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建:既已"踏鋒飲血",緣何"偃旗息鼓",品牌專家亮出答案

眾所周知,在通向品牌成功之路的跋涉中,領導者的眼力、能力和、定力及其學養、性格、思想者特徵,是決定相關品牌能否在參與市場競爭的博弈中,亮麗登場,取得灼人佳績的決定因素。即使如此,為何一些為品牌創建做出巨大努力,或是已經取得一定業績的品牌,還是折戟沉沙、遭遇失敗呢?

品牌創建:既已

山西資深實戰派品牌專家郭守祥

山西資深實戰派品牌專家郭守祥認為,答案有很多,但最核心要素是:

一,領導者本身,只有良好的願望,卻缺少有關品牌創建的必要知識與運營技能。即常說的"有想法,沒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品牌運作的基本規則。

二,領導無定見,卻希望找到一個能使自己品牌快速成功的廣告、策劃公司,而這些公司提供的只是充滿希望和不那麼崎嶇的路徑,結果往往因代價太大,企業無力操作或資金斷鏈而半途而廢。

三,企業決策層沒有自我定義自己品牌的能力,並將此能力作為一種哲學,在員工行為規範和顧客消費體驗中得以兌現。

四,缺乏同一性、統一性和連續性意識,急於求成、拔苗助長或囿於炒作。其實,想要讓消費者記住自己的品牌,需要時間釋放自己品牌的理念、主訴和感情。如同任何生物一樣,其特性、品質是由特定的時間做保證才會形成。如,豆子種下去,長出的是豆苗,只有在特定時間裡才會結出豆莢一樣。

五,主管經理的更換。新經理往往要顯示自己,加之對原定品牌理念的誕生沒有關係。最容易在"創新"旗號下推出新政策新方針。就許多企業的的經歷看,幾乎換一次主管經理,這一現象就會重複一次。

六,缺少全身心為之付出的一流人才。人才是科學技術的創立者,駕馭者。他們既是品牌的創建者,也是品牌的消費者,是他們以人為本的品德和出類拔萃的智慧與奉獻鑄就了品牌的高品質。當品質、利益和服務承諾具備最大限度的實用價值後,以能否帶給消費者心理上的愉悅與舒適、自我品味的價值趣尚為特徵的文化品位,將成為超越品質層面的價值重心。

品牌創建:既已

品牌創建不僅需要創意和激情,還需要紮實推動和有效呵護,這是品牌創建的日常工作。如果沒有人全身心的投入、踐行已擬定的戰略構想,思路點子再好,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從商標到品牌的初期發展階段,就像一株嬌嫩的小樹苗,只有傾注時間、愛與呵護,它才能夠茁壯成長。一旦稍有成效,卻可能遭受來自各方面不懷好意的侵害。有時這些侵害(包括自身決策)醞釀很長時間,直至他們具有破壞性。因幾個荒唐的決策致使原本耀眼的品牌,幾天乃至一兩天之內走向衰敗。即使不會這麼快,但走向消亡是必然的,鑄成這種結局往往歸咎於決策者的無知。鑄成無知的原因很多,但缺乏相關知識、傲慢、自以為是卻是顯而易見的通病。

由此可知,如果品牌創建失敗,所有參與者都是同謀,而決策者是主謀。因為你批准並用金錢支持了對自己品牌的"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