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腳下的森林之城

延慶區2019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正在穩步推進,全年計劃造林28479.43畝,其中新增造林26422.85畝,改造提升2056.58畝。目前工程已累計完成造林11398.1畝,種植國槐、欒樹、海棠、山楂等各類苗木467828株,佔全年栽植計劃的40%。主體栽植任務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

北京腳下的森林之城


據瞭解,2019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於3月開始實施,包含2019年山前平緩地造林工程、2019年淺山臺地造林工程、2019年淺山荒山造林工程、京禮高速(延崇高速北京平原段)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小微綠地建設工程和城東公園建設工程六個項目。

北京腳下的森林之城


作為2019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重要內容之一,京禮高速(延崇高速北京平原段)綠色通道建設工程計劃造林2279.12畝,其中新增地塊222.54畝,改造地塊2056.58畝,目前已完成栽植面積1741.9畝,佔總面積的76%,種植油松、欒樹、杜仲、樟子松等苗木54128株,造林地域涉及八達嶺鎮、康莊鎮、延慶鎮、張山營鎮4個鄉鎮。

山前平緩地造林工程計劃造林11696.09畝,共計投資35054.14萬元。造林地域涉及八達嶺鎮、大莊科鄉、井莊鎮、張山營鎮、大榆樹鎮等12個鄉鎮。截至目前,已完成栽植面積4548.15畝,佔總面積的38%,種植各類苗木183434株。

淺山臺地造林工程計劃造林13900.15畝,共計投資27796.87萬元,造林地域涉及大莊科鄉、井莊鎮、舊縣鎮等9個鄉鎮。目前已完成栽植面積4710.88畝,佔總面積的33%,種植各類苗木216926株。

淺山荒山造林工程造林地域位於張山營鎮,計劃造林500畝,計劃投資416.4萬元。目前已完成栽植面積373.92畝,佔總面積的74%,種植各類苗木13340株。

城區內及世園會園區周邊的小微綠地建設工程已於3月底建設完成,種植花卉和草皮,完成綠化面積23.25畝。

北京腳下的森林之城


段學鋒 攝

造林項目完成後,將進一步改善我區生態環境,加快建設高質量、科學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同時也為我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提供新的基礎。

北京腳下的森林之城




延慶借世園促進綠色發展 打造“長城腳下森林城”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魏夢佳、趙旭)記者從北京世園會舉辦地延慶區獲悉,藉助世園會舉辦契機,延慶近年來加大造林綠化力度,著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共新增林木16萬畝,為世園會周邊及全區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京畿夏都宜居地,長城腳下森林城”的美好願景正逐步變為現實。

園中有景,園外有園,自然天成。綠意蔓延、鮮花環繞的延慶,如同一座山水大花園,簇擁著北京世園會的園林美景。站在世園會園區制高點永寧閣上遠眺,周邊到處是成片的森林。

北京世園局副局長、延慶區副區長葉大華說,近年來,為了籌辦好北京世園會,延慶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共新增了16萬畝林木,重點在世園會周邊植綠,使全區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延慶區副區長劉瑞成介紹,近三年來,延慶重點圍繞世園會園區周邊打造綠化景觀,綠化建設工程面積約1萬畝,還打造了5條色彩斑斕的園藝主題大道,建成了7.2萬平方米的公園。同時,對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延崇高速等多條主要道路周邊進行景觀提升,形成了綠色生態走廊。

據悉,藉助北京世園會的機遇,延慶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全區生態空間格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城鄉一體的近自然森林生態體系。全區森林覆蓋率達59.28%,林木綠化率達71.67%。

此外,延慶還加大“以會興業”,著重打造現代園藝產業集聚區,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建設的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已吸引了10多家科研機構、30多家企業入駐。全區還初步形成了果品、花卉、林木種苗、蜂業、生態旅遊等7大產業框架,幫助百姓實現綠崗就業和增收,目前已惠及20萬農民。


北京腳下的森林之城


李安 攝

延慶作為2019北京世園會舉辦地,多年來一直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堅持綠色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步行在世園會展區北部的自然生態展示區,但見媯河穿園而過,浪花清澈,水面寬闊。兩岸鬱鬱蔥蔥的樹林一眼望不到盡頭,其中不乏樹齡百年的參天大樹,身處其間不禁感受到絲絲清涼。這裡原為延慶新城萬畝濱河森林公園工程,源於歷史上大規模平原造林工程。這裡種植了新疆楊、國槐、刺槐、垂柳等不同種類的植物約5萬棵,有的栽植時間已超過20年。

