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花第六期:花中嬌客——茶花

今天我們來說下花中嬌客—— 茶花

中國十大名花第六期:花中嬌客——茶花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溼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資料記載,世界上登記註冊的茶花品種已超過2萬個。中國的山茶品種有883個。

在三國時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宮廷、貴族庭院裡栽種的,仍是野生原始種茶花,花單瓣紅色。當時有關茶花的文獻及文人吟詠的“山茶”,“海榴”詩,均未涉及品種名。

中國十大名花第六期:花中嬌客——茶花

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始見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乾隆名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已有詳述:"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治吐衄 腸風下血,湯、火傷灼(麻油調塗)用紅者。子、婦人發直,研末摻之。"

吳其浚(1849)的《 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綱目始錄,救荒本草,葉可食及作茶飲,其單 瓣結實者,用以榨油,山地種之。花治血癥。"

在西南地區,民間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藥用,視紅色寶珠茶花為藥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類 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斂止血劑,有止血、散瘀消腫之功用,主治咳血、 鼻出血、腸胃山血、子宮出血以及燒傷、燙傷、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 或煮糯粥時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中國十大名花第六期:花中嬌客——茶花

茶花喜歡偏酸性,透氣好,含腐殖質較高的壤土。光照:需要合適光照,在陽光強時移到見光背陽的地方。溫度:給它18~25℃生長環境。澆水:春秋季每天澆水一次,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施肥:宜輕不宜重,宜淡不宜濃,宜少不宜多

水肥管理 茶花喜溫暖、溼潤的環境,怕積水。開花前澆水應掌握盆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冬季每隔3-5天用水溫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葉面1次,以增加溼度和清洗葉面灰塵。開花期澆水量以盆土見幹見溼為宜,澆水適宜時間為晴天中午。冬季是茶花花蕾膨大期,每月要結合葉面噴水噴施0.1%至0.3%的磷酸二氫鉀液1次,或根施以磷鉀為主的稀薄液肥(肥水比為1:4)1次。

防凍保暖當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將盆栽茶花搬至室外向陽溫暖避風處,或放在三面密封、一面向陽的塑料棚內。也可放在室內,但要求所放之處光照、通風良好。遇嚴寒霜凍天氣應注意保暖,在驟然降溫之前最好將室外的茶花搬至室內。若放在室外,夜間應加蓋塑料薄膜、報紙或布等材料。

其他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豔麗,並能延長花期。

關注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