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引言:

眾所周知,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而這宋太祖為何傳位給弟弟沒有傳位給兒子,這也是歷史上的一大疑點。無論事情真相如何,宋太宗在繼承皇位之後頗有手段,在他的帶領下,一時之間,宋朝局勢一片大好。為了能夠坐穩皇位,宋太宗在他成為皇帝之後便利用政治權利一舉收復了漳、泉二州。

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宋太宗

在第二年,他甚至帶領軍隊御駕親征,使北漢政權覆滅,從而正式的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在這之後,他繼續帶領軍隊向外擴張,首要目標便是遼朝,只不過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加強了中央集權。他還積極改革科舉制度,為國家招攬了一大批人才。在他的統治下,改變了唐朝末年重武輕文的局面。

郭青螺曾這樣評價他: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還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太祖之弟,後為晉王

根據歷史記載,宋太宗趙光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曾經夢見天上的神仙捧著太陽給予了她,因此在第二天她便發現了自己有孕。在趙光義出生的那天晚上,街道都充滿著異香,表明了趙光義的與眾不同。

事實也是如此,趙光義小時候便極為聰明伶俐,與其他的孩子一起遊玩的時候,其餘孩子都臣服於他。在成年之後,他便跟隨兄長趙匡胤一起在後周朝堂做官。

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宋太宗

後周顯德七年趙光義參與策劃了陳橋兵變,擁護兄長趙匡胤登基為帝。在趙匡胤繼位之後,這趙光義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很快便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晉王。

繼位為帝,率領軍隊御駕親征

開寶九年,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召集趙光義進宮喝酒,並將他留住在宮中。卻沒想到在當天清晨,趙匡胤突然駕崩,並在遺詔中寫明將皇位留給晉王趙光義。就這樣趙光義繼承了皇位,成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歷史上將他稱為宋太宗。

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宋太祖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趙光義這裡自然也不例外,在他繼位之後,他便開始著手提拔了一大批自己的心腹,將他們放在朝堂中的各個位置,以此來鞏固他的統治。為了能夠得到宋太祖舊臣的支持,他還將他們紛紛加官進爵,以此來收穫人心。對於那些對朝堂有威脅的人,他就使用計謀將他們調到京城來做官,一邊削弱他們權利的同時,一邊達到暗自監控他們的目的。

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宋太宗

就這樣,趙光義也慢慢的坐穩了皇位,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他便開始想要對外擴張,一舉統一天下。在宋太祖還在位時期,便遺留著許多問題等待解決,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統一全國

趙光義繼承了兄長的遺志,開始繼續統一天下的步伐。太平興國三年,趙光義充分的運用政治權利,將割據在福建和浙江一帶的割據力量收入囊中。在第二年,他又率領軍隊進攻北漢,一舉攻佔了太原地區,使北漢政權就此覆滅,結束了自唐朝末年以來將近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使天下得到統一,還百姓們短暫的安寧。

採取措施,穩定國家

想要繼續征戰天下,那勢必要有雄厚財力的支持。因此在對內發展上,趙光義先是頒佈政策,鼓勵百姓們開墾荒地,以此來發展農業。後來為了適應朝廷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他就對科舉考試進行改革,擴大了對學子的錄取規模。還創新性的建立

了考課院、審官院,以此加強了對官員的選取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節度使的權力,使地方權力向中央集中,改變了宋朝末年來的重武輕文現象。在外交關係上,由於多次伐遼失敗,趙光義便採取了“修德以懷遠”的政策,從主動進攻變成了防禦為主,並且同時還派人使臣前往遼國尋求和平。

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宋太宗

《宋史》記載: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

替兄登基成為皇帝,看宋太宗如何帶領軍隊統一國家,開創盛世

宋太宗

在軍事方面,趙光義確實頗有才能。在他的統治下,收復了全國各地,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除此之外,他還積極的採用政策發展國家,恢復農業生產,使宋朝初年形勢一片大好。

《宋史·太宗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