的東西。你對孩子的瞭解少得可憐,那麼你教給他們的東西,不是他們無意去學習的,就是他們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還要深入。

最後一點,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們就會覺得,你把他們看成是出色的人。這樣一來,他們也就更加願意聽你的話,並給予你同樣的尊重。如果你瞭解孩子,教育得當,孩子就渴望從你那裡學到更多。他們學到得愈多,就愈有可能成為出色的人。

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從愛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長和進步的力量。價值創造價值,愛誕生愛,父母與孩子在愛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雙人芭蕾舞,在舞臺上共同旋轉,而且動作流暢、敏捷。

對於六歲的孩子,家長可以同他們一起玩魔術、釣魚、捉迷藏。

對於十二歲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們打羽毛球,等等。給孩子讀書、指導他們做功課都是表達關注的形式。也可以進行其他家庭娛樂活動,比如看電影、外出野餐、開車兜風、出門旅行、觀賞球賽等等。

經常和孩子共同活動,父母可以教給孩子更多的生活技巧,幫助他們培養自尊自愛的品質。在活動中隨時觀察和教誨,有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把注意力放在海灘上四歲孩子的身上,認真傾聽六歲孩子講的不連貫的、漫長的故事,教青春期的孩子學習駕車,以及聆聽伴侶敘述辦公室的一天,或是她在洗衣房的遭遇,認真體會他們的問題和感受,所有這些,都需要持久的耐心,需要把其他雜念排除在外。

這一切可能枯燥而乏味,讓你感到不自在,甚至要花出很大的精力,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意味著真正的愛。懶惰者無法把工作做好。如果我們不那麼懶惰,就會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習慣。

死亡的風險

愛,意味著自我完善,即讓自我進入陌生領域,塑造出不同的、嶄新的自我。

人人都有對抗畏懼的方式,我們寧可拒絕改變,也不願忍受改變帶來的痛苦,此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勇氣。

勇氣,不意味著永不恐懼,而是面對恐懼也能坦然行動,克服畏縮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來。在某種意義上,心智的成熟(也即愛的實質)需要勇氣,也需要冒險。

完整意義的人生,勢必伴隨著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面對心愛之人或心愛之物的死亡。如果你想避免其中的痛苦,那你恐怕只有完全脫離現實,去過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生活。

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改變、成長和衰退的過程。選擇了生活與成長,也就選擇了面對死亡的可能性。我們應該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當成“永遠的伴侶”,想象它始終與我們並肩而行。我們甚至應該像唐璜那樣,把死亡當成“最忠實的朋友”。也許這聽上去有些可怕,卻可以豐富心靈,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現實。

在“死亡”的指引下,我們會清醒地意識到:人生短暫,愛的時間有限,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視死亡,就無法獲得人生的真諦,無法理解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萬物永遠處在變化中,死亡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肯接受這一事實,我們就永遠無法體味生命宏大的意義。

獨立的風險

人生就是一種冒險。你投入的愛越多,經受的風險也就越大。我們一生要經歷數以千計乃至百萬計的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就是自我成長,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朧和混沌狀態,邁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

這是了不起的人生跨越,它相當於躍向前方的奮力一跳,而不是隨意邁出的一小步。很多人一生都未實現這種跨越,他們貌似成人,有時也小有成就,但直到壽終正寢之際,其心理仍遠未成熟,甚至從未擺脫父母的影響,從未獲得真正的獨立。

我是幸運的———即將滿十五歲時,我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當時,我隱約體會到成長的本質,以及與之有關的風險,它帶給我的體驗,我至今難以忘懷。我不知道當時的舉動,其實就是自我成長的體現,但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大步向前,邁向了未知的嶄新天地。

人生惟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第二天一早,我就去見心理醫生,告訴他我決定不再回艾斯特中學,我願意住進精神病院。就這樣,我縱身一躍,進入了未知的天地,開始了我的獨立人生,自行掌握我的命運。

我離開艾斯特中學,無疑是告別傳統模式的價值觀。很多人從未有過大規模跳躍,也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的成長。儘管他們看上去像個成年人,心理上卻仍對父母有很大的依賴性。

他們沿襲上一代的價值標準,做任何事都要得到父母的“批准”,即使父母早已離開人世,他們心理上仍舊難以擺脫依賴的情結。他們從來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父母很早就傳達給我這一信息:“不管什麼時候,你都是有價值的人。”他們告訴我:“你是我們所愛的孩子,你是可愛的人。無論你做什麼,無論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只要你努力而且敢於冒險,我們始終都會支持你、愛你。”

