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難,起床更難?要拼職場,先修煉好高效睡眠

每天在職場打拼的你,有沒有被這些情景困擾:明明一覺睡了八九個小時,醒來還是十分疲憊;睡眠質量不佳,眼看天快亮了卻還在床上輾轉反側;擠出時間早睡,早上叫醒你的仍舊是鬧鐘不是夢想。

入睡困難,起床更難?要拼職場,先修煉好高效睡眠

睡覺這個我們與生俱來的技能,在工作之後彷彿失靈了,原本期待一場睡眠能帶給我們舒適,幫我們迅速恢復精力,可偏偏事與願違。更誇張的是,前段時間有一條熱搜微博,說是有一個女孩因為冬天起不來床,上班天天遲到,就寫了一封辭職信不幹了。

這件事雖說是缺乏自制力和責任感的體現,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足以讓人深思:我們大部分人的睡眠可能都存在問題,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損害了健康。

也許你年紀輕輕,覺得自己多熬夜沒什麼,到休息日的時候加倍補回來就可以了;也許你把該分配給睡眠的時間都給了工作,想靠產出的數量獲勝。但身體畢竟不是機器,身在職場的我們,更應該弄明白如何獲得更好的睡眠,更高效的工作。

我們一直把睡眠當作生活中理所當然的組成部分,平時也不會有多麼在意。在書店裡,你可以找到教人制作健康食物的書,可以找到教人健身鍛鍊的書,更可以找到各類心理健康的書,但是幾乎找不到跟“睡眠”這件事搭邊的書。

不過現在,若干科學研究開始關注不良睡眠習慣和健康間的關係,世界各地也正開啟一場關於睡眠的革命。一本名為《睡眠革命》的書走進大家的眼簾,作者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向我們公開了他獨創的R90睡眠方案,幫助我們有效獲得高質量睡眠,真正享受每天元氣滿滿。

入睡困難,起床更難?要拼職場,先修煉好高效睡眠

圖源網絡

01 遵循生理規律的R90睡眠法

聽一位朋友聊天時提起,他需要睡大概10個小時才能自然醒。跟身邊很多隻睡6小時的朋友相比,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能睡,也不知道是不是睡10個小時才算睡足?

那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常規認知是一個人睡8小時才是正常、健康的,但具體到個人,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需求是不一樣的。其次除了睡眠時長,另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睡眠週期。在臨床醫學上,我們的睡眠週期被分為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這兩個睡眠期是交替出現的,交替一次的時間為一個90分鐘的週期。

今天的主角——R90睡眠法,就是以此為理論依據而誕生的。設定90分鐘為一個週期,來獲得精力恢復。在非快速眼動期,我們處於熟睡或深睡眠狀態,甚至有的人會出現“雷打都不醒”的狀況。而在快速眼動期,我們的大腦會產生和清醒狀態相似的高頻率腦波,眼球也會快速跳動。這個階段的結尾,我們會醒來,不過一般我們不會記得曾經醒來,會接著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

那理想的睡眠狀態,就是我們不斷經歷“睡—醒—睡—醒”的階段,當達到身體需求的4-5個(也有可能更多)週期後,太陽光也剛巧灑向屋內,你自然而然地醒來。所以,想要精力時常充沛,想要靠睡眠真正緩解疲憊,我們需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睡眠週期上,而不是一味去想睡得越長越好。

入睡困難,起床更難?要拼職場,先修煉好高效睡眠

圖源|《睡眠革命》

02 實踐R90之前的3項準備

最近看到這樣一句話:高效睡眠是一種技能,是可以通過訓練得以提升的。的確,在時間就是生命,壓力漫天飛舞的當下,一天能花三分之一時間休息的人已經很少了。在明確了R90睡眠法的科學性後,通過恰當的嘗試和改進,每個人都可以更高效的睡眠,每天都做精力充沛的自己。

為更好的踐行R90睡眠法,在開始前,我們先來為它做個鋪墊,一共有三項準備工作:

