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

“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史”系列講座(五)順利舉行 “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兼論涉藏史料運用若干問題

2016年10月18日晚19點,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史”系列講座——“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兼論涉藏史料運用若干問題”在文西1327開講。本次講座由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院的扎洛教授主講,我校陳楠教授主持。此次講座距開講還有一段時間便已是座無虛席,可見深受同學歡迎。

本次講座中,扎洛教授主要以乾隆時期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圍剿廓爾喀計劃為切入點,生動地展現了戰爭的曲折過程,各方勢力的糾纏瓜葛以及戰爭結束後對於整個西藏地區政治格局變動的影響。

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


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


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


歷史中的廓爾喀戰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乾隆皇帝執政時期,曾對聲勢日盛,部落兼併頻發的廓爾喀政權進行圍剿,表面上整場戰爭最終以清軍的勝利而告終,但實質卻體現了清帝國日漸衰微的王朝命運。清帝國在戰爭初期“犁庭掃穴,擒獲賊首”的強硬政策到交戰之後實行安撫政策為主的轉變,不僅從側面反映出了廓爾喀人的驍勇善戰,也反映了清王朝的傳統“制夷”觀念。在扎洛教授嚴謹而不失幽默的話語中,一幅恢弘的歷史卷軸展現在同學眼前:一方面,清王朝極力維護其在西藏地區的控制,但又因廓爾喀戰爭的實質性慘敗不得不將噶廈政府管理下的一些藩屬國拱手相讓;另一方面,英國國際勢力的介入,讓本來動盪的喜馬拉雅山地區更是雪上加霜。針對於廓爾哈戰爭發生的原因及產生影響,扎洛教授亦進了耐心而詳細地講解。總之,這場戰爭建立在清王朝統治階層盲目自信與樂觀想象之上,也終於清廷失敗的結局面世。廓爾喀戰爭後,喜馬拉雅山地區本與西藏政府聯繫密切的藩屬國此後與清朝的隔閡加深,矛盾叢生。但同時,這個後期由清政府安撫政策下扶植起來的廓爾喀王朝,也確實起到了緩衝國的作用,使未來英軍北上推遲了百年之久。

扎洛教授主要從事藏學研究,深諳西藏地區歷史文化,對於藏學史料的研究更是達地知根,令在場的同學都深感佩服。扎洛教授在講座中還提及了對於史料研究的三點建議,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對史料內容的甄別;其次是對於檔案本身存在問題,在史學研究中也要格外注意;最後要注意多文史料的相互印證,扎洛教授通過對藏語文獻和英文文獻的研究對比,大大彌補了漢文文獻中的一些內容遺漏的缺憾。雖然這可能對於研究歷史的新人來講是比較難掌握運用的一個方面,但也著實拓寬了同學們在歷史研究中的道路。

此次“驅逐廓爾喀戰爭中的圍剿計劃及喜馬拉雅山區域政治格局新構——兼論涉藏史料運用若干問題”講座將邊疆民族歷史與周邊地區交流相結合,恰恰契合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的研究優勢。這場講座不僅激發了同學們對於歷史研究的興趣和好奇心,也向在座聽眾展現了更為全面,別樣生動的廓爾喀戰爭,豐富了同學們的歷史知識。與此同時,講座中提及的歷史研究的方法也為同學們日後的研究指出了一條更為光明的道路。

(歷史文化學院伊蘭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