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福建鄉親 預防、出行、求助……這些事,我們幫你問了權威部門和專家(上篇)

@海外福建鄉親 預防、出行、求助……這些事,我們幫你問了權威部門和專家(上篇)

涵江發展最新動態,涵江社會最新消息。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千里萬里,心繫於你

海外疫情蔓延

福建多措並舉

助力海外僑胞科學抗疫

疫情期間如何緊急求助?

出行或居家期間,

哪些防護知識需要掌握?

身體不適時如何科學用藥?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本報記者蒐集近期海外中國公民關心的問題,邀請到省外辦相關負責人,福建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臨床專家組組長、福建省立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謝寶松,福建省院感質控中心主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院感科主任、主任醫師戰榕等權威人士為您解答。

緊急求助篇

外交部熱線“12308”24小時開通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駐外使領館的領事服務工作一直在正常開展,並開通24小時涉疫情領保應急專線,供領區內中國公民在疫情期間緊急求助,或與疫情相關領事保護求助、諮詢使用。

外交部網站發佈有“新冠肺炎”專題,方便領區內中國公民跟進了解相關提示建議,也提醒中國公民和廣大僑胞不恐慌、不傳謠、不信謠,減少出行出境,立足本地,理性應對、科學防範疫情。

對於已經在當地確診患病的中國公民,駐外使領館及時探視,密切跟進有關治療情況,要求外方全力加以施救。此外,外交部“12308”24小時熱線服務電話一直保持著高效運轉,及時為海外同胞提供熱情和周到的諮詢服務。

預防篇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靠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

①吸入患者或病毒攜帶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噴出的呼吸道飛沫;

②眼結膜、鼻黏膜等處沾染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痰液、血液、嘔吐物、體液、分泌物等;

③手部沾染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痰液、血液、嘔吐物、體液、分泌物等,或觸摸被這些分泌物汙染的物品、器具後,再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等。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其他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其中,飛沫傳播當中的“飛沫”是一種很微小的含水顆粒,人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均可從口腔或鼻腔噴出飛沫,距離小於1米的人際接觸,常可吸入對方噴出的飛沫。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吸痰操作、支氣管鏡檢查或氣管插管,給患者翻身、拍背或進行心肺復甦時,也可能吸入患者噴出或咳出的飛沫。

患者或病毒攜帶者噴出的飛沫中,可含有多種致病微生物,人在吸入這些飛沫後,有可能造成感染。

而接觸傳播包括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播兩種。直接接觸傳播是指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患者或病菌攜帶者。間接傳播是指皮膚或黏膜接觸患者或病菌攜帶者的痰液、血液、嘔吐物、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等,或接觸被這些體液汙染的物品、器具等。

手常常扮演著間接接觸傳播的媒介,手在觸摸被病菌汙染的物品或器具後,通過揉眼、挖鼻等,使皮膚和黏膜沾染病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預防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在疾病流行期間,個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預防工作:

第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講究個人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不用髒手觸摸口、眼、鼻,不隨地吐痰。

第二,避免聚集。聚集人群相互之間都是密切接觸者,咳嗽、打噴嚏、說話產生的飛沫,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請不要聚集。

第三,少去公共場所。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人員組成複雜,一旦有病毒攜帶者,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尤其是人員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例如商場、餐廳、影院、網吧、KTV、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第四,經常開窗通風。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汙染物的含量,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作用。因此,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不低於15分鐘。

第五,保持居室清潔。居室門把手、遙控器、手機、電話座機、馬桶圈、兒童玩具等是家人經常共用的物品,被病菌汙染後這些物品就成為疾病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媒介,為了家人健康,應經常用乾淨的溼毛巾或溼紙巾擦拭清洗,必要時可使用家用消毒劑擦拭。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第六,勤洗手。經手可傳播多種疾病,如被病菌汙染的手接觸食物可傳播消化道疾病,揉眼睛可傳播紅眼病、角膜炎等疾病,摳鼻子可傳播呼吸道疾病等。外出歸來、飯前便後、咳嗽打噴嚏時用手捂口鼻後,都應及時洗手。洗手時,請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第七,外出佩戴口罩。公眾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除發熱門診)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正確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兒童選用性能相當產品)。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第八,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暴飲暴食,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 煮透。不吸菸,少喝酒,不酗酒。勞逸結合,不熬夜,生活有規律。適當鍛鍊,吃動平衡。