①睡眠前後的例行程序

睡眠質量好不僅要靠睡著的階段,同樣也要關注睡覺前和睡醒後的時段。比如晚上11點入睡,早上6點半起床,睡覺前後的關注時段就應該是晚上9點半到11點,早上6點半到8點。這前後各90分鐘的時間就是例行程序,因為我們可以直接掌控它,去做一些慢節奏而非激烈的事情,比如早些放下電子設備,可以更好的幫你入睡和重獲清醒。

②午間小睡一會

按照現代節奏,大部分公司中午只有一個小時的空歇時間,絕大部分人在吃完飯後就會靠刷手機度過這段時間,結果往往就是靠咖啡來“續命”。

科學研究表明,午睡一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午飯後體溫最高,身體自然想睡不想動,以免體溫再升——午睡是符合生理規律的。試著飯後進行個15-25分鐘的小憩,哪怕是閉目養神,也是能為身體充電的。

③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想舒舒服服睡一覺,好的環境不能少。首先是作為整體來看,臥室不要堆放太多物品,牆壁儘量不要掛東西,尤其是帶有鮮豔色彩的圖片,那會帶來刺激。其次,我們要選擇遮光效果好的窗簾,因為人體會分泌一種褪黑色素,越黑暗分泌越多,有助於睡眠。第三,臥室的溫度保持在16-18℃是最理想的,可以利用設備進行調節。

入睡困難,起床更難?要拼職場,先修煉好高效睡眠

圖源|《睡眠革命》

03 從今晚起,行動起來

做好準備工作開始行動的時候,你也許仍會遇到一些問題。別擔心,現在就讓我們梳理一下,提前準備好預防措施,保證能夠順利使用R90睡眠法。

①如果半夜醒來

時由於一些原因,睡到中間會突然醒過來。幸運的是,清醒後能在幾分鐘內繼續入睡;不幸的是,醒來後入睡困難,一直清醒到天亮,然後發現自己睏意來了……

針對後者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在睡覺前定下規矩: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不要思考那些對心情影響大的事情,睡前兩小時內不要吃過多事物、喝刺激性的飲品。

倘若做到了這些仍舊醒來,不妨去看一下表,計算當前的時間段,試著在下一個睡眠週期開始的時候再入睡。你不必忍受被擾亂的睡眠,放下心理上的障礙,不要總想著自己睡不著就會睡不夠。

②如果要倒時差

跨越地球的飛行,會讓我們身體的晝夜節律和新環境的光暗循環失去同步。也就是因為時差,導致你白天疲憊感增加、睡眠只能淺度等等。

體育運動員經常會在全國飛行,甚至世界。為了減少時差對隊員表現的影響,所有的隊伍都會提前去到比賽城市,給大家足夠的時間適應,找回狀態。

但對於普通出差者,提前幾天到達總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以在本地進行提前調整,比如你要跨越3個時區,可以在幾天內修改作息,提前一兩個小時睡覺,提前一兩個小時起床。還可以在飛行途中“欺騙”身體,白天到達目的地,就隨時用小型燈光讓自己保持清醒;而倘若目的地比出發地天黑的早,那就在飛機上帶上眼罩先進入休息狀態。

③如果是夜班者

城市通宵的燈火輝煌,離不開一些夜行人的付出,也許你就是偉大者中的一位。年輕的時候,熬夜通宵都不在話下,但如長期的顛倒黑白,對身體會是巨大的損傷。

為減少夜班對身體的傷害,就需要主動重置生物鐘。在早上下班回家後,拉上窗簾,調整柔和燈光,創造一個正常晚六點下班的氛圍,稍微吃點食物或是和家人交流(慢節奏活動)。然後在準備入睡的前90分鐘進入狀態。

要注意的是,下午1-3點和5-7點是黃金修復期,在這個時間段補覺相當於凌晨2-3點,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當然,記得關掉手機的鈴聲和震動。

入睡困難,起床更難?要拼職場,先修煉好高效睡眠

前幾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裡寫道:“睡眠和空氣、食物、水一樣,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假如你也飽受睡眠質量的困擾,假如你的精力不足以支撐一整天,那就通過R90睡眠法進行下訓練吧。人精力恢復質量和人的身體體溫變化有相關性,遵循生理規律,餵養好你的生物鐘,相信很快你就能成為“被夢想叫醒”的幸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