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化 度小滿金融的競爭優勢通過什麼建立?


作者/李妍 公眾號/imeigu2012


行業分化 度小滿金融的競爭優勢通過什麼建立?


互聯網金融是近年來資本領域關注的焦點之一,除了阿里、騰訊的金融業務,度小滿金融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官方披露,截至2018年末公司累計發放貸款金額2500億元,截止到2019年9月已增至5000億元。在監管加強,行業分化的大背景下,度小滿是如何保持穩健增長的?


從2015年底百度成立金融服務事業群組,到2018年拆分獨立運營,三年時間不到,度小滿金融,迅速在信貸、理財、支付、金融科技等領域,取得不錯進展。


在金融科技方面,度小滿金融已與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數百家持牌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幫助金融機構控制風險、提升效率。


信貸業務方面,度小滿旗下“有錢花”與數十家銀行合作,累計發放貸款超過5000億元。 除了最賺錢的信貸業務外,度小滿的理財和支付業務也具備一定規模,和大多數互金公司相比,度小滿業務多元化明顯。度小滿理財合作機構超過200家,合作基金公司超過60家,接入接入基金產品近3000只。支付業務立足於B端客戶資源優勢,重新確立了B端轉型方向,2019年結算金額突破1萬億元。


度小滿短時間內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延承百度在流量、品牌及技術基因等多方面優勢,此外,在互金監管環境加強的大背景下,包括度小滿在內的頭部互金企業的優勢將可能進一步放大。


1,自有用戶、自有流量,幫助度小滿在獲客和風控層面建立優勢


互聯網金融之在過去5年爆發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用戶的金融使用習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發生了變化,比如,用戶的儲蓄、理財、借貸、支付等習慣,從銀行櫃檯全面轉向了手機,傳統銀行在用戶獲取層面,失去了主動性。而具有海量用戶的互聯網企業,能夠在獲客端,為傳統金融機構輸送優質資產,並且通過龐大底生態數據幫助金融機構提升風控能力和運營效率。


BAT等互聯網公司,基於原有C端用戶場景,在流量、用戶和技術層面的優勢,對比無場景的互金企業,在運營效率上有先天優勢。


這種優勢,一方面表現在,可以將流量進行低成本轉化,降低用戶購買方面的投入。信貸產品的用戶生命週期偏長,用戶對平臺的粘性,將通過重複借貸而產生的額度提升和利率下降而實現,也因此,大量以信貸業務為主的互金公司,願意在用戶購買上花大價錢,意圖儘可能早的鎖定用戶,進而重複變現。


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優勢使得用於風控的技術更為全面,全面且及時的數據資源,將放大技術層面的優勢,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對資產進行定價和降低風險。


此外,源於百度的度小滿金融,在品牌投放效率、取得機構合作伙伴信任、以及用戶信任等方面,都發揮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去年的百度的春晚紅包冠名,幫助度小滿迅速打開用戶知名度,2020年度小滿還將成為北京臺春晚獨家合作伙伴,其知名度將被進一步打開。


度小滿的知名度,對旗下理財產品的推廣建立信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借貸產品的用戶走向是追求額度高、利率低,因此,大部分互金公司通過流量購買獲取用戶,品牌建設方面的投入偏低;而理財用戶更加追求渠道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高低,度小滿基於品牌效應,在用戶信任建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再配合BTV春晚冠名這類品牌推廣活動,在品牌作用下,度小滿業務多元化的可能性也更大。


2,大數據及技術實力,是風控效率提升的關鍵


幫助傳統金融機構解決獲客效率只是第一步,互聯網金融更大的價值在於,通過大數據和技術優勢,幫助金融業全面提升風控能力。用度小滿金融CEO朱光的話來講,就是“金融科技應該先解決風險問題、再去解決效率問題”。


網絡借貸行為,相對於傳統銀行抵押貸款,具有小額、短週期的特點,用戶對審批速度和放款速度要求比較高,對風控的自動化和反欺詐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求技術和模型迅速迭代,這並不是傳統銀行傳統擅長的大額信貸業務領域,相反,是有C端用戶基礎的科技公司的強項,這是貸前風控。貸中風控方面,金融科技企業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時追逐用戶行為軌跡,預測和判斷風險,從而不斷優化風控模型,達到提升風控能力的目的。


度小滿承襲了百度的人工智能基因,在技術創新層面的投入相對較大,也因其在流量和用戶層面具有先天優勢,才使得公司可以將更多精力集中在風控技術投入上,可以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從全價值鏈的平臺降低風險,釋放互聯網企業的技術特長,與傳統金融機構形成良好互補。2019年11月,經人民銀行等六部委批覆,度小滿金融“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語音機器人金融應用”、“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智能風控平臺金融服務”項目入選金融科技應用試點。


總的來說,未來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將發揮各自的特長,通過合作和創新,一起應對用戶金融產品使用習慣的變化,度小滿在C端大數據和AI等方面的技術特長,是傳統金融機構優選合作伙伴的重要加分項。


3,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加強,利好頭部合規企業


從互金行業利潤暴增,集中赴美上市,到不合規機構大批量出清,僅僅歷時兩年,據第三方數據,截至2019年11月7日,涉及停業、轉型及問題平臺數量累計6046家,其中停業及轉型平臺數量3163家,問題平臺數量2883家。度小滿CEO朱光在第四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大膽預測,“2020年四季度還能夠算得上健康增長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不會超過十家”。


在監管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包括度小滿在內的頭部企業,在牌照、達到合規性標準、以及取得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信任等方面,都更有優勢。監管加強,在為整個金融業帶來挑戰的同時,更有利於加速健康良性的互聯網金融生態建立,而在這集中洗牌過程中,頭部合規性較為完備的公司,將最大程度地享受行業集中化發展的好處。


與此同時,監管加強,並不意味著行業發展前景被砍斷,相反,長期來看,健康的行業生態和有效的監管環境,對生存下來的參與者,可能意味著更大的機遇。整體上,國內居民槓桿率,在全球範圍仍處於合理區域,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居民槓桿率水平為53.2%,遠低於美國居民的76.1%。過去幾年居民槓桿率持續提升,更多是房貸佔比的提升,而個人消費金融和小微金融的佔比仍然算不上高,消費金融也是國家鼓勵的方向,更明顯體現為增加了槓槓率的“分母”而非“分子”,即擴大了金融服務群體的範圍和邊際。


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更大程度上是通過技術和產品的優化,順應了新的消費習慣的變化和提升了金融工具的靈活性,擴大了金融服務人群的範圍,從而達到金融普惠的目的。


從“深度”金融普惠這個角度,度小滿在三四五線地區人群服務方面起到了示範效應,度小滿的信貸產品服務的用戶,65%是小微企業主或兼職創業者;度小滿的教育分期產品,已支持新增就業255萬人;2019年 4 月,度小滿金融還發起了公益扶貧項目,面向貧困地區提供 1000 萬元免息貸款,通過企業貼息的方式,為有資金需求的貧困人群提供免息貸款,該項目已在2019年內在重慶落地。


小結,互聯網金融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了金融服務業的整體效率,擴大了金融普惠的人群範圍,行業價值和發展前景是明朗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行業快速發展,也被不少賺快錢的市場參與者鑽了空子,當下的監管環境,正在加速行業自淨速度,健康的生態,更有利於行業長期發展;而包括螞蟻金服、微眾、度小滿在內的頭部企業,更有能力滿足監管要求,應對及適應監管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長期來看,頭部企業將最大程度的享受行業集中化發展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