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一座寫字樓裡的復工故事

北京CBD一座寫字樓裡的復工故事

↑4月1日晚,遠洋光華國際商座外景。疫情期間,多家公司鼓勵員工分時到崗、在線辦公,儘量減少聚集。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穩步恢復。在從業人口超40萬,寫字樓面積達480萬平方米的北京CBD內,一座座樓宇也經歷著疫情後的“大考”,遠洋光華國際商座便是其中之一。從跨國公司到美食城檔口,從年輕創業者到物業保潔工……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喚醒這裡的活力!

遠洋光華國際位於北京CBD(中央商務區)商圈中心,是一座集甲級寫字樓、商業配套與公寓為一體的商務綜合體。在這裡辦公的有100多家海內外公司,其中底商多為餐飲、零售等服務業。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上午,消毒員溫俊海趕在員工上班前對一樓的大廳進行消毒。疫情期間,物業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樓宇進行三次消毒。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上午,一樓大廳,每名進入寫字樓的人員都需要掃碼提供個人軌跡證明並測溫。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在電梯口提醒人們保持距離,“每部電梯人數不能超過6人。”

據寫字樓物業公司介紹,由於樓裡涉及行業眾多,人員複雜,還有不少跨國公司,為了鼓勵樓內企業復工復產,該樓積極協調屬地復工復產小組,協助客戶制定復工復產應急預案,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安全復工。

3月30日上午,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掃碼進入寫字樓時被工作人員攔住。經詢問後得知,該員工自我隔離期剛過,是春節後第一次進入本樓,需要填寫相關表格並領取出入證後才能正常出入。這樣重複的詢問工作,值守大廳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遇到。疫情期間,北京CBD管委會聯合多部門對轄區內的500多座商務寫字樓進行了八輪地毯式督導檢查,倡導企業彈性復工。目前,遠洋光華國際商座已有超過九成的企業實現復工。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 4月1日,沃爾沃(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內,值班的員工正和居家辦公的同事進行視頻會議。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一家外資企業數百平方米的辦公區內,只有兩名員工在辦公。該公司的首席執行顧問狄小勇介紹說:“大家基本都在家辦公,只有遇到特殊事情時才會來。”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1日,建外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試人員等待區,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給面試者介紹相關情況。

4月1日,遠洋光華國際商座北側的十餘株白玉蘭迎著朝陽競相綻放,不時有人停下腳步在樹下來一張自拍。這一天,位於寫字樓底層的建外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啟了春節後的第一次招聘面試。“本來人手就緊張,疫情發生後,又有6名醫護人員隨院長到隔離點常駐。”據院長助理陳楠介紹說,這是幾經協調後又重啟的招聘,對此她格外重視。

為了方便麵試者,減少他們的出行壓力,面試安排在下午進行。因為進入面試環節的求職者大都是返京人員,為此,他們專門設置了等待區,仔細核實求職者的隔離情況和身體狀況,分時段進行面試。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1日,北京CBD遠洋光華國際商座,一間創業公司的辦公室內,幾名年輕人正戴著口罩討論工作。據瞭解,為了保證寫字樓內的企業安全有序復工,每家復工企業都要求員工佩戴口罩,同時在每個樓層入口處張貼提醒告示和返崗統計表。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1日,WeWork聯合辦公空間內,會員正在電話亭中分散辦公。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1日,一家科技公司內,只有四五名員工在辦公。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1日晚,葉揚一個人在辦公室裡,結束工作後,他揉了揉眼睛。疫情期間,該公司鼓勵員工錯崗上班、在線辦公。

4月1日晚,位於12層的一家科技公司內,負責市場拓展的葉揚寫完最後一個策劃案後合上了筆記本電腦獨自離開大樓。他說:“疫情期間,許多推廣工作都改到了線上進行。對於我們這家年輕的公司來說,其實可以多嘗試一些不同領域的開發,我覺得這是一次機遇。”在疫情初期,葉揚和他的團隊就在網上發起了以“武漢加油”為話題的視頻徵集活動,截至目前視頻發送量已經超過了6萬條。葉揚說,在這過程中,我們其實挖掘了不少潛在用戶,比如一些上了年齡的大爺大媽,他們每天自制的vlog比一些資深博主的點擊量還高。目前,隨著疫情的控制,他又發起了“重啟2020”的話題。他說:“重啟的不光是生活,還有我們這個行業未來的業態。”

與葉揚的樂觀相比,經營簽證公司的董傳國這兩個月則過得“寢食難安”,面對每個月80多萬元的開銷,他不得不做出人員結構調整。

2月中旬,隨著各項防控措施的實施,董傳國覺得四、五月份疫情就能過去。為此他們還做了幾次線上的優惠活動。但到了3月份,就在快要看到曙光的時候,疫情開始在全球暴發,和他們有業務往來的所有大使館都停止了簽證辦理。創業5年來,董傳國第一次面對財務負增長的窘境。“現在是老闆給員工打工,留的家底都發工資了。”董傳國刷著一個行業微信群說,“日子都不好過,資金鍊一斷,接下來就是關門。”但他也推測,疫情一旦過去,這個行業應該能迎來一輪報復性反彈。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2日,簽證公司的客服員李純正在瀏覽網頁。她所在的公司從3月初已經停止了所有業務,她想利用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李純的學習筆記。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1日,一傢俬人銀行的工作人員正在窗戶前和客戶溝通。據她介紹,疫情期間這裡的不少業務都改到了網上辦理,不少顧客會通過手機諮詢業務。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27日,一家正在營業的理髮店。平時店裡有15名員工,目前返崗的只有7名。

在這棟寫字樓裡,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還是餐飲行業。地下的兩家美食城,共計30多個檔口,目前開業的只有5家,並且只經營外賣。主營麻辣香鍋的店家楊迎春說:樓裡通勤的員工每天不到50%,每天的工作餐訂單隻有三五單,復工一個月以來流水不足2000元。不過,面對這樣的經營現狀,楊迎春還是在3月底招聘了一名新員工負責兩個外賣平臺的訂餐服務。她說:“人總要往好的方面想,等線上平臺維護好了,訂單總會上來的。”

疫情期間,為保證轄區內樓宇有序復工,北京CBD管委會針對商務樓宇多、非公企業多、從業人員多的實際,貫徹落實市區關於商務樓宇的相關政策,並依託朝陽區專項資金池,鼓勵商務樓宇落實相關減免政策,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截至4月3日,北京CBD區域重點行業復工率已達90%。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中午,在寫字樓外等候外賣的員工。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4月1日,位於寫字樓地下二層的一家美食城內,50歲的服務員冉菊花正通過外賣平臺接收訂單。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中午,一家西餐廳內,值班經理李朋正為入店就餐的客人測量體溫。疫情期間,該餐廳推出多種套餐和線上外賣,以減少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李朋(左一)和同事在店裡準備配餐。疫情期間,為拓展業務,他們調整了經營模式,併為附近幾家企業提供配送服務。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寫字樓北側盛開的白玉蘭吸引了一些員工的注意,她們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30日,趁著下午光線好的時候,一家企業的員工正在拍宣傳片。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3月28日下午4時左右,不少企業的員工已經開始陸續下班,一名男士拿著兩束鮮花走出大樓。

4月11日 工人日報 四版

北京CBD一座写字楼里的复工故事

來源:工家視界(ID:grrbsy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