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荇菜-植物出處

從小熟讀《詩經》,熟悉的是字、是詞,沒有什麼深度的理解。長大重讀,彷彿開啟一個新世界,有了故事、有了場景、也多了情感,重讀《詩經》,甚是感嘆。

荇菜在《詩經》中出現在《國風·周南·關雎》一篇。

而《關雎》是《詩經》這本詩歌總集中的第一篇,全詩語言優美,表達愛情生動細膩被廣為流傳,也讓荇菜成為詩經第一草。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關雎》原文為: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在《關雎》中,“窈窕淑女”出現了四次,而“參差荇菜”則出現了三次,淑女與荇菜成為本篇的絕對主題。

本篇主旨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是那種思而不得的苦惱情絲。

通過即興的手法,將荇菜帶入詩歌之中,荇菜為水生植物,採拾較為困難,用以表明追求“淑女”的不易。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除了人人傳頌《關雎》中的荇菜以為,亦有眾多文人墨客將荇菜用在詩詞作品之中。

如杜甫《曲江對雨》中“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

又如唐彥謙《夏日訪友》中“荷梗白玉香,荇菜青絲脆。”

還如張鎡《重五日飲偶成長句》中“青紅雨砌戎葵柳,金玉風池荇菜蘋。”

再如徐志摩《再別康橋》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荇菜-植物介紹

荇菜正因為《關雎》的廣為傳唱被世人所知,但大都只聞其名,不知其形。

荇菜有莕菜、蓮葉莕菜、驢蹄萊、水荷葉等別稱。生活中莕菜更為常用。

荇菜是一種多年生挺水植物,龍膽科莕菜屬。

從形態上來說,好似迷你小荷花,但又和荷花類有很大的不同。

那點點鵝黃色的水生小花朵,映襯在綠葉的背景下隨風搖曳,格外的生動。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荇菜節上生根,生長在淺水環境中,植株部分漂浮在水面之上,而水面下的根,有時紮根於泥土之中,有時又飄浮在水中隨波盪漾,好一幅悠然自得的樣子。

荇菜的葉片與花朵均生長在水面之上,因此水位上漲,其菜柄也會隨之伸長生長。

荇菜一般在3-5月返青,5-10月開花並結果,9-10月果實成熟。植株邊開花邊結果,至降霜,水上部分即枯死。在溫暖地區,青草期達240天左右,花果期長達150天左右。有非常長的觀賞期,是理想的水景植物品種。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荇菜原產中國,國內大多省份均有分佈,主要生長於南方。因其適應性強和繁殖力旺盛,廣泛分佈於全球溫帶和熱帶地區。

荇菜生於池沼、湖泊、溝渠、稻田、河流或河口的平穩水域,水深為20-100cm比較適應的水位環境。海拔60-1800米,生長習性強健,耐寒又耐熱,喜靜水,適應性很強。

荇菜對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有充足的水資源、土壤中含有豐富的腐殖質、泥巴為中性或微酸性、土層深厚,但透氣性較強。可採用分株、扦插或播種法繁殖。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荇菜-植物文化

當植物與人的活動建立起關係,也就有了更多的故事與內涵,同時賦予其植物文化的定義。荇菜這樣的植物,就有了食用、藥用、觀賞等經濟類用途,也因《關雎》等詩詞應用,有了些美好寓意。

食用:

荇菜自古就用於食用,三國時期吳國學者陸璣考釋了《詩經》中的草木鳥獸,並撰寫了我國最早的關於動植物的專著《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他在書中記載了莕菜的性狀及食法:“荇,一名接餘。白莖,葉紫赤色,正圓、徑寸餘,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莖與水深淺等。大如釵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莖,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

現在反而吃得不多,用以觀賞是更為常見的應用。如今食用則被分在野菜一類,口感柔軟滑嫩,可清炒、涼拌、煮湯等,也算是很有特色的小菜類型了。

藥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十九莕菜篇中說:“按《爾雅》雲:莕,接餘也。其葉符。則鳧葵當作符葵,古文通用耳。或雲,鳧喜食之,故稱鳧葵,亦通。其性滑如葵,其葉頗似莕,故曰葵,曰莕。

這是對荇菜藥性的說明,荇菜成為包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C、有機酸等;性味甘、寒、無毒。功用為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癰腫瘡毒,熱淋,小便澀痛。

綠化:

荇菜生長小巧別緻如小號睡蓮一般,有相當不錯的觀賞性,還有較長的花期,現今常用來作為水景觀賞植物。

寓意:

荇菜因《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被世人熟知,因為通常認為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因此荇菜有了柔情的之意,那似水柔情般的生長狀態也十分符合這個寓意。

另外,荇菜與荷花、菱角等水生植物,也常被看作是純淨之物,可作為祭祀之物。

更多的,還是一種美好、純淨的體現。

《詩經》植物,荇菜何以被稱為詩經第一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