一個人必須大踏步前進,實現完整的自我,獲得心靈的獨立。尊重自我的個性和願望,敢於冒險進入未知領域,才能夠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斷成熟,體驗到愛的至高境界。

我們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絕非僅僅為了滿足他人的願望。放棄真正的自我,我們就無法進入愛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亦步亦趨、墨守成規,不是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呼喚。

承諾的風險

如果童年時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愛,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時,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心理疾病———我們總是先發制人地“拋棄”對方,即採取“在你拋棄我之前,我得先拋棄你”的模式。

要實現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快樂,進而使真正的愛成為人生的重心,就必須無所畏懼,敢於做出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家長的角色和心理醫生相似。聆聽子女的心聲,滿足他們的需要,有助於家長實現自身完善,而不是盲目堅守權威,頤指氣使。恰如其分地做出改變,使人格和心靈不斷完善,才能擔負起做父母的職責。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和自我完善過程中,也會跟著一併走向成熟,對於雙方都是大有益處。

父母進行自我調整,適應子女的變化,就不會與時代脫節,對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處。遺憾的是,很多人漠視這一點,白白錯過了自我成熟的機遇。

衝突的風險

真正具有愛的人,絕不會隨意批評別人或與對方發生衝突,他們竭力避免給對方造成傲慢的印象。動輒與所愛的人發生衝突,多半是以為自己在見識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愛別人,就會承認對方是與自己不同的、完全獨立的個體。

因此,富有愛心的人,經常處於兩難境地———既要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又渴望給予對方愛的指導。

實際上,作為孩子的父親,該挺身而出時卻自動退縮,該給予批評時卻緘口不言,該幫助孩子成長時卻逃之夭夭,這些完全不是愛的表現,它和沒有原則、缺乏理智的批評,本質上沒有任何不同。

真正以愛為出發點的人,總是致力於自我完善,讓自己具備起碼的道德和智慧,然後才會行使批評權。

他們深知肩負的責任。愛,使他們勇氣倍增,敢於面對任何考驗。相應地,強大的責任感,會使人更加謹慎而沉穩。

也可以這樣說,惟有真愛帶來的謙遜和誠實,才能使我們勇氣倍增,使我們行使權力時遊刃有餘,也更加接近我們心中的上帝。

愛的自律

自律的力量來自於愛,而愛的本質是一種意願。自律,是將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以此促進對方心智的成熟。

“淺水喧鬧,深潭無波。”真正掌握和控制情感的人,不僅不會缺少激情和活力,而且能使情感更為深刻和成熟。

真正的愛,需要自我完善,需要付出必要的精力,而我們精力總歸有限,不可能瘋狂地去愛每一個人。

我們的人生何其短暫!在有限的生命裡,有限的愛只能給予少數特定的對象。

只有真正的愛,才能幫助你自我完善。你的愛越深,自我完善的程度也就越大。真正的愛,在促進對方心智成熟的同時,也會讓你的心靈得到成長,你會體驗到莫大的喜悅,幸福感會越發真實和持久。

你非但不會成為清教徒,而且會生活得比任何人都快樂,正如鄉村歌手約翰 · 丹佛在歌曲《處處有愛》中唱到的:

我知道人間處處有愛

請你放心地成為你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變得更加完美

就讓我們加入這場人生的遊戲

愛與獨立

幫助他人心靈的成長,也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愛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者與被愛者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很多人卻無法做到這一點,由此導致身心的痛苦乃至嚴重的疾病。

自戀的人無視別人的存在,只把別人當成自我的延伸。他們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從不去體會別人的感覺,也不具備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只把子女當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們昂貴的衣服、漂亮的首飾、修剪齊整的草坪、擦拭一新的汽車,而後者代表著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水平。父母的這種自戀情結,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有著驚人的破壞力。而且,這種情形相當普遍。難怪在論述子女教育的一首詩歌中,詩人紀伯倫提出批評 ———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第三部分:成長與宗教

宗教與世界觀

科學的宗教,旨在幫助我們從實際出發,採用現實的經驗、歷史的教訓去認識世界.更新人生觀、世界觀。如果盲目信奉父母的宗教。我們可能不會有任何改觀。最有活力、最適合我們的宗教,理應從我們對現實的經驗和認識中產生。

除非經過親身體驗,否則,我們就不可以自以為無所不知。另外,科學方法的提煉,雖然來自實踐經驗,但我們仍不可相信單純的經驗,惟有多次重複實驗而獲得的經驗,才是值得信任的“知識”。

我堅定地認為,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科學本身也很容易成為文化偶像,我們亦應保持懷疑的態度。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健康的奇蹟

