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打開小週天?

《道德經》上說:聖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沒有毛病),是因為他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立刻用行動來改變,所以,就百病不生。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的身體來說,更要隨時意識到身體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養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來修復自己的健康,這樣,也能最終做到“不病”啊。

怎麼打開小周天?


一、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在中國古代,如果哪位武學大師要想武功“更上一層樓”,就要打通人體最重要的前後生命線:前方的任脈,後方的督脈。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體最重要的任督二脈打通,就相當於為人體接通了“精氣神”的輸入管道,能夠讓身體很快有所好轉。

事實上,這是歷代名醫所公認的養生要法。

前方的任脈,其實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兩個,一個是肚臍(專業術語叫做“神闕穴”),一個是兩乳中間的穴位,叫做“膻中穴”。把人體前胸的這兩大要穴用一條線連起來,就是“任脈”。非常好記憶吧。而且,在這條經絡上,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養生要穴丹田(肚臍之下3寸,專業術語叫做“關元”)。

知道了任脈,就非常容易記住另一條生命線——督脈。任脈在前胸,那麼,在後背和任脈對應的那條經絡,就是督脈。

有人會問:說任脈、督脈是人體的前後“生命線”,是不是太誇張了,真有那麼大的威力嗎?

當然,在中醫養生的具體方法上,如果一個人能夠用真氣打通前後的任督二脈,那麼,就被稱之為“打通周天”,也就是說,通過養生習練,讓人體的真氣像泉水一樣沿著任督二脈所構成的圓環流動,如此一來,“真氣從之,病安從入?”

為什麼任督二脈有如此重要的養生功能呢?這要從被稱為“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的中醫大家張錫純說起,因為他可以讓大家單用《黃帝內經》中“四氣調神論”,就能夠進行任脈、督脈的養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藥物還要好!

不信,就請看張錫純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講述的3個醫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風寒。忽然想起張錫純先生在其醫著中提到的“煉氣治病法”,於是在車中嘗試“呼降吸升”,車走了大約30里路,就覺得心爽體舒,感冒頓時化解得無影無蹤。

有個患者得了屢治無效的嚴重洩瀉病,自己懷疑無藥可醫。後來,張錫純教給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僅僅試了四五天,就覺得原來冰冷的小腹部變得溫暖起來,再堅持一段時間,屢治無效的頑症終於痊癒了。

還有位患者得了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