本著“讓園藝融入自然 讓自然感動心靈”的辦會理念,世園會園區規劃充分利用實地山水林田肌理,保留原有植被資源不被破壞,保留原有植被群落不被幹擾,保護原有大樹、古樹名木不被砍伐。園區共保留原有樹木約5萬棵,新增喬木約5萬棵,新增灌木約13萬棵,為遊園撐起了一片綠蔭。最近7年延慶為了籌辦世園會,自2012年至今完成了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新增了16萬畝林木。最近2年,在世園會周邊還栽植了1萬多畝,進一步改善了林木綠化植被的情況。站在世園會園區制高點永寧閣上遠眺,目之所及都是成片的樹林。延慶城“師法自然”的園林景觀設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使延慶由綠景變美景,有效促進了延慶生態環境尤其是綠化景觀環境的提升。

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2019北京世園會的舉辦,為世界聚焦延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也為延慶邁向世界鋪設了友誼的橋樑。對推動延慶區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延慶以會興城,世園會的舉辦極大地提升了延慶的知名度,對塑造“美麗延慶 冰雪夏都”的城市品牌形象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延慶以會興業,世園會的落戶加速延慶園藝產業發展,推進現代園藝產業集聚區和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建設,10餘家科研機構,30多家企業已經入駐延慶;推動延慶的園藝產業和旅遊產業進一步融合,實現“遊一天世園、住一晚花田、品一頓花宴”的美好體驗,為廣大遊客提供更豐富的旅遊服務。延慶以會育人,全面加強全民生態文明教育,市民的開放意識、生態環保意識、文明文化素養有效得以提升,綠色低碳、文明和諧的城市文化逐步形成。

在服務保障世園會籌辦舉辦的同時,延慶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致力於打造“京畿夏都宜居地,長城腳下森林城”,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據瞭解,延慶從2016年5月開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在服務保障北京世園會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始終圍繞服務和保障世園會籌辦舉辦,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中精心策劃,精準施策,使北京世園會成為延慶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點睛之筆。延慶區注重城市、園林、森林“三者融合”,城區、街道、鄉鎮“三位一體”,路網、林網、水網“三網合一”,生態林、產業林、文化林“三林共建”,人類、植物、動物“三生和諧”實現“在山水大花園中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體現自然天成的園中之園”。2019年,延慶區圍繞世園會園區周邊綠化景觀打造,實施了周邊綠化建設工程總面積1.06萬畝,打造打造5條色彩斑斕的園藝主題大道,建成7.2萬平米的公園,形成了園藝美景、流動花園的景觀效果。對京藏高速、京新高速、京禮高速、京S2線、媯川路、京藏高速輔路、京銀路、康張路等道路進行了景觀提升,形成了綠色生態走廊。

自開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經過3年時間,延慶創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森林資源優質高效、城鄉環境秀美宜居、綠色產業持續發展、生態文化更加繁榮、市民生態文明素養得到提升,綠色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到59.28%,林木綠化率達 71.67%。新建、改建公園廣場14個,做到了市民出門500米有休閒綠地,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 67.99%。森林質量顯著提升,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4.89萬畝,城市森林樹種豐富多樣,鄉土樹種數量占城市綠化樹種使用數量的 90% 以上;先後建成松山、玉渡山等 10 個國家級和市區級自然保護區,佔區域總面積的 27.6%,將村莊、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通過森林有機連接,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創造了條件。“京畿夏都宜居地,長城腳下森林城”的規劃願景正在變成現實。

如今的延慶,綠樹成蔭,“林廊”滿目。鐵路、河流、庫岸、道路宜綠化地段基本全部實現了綠化,形成了真正的景觀大道;媯河、白河、蔡家河、龍灣河等河流徜徉在林中,水清岸美。延慶區以創建森林城市為抓手,以興綠富民為目的,初步形成了果品、花卉、林木種苗、林下經濟、蜂業、生態旅遊、綠崗就業七大產業框架,使踏青賞花、觀光采摘、森林體驗為內容的生態旅遊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全區農民實現綠崗就業和生態增收,惠及了20萬農民。

此外,作為全市唯一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延慶區結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大力弘揚森林生態文化,以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體驗和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市民深入實地親近自然、瞭解自然、保護自然,培養全區人民生態文明價值觀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能力,營造生態文明教育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