所謂“神奇的力量”,由於它超出傳統科學和自然法則解釋的範圍,所以一向被視為奇異現象或者是奇蹟。

潛意識可能以清晰的語言講述病人最真實的情況。只要做出正確的解釋,這些信息就能滋養心靈,促進心智的成熟。

有時候,我們的夢還會提供意識思維缺少的關鍵信息。我們迷失方向時,它們會成為前進的嚮導;我們猶豫不決時,夢會給我們正確的指引。

在我看來,心理疾病並非潛意識所致,它屬於特殊的意識現象,或是意識和潛意識的關聯出現了問題。以抑鬱症為例,弗洛伊德發現,在很多病人的潛意識中有著某種無意識的被壓抑的慾望 ( 主要是性的慾望 ) 和憤怒。

所謂心智的成熟,意味著要聆聽心靈,讓意識的自我接近真實。為實現這一任務,我們通常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我是如何知道我本不知道的事情的?在所有可能的解釋當中,一種是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也就是即便沒有親身經歷而獲得智慧,我們也可以繼承祖先經歷並獲得的智慧。

“education”來自於拉丁語“educare”,字面意思是“帶出來”並且“帶領到”。因此我們“教育”別人的時候,如果認真地加以對待,就不會把某種新的東西強塞入他們的思維。事實上,我們是把這種東西從其思維中引導出來,讓它從潛意識進入意識,因為對方早已是這些知識的佔有者。

好運的奇蹟

我想強調的是,意外遇到有價值或令人喜愛的事物,正是向世人展示“神奇的力量”。神奇的力量人人有份,只不過有的人能夠把握,有的人卻讓機會溜走。

進化的奇蹟

我再強調一次,心靈的成長、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斷努力,而且必然是艱苦的過程,它必須與自然力量對抗。還要反抗循規蹈矩的自然傾向。我們習慣於保持原狀,我們熱衷於使用陳舊的地圖、陳舊的方法;我們習慣於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荊棘遍佈。

在反抗自身自然性的過程中,心靈還要同熵的力量對抗。但是,如同生物進化一樣,我們的心靈還是克服了熵的力量,並得以成長。儘管我們遭遇到各種阻力,儘管不是人人都能堅持,然而,我們的心靈還是逐漸變得成熟而健康。

我們會大吃苦頭,但相當多的人仍可實現自我完善,這推動了文化和社會不斷進步。我們身後有一種力量,一種無可名狀的力量,它使我們寧願忍受痛苦,選擇艱難的旅途,使我們敢於穿越荊棘,走過泥濘,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歸根結底,推動個人乃至整個物種克服懶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已經給它取了名字,那就是“愛”。我們能夠成長,在於持續的努力;我們能夠付出努力.是因為懂得自尊自愛。愛,使我們願意接受自律,我們愛別人,也能夠幫助他們進步和完善。

自我完善的愛,是一種典型的進化行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徵。在生物世界中,存在著一種永久而普遍的進化力量,體現在人類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愛。它違反熵的自然規律,是一種永遠走向進步的神奇的力量。

也許有些人不算過分懶惰,但在本質上,所有人都是懶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我們精力多麼旺盛,野心多麼熾烈,智慧多麼過人,只要深入反省,就會發現自身懶惰的一面,它是我們內心熵的力量。

在心靈進化的過程中,它始終與我們對抗,阻止我們的心智走向成熟。

懶惰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恐懼感。並非所有恐懼都等於懶惰。但大部分恐懼確與懶惰有關。

我曾指出:人們總是覺得,新的信息對他們是有威脅的,他們不得不做大量工作,修改關於現實的地圖。他們會本能地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他們寧可同新的信息較量,卻不想吸收它們。他們抵抗現實的動機,固然源於恐懼,但恐懼的基礎卻是懶惰。他們害怕不得不做的大量工作。

為改變這種情況,我一旦發現放慢了腳步,就會強迫自己加快步伐,朝著自己企圖遠離的方向大步邁進。與懶惰對抗是永恆的戰爭,你永遠不要放棄,你要與懶惰鬥爭到底。

我們獲得一項真理,得到一種啟示,不過是重新認識潛意識久已熟知的事情。

有自主行動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獨立做出影響他人和世界的選擇。

力量的本質

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僅僅依靠投機取巧或頭腦中的靈光閃現,很難達到目標。真正的自知自覺,總是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我們踏出任何一步。都須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深刻的自省。我們更應該態度謙虛,腳踏實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在自我糾正和自我調整的過程中。我們終將瞭解人生的真諦,清楚我們在說什麼、在想什麼、在做什麼、一言以蔽之,我們必將擁有駕馭人生的強大力量。