第九,做好健康監測。儘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者密切接觸。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發現家人有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或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時,應及時告知醫生。

第十,不接觸、獵捕、加工、運輸、宰殺、食用野生動物。

交通出行篇

從26國乘機回國需提前14天填報健康信息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海關總署最新公告,為減少疫情跨境傳播,對已購買從26個國家回國機票的中國籍旅客需提前填報防疫健康信息。具體要求如下——

自2020年4月8日起,已購票旅客在登機前需要提前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微信小程序,逐日填報個人資料、健康狀況、近期出行情況等信息。

特殊情況可由他人代為填報。

2020年4月8日至4月22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內乘坐航班的中國籍旅客,應於4月8日起連續逐日填報。過渡期後乘坐航班的,應於登機前第14天起連續逐日填報。未按上述要求填報的,將無法登機。

旅客填報虛假信息,將導致行程受阻,並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26個國家為意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法國、韓國、瑞士、英國、荷蘭、奧地利、比利時、挪威、葡萄牙、瑞典、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馬來西亞、丹麥、加拿大、以色列、捷克、愛爾蘭、菲律賓、泰國。搭乘交通工具全程不能脫口罩長途飛行交叉感染的風險較高,請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建議旅途中全程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如N95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不戴一般口罩。如果穿上防護服或隔離衣、戴上醫用防護眼罩更好。

儘量不與他人說話,同時注意手衛生,不要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如廁時一定不脫口罩,接觸公共物品和便後一定要洗手。

乘坐公交車、地鐵出行,也必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可選擇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乘車時推薦佩戴手套,因為座位、扶手、車門、扶杆等公共用品,一旦被病毒汙染,可發生傳播。如果手觸摸到了這些地方,不要直接接觸口、眼、鼻,避免接觸傳播。

在車站、機場、碼頭等要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儘量減少在車站滯留時間。旅途中發現可疑症狀人員要遠離並及時報告。

如旅途中出現可疑症狀,要儘量避免接觸其他人員,並視病情隨時就醫。妥善保留旅行票據信息,以備查詢。

前往公共場所做好4招自我防護

第一,儘量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須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第二,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將用過的紙巾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如果咳嗽打噴嚏時用手遮掩,需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含酒精免洗消毒液擦洗雙手。

第三,手在接觸公共物品或公共設施之後,避免直接接觸口、眼、鼻。

第四,外出回家後要正確洗手,確保手部衛生,避免經手傳染。

上下班途中戴好口罩和手套

儘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儘量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儘量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有條件時至少1米),有條件時路上可打開車窗。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上班途中建議佩戴手套,一次性使用手套不可重複使用,其他重複使用手套需每天清洗消毒,可採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後常規清洗即可。

在辦公區域待人接物要保持距離

建議辦公區域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在能夠保證適宜室溫的情況下,可持續通風換氣。

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要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若當時沒有紙巾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打噴嚏咳嗽用手捂後、手髒時規範洗手。辦公區環境保持清潔。

儘量別坐廂式電梯

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如確需乘坐,要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儘量選擇人少的時候乘坐,並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儘量避免用手指直接接觸按鈕。如手指直接接觸電梯按鈕後,不要直接觸碰口、眼、鼻,並及時洗手。

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每日消毒2次。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於3次。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涵江唯一官方微新聞門戶

加關注

主管:涵江區委宣傳部

主辦:涵江區委融媒體中心

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海外福建乡亲 预防、出行、求助……这些事,我们帮你问了权威部门和专家(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