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大脑资源来提升记忆力?

如何利用大脑资源来提升记忆力?

每天都花一点时间来训练你的大脑增强你的记忆,只要每天花15分钟,30天后你将会得到新的兴趣,新的活力,你的记忆能力;你的阅读能力;你的学习技巧;乃至你的生活质量,都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记忆的开初阶段,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保持: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1.回忆: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2.再认: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过程阶段识记信息的输入和编码(encoding)保持信息的储存(storage)、再现、信息的提(retrieval)。

记忆可分为三个子系统:

一、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也称“感觉登记”,指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保持感觉刺激(光、声、气味和触压等)的瞬时映像,保持时间不超过1秒或2秒钟;图像记忆也称“映像记忆”(iconic memory),指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持续大约半秒钟;音响记忆也称“回声记忆”(echoic memory),指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持续5~10秒钟。

感觉记忆的特征:a.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b.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c.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d.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

二、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 也称“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指个人当时注意着的信息,为现实进行加工、操作服务的记忆过程。这里会出现两种效应。首位效应:先学习的材料回忆率较高的现象。近因效应:材料末尾部分的回忆率较高的现象。

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储存约20秒;

3.短时记忆的编码随记忆材料而相应变化;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

5.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组块化(chunking):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接成更大单元 的过程。复述(repeat):出声或不出声的重复。

6.信息提取非常迅速。

三、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LTM)保持信息时间极长,从1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长时记忆的识记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复述、组织加工和有动机的努力而习得的。长时记忆的作用有两大方面。

1.复述作用。

(1)在复述期间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

(2)作为信息的传输机构将信息从短时记忆送入尝试记忆。

2.组织加工。

(1)类别群集。分类别来记忆一系列项目。

(2)联想群集。建立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联想定律包括 接近律(由一种经验而想到在空间上或时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种经验);相似律(由一种经验想到在性质上与之相似的另一种经验);对比律(有一种经验想到在性质上或特点上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经验)。

(3)主观组织。当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是,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这时被试倾向于主观的组织加工。

(4)意义编码。学习无意义的材料,如果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进行意义编码,有助于长时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