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養生之道

立冬養陽補腎精

冬三月養生之道

立各要閉藏,老年人更要養

立冬如何養生,首先來分析下這兩個

字的意思。“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24

節氣中,四季的開始都被稱為“立”。再

來看“冬”這個字,《說文解字》上指出:

“冬,終也。”一年生的本草到了冬天可能

會枯死,而動物們則會選擇冬眠或者是遷

徙來躲避嚴寒。人是萬物之靈,不會像動

物那樣應對寒冷的冬季,而是通過主動地

改善起居環境,來達到禦寒、保溫的目的。

我們會在冬天穿上厚厚的羽絨服,燒上暖

氣,同時也會有意識地減少外出活動。

中醫順應自然界萬物生長的規律,認

為冬季是一年中閉藏的季節。《黃帝內經》

中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拆,無

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

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

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

道也。”這就是說,冬季天氣寒冷,人體新

陳代謝相對緩慢,陰精陽氣均處於藏伏之中,此時應注意保存陽氣,養精蓄銳。

尤其是老年人一般氣血虛衰,冬季的

起居更應早睡晚起,避寒就暖,絕不提倡

“聞雞起舞”,而應該和太陽一起起床。同

時,由於寒冷,冬季需要歇冬、貓冬,有意

識地減少外出。別看這個事情很簡單,但

卻很關鍵。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

的冬三月”,有些人一到冬天就一副無精

打採的樣子,這主要是因為冬天天氣寒冷,自然界陽氣不足,而人與自然界之間相

對有一個平衡,人體內隨之也會出現陽氣

不足。陽氣不足人就會感到沒有精神。所

以為了守衛住身體的陽氣,睡眠充足很重

要。一般而言,成人每天不應少於8小時,

青少年不少於10小時。不要熬夜,同樣是

睡8小時,但晚上11點前入睡和夜裡3點睡

效果肯定不同,後者更易感到疲勞。

除了以上幾點,老年人還可根據自己的

體質、愛好,安排一些安靜閒逸的活動,如

養鳥、養魚、養花,或練習書法、繪畫、棋

藝等。如果進行室外鍛鍊,運動量應由小到

大,逐漸增加,以感到身體熱量外洩微汗為

宜。恰當的運動會讓人感到全身輕鬆舒暢,

精力旺盛,體力和腦力功能增強,食慾、睡

眠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