我們的心靈獲得力量,就會感覺舒適而愉快。在人生旅途上,我們穩紮穩打,循序漸進,進步帶給我們的愉悅感難以言喻。沒有什麼比成為人生的專家,而且熟知自己所做的事情更讓人感覺幸福了。

我們知道得越多,就越是有可能預測到後果,考慮到我們可能擔負著承擔後果的責任,如此一來,就更加難以採取行動。不過,從另一方面說,沒有任何行動,其本身也可視為是一種行動。在某些情況下,沒有行動,或許是最好的選擇,而在其他情況下,不採取行動,卻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所謂心靈的力量,不單是要意識到各種可能的情況。隨著認知範圍的擴大,我們還要具備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的能力。

心靈的力量不斷積聚,還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孤獨感。在某種意義上,擁有心靈的力量和擁有政治的力量頗為相似。心智的成熟度接近頂峰的人,就像是一呼百應、權傾天下的王者。

他們不可能推卸責任和過錯,也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怎麼辦。他們沒有與其處境和感受相當的人,以便容許自己釋放壓力,發洩痛苦。

也許別人可以提出建議,但決定權仍掌握在政治當權者手裡,一切後果都由他們自行負責。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心靈的力量帶來的孤獨感,要比政治權力更加突出。對於政治當權者而言,他們至少還有心智相當的人與之溝通,總統或國王的身邊,總是簇擁著一大群政客或臣下,哪怕他們是趨炎附勢者和溜鬚拍馬者。

而心智成熟到無所不知的人,卻難以找到水準相當的人。在聖經的《福音書》中,涉及一個值得關注的主題,就是耶穌常因無人瞭解他而頗為沮喪。不管他如何努力,如何教育他的門徒們學習自律,都無法使其心智大幅度成熟,達到與他同等的層次。最聰明的門徒,也只能亦步亦趨地追隨他的指引,卻永遠無法與他相提並論。耶穌無限的愛和慈悲心腸,也無法使他擺脫強烈的孤獨。那是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冷清,是孤獨地走在前方,始終無人陪伴的寂寞。

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所有走在最前面的人,所有走得最遠的人,都會感受到這種孤獨。孤獨本身就像是沉重的負擔,倘非把別人遠遠拋到身後,而自己與上帝越來越接近,近到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領略到他的微笑的話,那麼我們肯定難以忍受下去。

正因為意識不斷成長,我們可以與上帝心靈相通,我們才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正是“神交”帶給我們莫大的幸福,才支撐我們鼓足勇氣,寧可忍耐孤獨、踽踽獨行。

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裡,為了生活得更好,必須儘可能地少有人走的路瞭解世界的本質,但真正的瞭解無法一蹴而就。要洞悉世界的本質,認清我們和世界的關係,我們就可能經受各種痛苦,而惟有經受痛苦,才能夠最終走向真理。

儘管心智的成熟之路崎嶇不平,它終歸是對所有的人開放,那麼真正走上這一旅程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呢?

對於這一問題,耶穌曾說過:“被召喚者眾多,被選上者寥寥。”那麼,為什麼被選上的人只佔少數呢?和其他多數未被選上的人相比,他們有著怎樣的差別呢?對此,大多數心理醫生,都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回答,即某些人的病情比別人嚴重,因此就更加難以治癒。某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病人在幼年時期失去父母關愛的程度以及時間的早晚,有著直接的關係。

不過,它並沒有揭示出全部真相,譬如,它忽略了孩子在童年後期以及青春期,父母的愛和關心對於他們的重要性。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這一人生階段,缺乏父母的愛,同樣會給孩子帶來心理疾病。而在此期間,假使孩子能得到適當的愛和照顧,早年因缺少愛而產生的心靈創痛,也可以得到徹底治癒。

愛,就是為了心智的成熟而自我完善的意願,真正擁有愛的人,心靈自然會不斷成長。我曾經說過,父母的愛能滋養子女的心靈,使子女培養起愛的能力。

那麼,為什麼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實現心智的成熟和進化呢 ? 我認為,潛意識的雨露滋潤每一個人,人人都可以公平地分享到屬於自己的部分,只是大多數人拒絕潛意識的召喚,不理睬潛意識伸出的雙手罷了。

惟有深入認識潛意識,體驗到它的力量,意識到自己與上帝多麼接近,我們內心深處才會產生前所未有的寧靜,而這不是缺少自律的人可以擁有的。

心智的成熟之旅艱苦卓絕,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

你只能自行選擇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艱辛與磨難,最終才能達到人生新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