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公考素材—錢三強

“光明的中國,讓我的性命為你燃燒吧。”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艱苦攀登的結果。”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鴻蒙—公考素材—錢三強

美國有位名叫羅伯特·奧本海默的著名核物理學家,他因主持研製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而被譽為為“美國原子彈之父”。殊不知,中國也有一位“原子彈之父”,那就是錢三強。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錢秉穹,原籍浙江湖州,出生於浙江紹興,畢業於清華大學,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錢三強是我國原子能科學技術事業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錢三強就獻身於原子核物理與原子核化學的科學研究,並取得重要成就。1949年以後,他在承擔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和“兩彈”研究重任的同時,為組建中國科學院和籌劃我國科研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與原子結緣

1930年,17歲的錢三強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理學院錄取為預科生。兩年後,他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成為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助理員,從事分子光譜方面的研究。同時,在研究所所長嚴濟慈的鼓勵下,錢三強考取並獲得了到法國巴黎大學的留學機會。他將進入當時世界上原子核科學研究最先進的機構之一——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

而他的導師,就是發現人工放射性鐳的約里奧·居里夫婦。  

錢三強的聰慧和實幹深得居里夫婦的讚賞。居里先生選他為助手,協助改進觀測原子核粒子軌跡的雲霧實驗室。這位年輕的科學家從查閱文獻資料開始,不斷研究並提出改進方案,幾個月後,新的雲霧實驗室建成了。接著,他又創造性地製成與雲霧實驗室相匹配使用的自動照相機。居里先生稱讚他說:“法國大學生只有考試分數,而來自中國的大學生則同時具有實際的工作能力。”

鴻蒙—公考素材—錢三強

1947年,法國的《人道報》、《人民報》、《時代報》,中國的《新民報》、《大公報》均對錢三強和其夫人何澤慧的實驗成果做了詳細報道,稱讚“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很快,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晉升錢三強為研究導師。然而,就在周圍的人以為這個中國科學家將長期留在法國工作下去的時候,錢三強和夫人毅然決定回國。他說:“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祖國再窮,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貧窮落後,更需要我們去努力改變她的面貌。”1948年初夏,錢三強向居里夫婦鄭重提出回國要求。居里先生起初感到很惋惜,但是在聽了錢三強的陳述之後,就立刻表示理解和贊成。他對錢三強說:“我要是你們的話,也會這樣做。”同時也將當時很保密的重要數據告訴錢三強,並且將一些放射性材料及放射源交給錢三強帶回中國。居里夫人在跟他們惜別時說:“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就這樣,錢三強帶著這些熾熱的情誼和殷切的期望,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回到了闊別11年的祖國。

致力於“兩彈”研究

然而,中國的核彈研究工作並沒有那麼一帆風順。蘇聯單方面終止中蘇兩國簽定的國防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還譏諷說:“離開外界的幫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就守著這堆廢銅爛鐵吧!” 作為一個有愛國心的知識分子,錢三強很清楚,原子彈對於中國原子核科學事業,甚至於中國的國防、中國的歷史,將意味著什麼。為了牢記住那個撕毀合同的日子,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工程代號定為“596”。疾風識勁草,嚴寒知松柏。錢三強帶領原子能戰線上的工作人員,精神抖擻地投入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核科學的偉大事業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西部上空升騰起第一朵蘑菇雲,中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的消息隨著無線電波迅速傳遍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隨後,錢三強等人又立即投入氫彈的研製中,僅僅用了2年零8個月,我國第一顆氫彈也爆炸了,成為世界上從原子彈到氫彈發展最快的國家。   

如果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中國就不能稱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大國。在這樣的目標下,

錢三強一生腳踏實地、艱苦攻堅,創造了世界導彈研究領域奇蹟,為共和國鑄就了不朽的豐碑,最終成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也實現了他父親臨終前的囑託:“學以致用,報效祖國。”

非淡泊無以明志

“中國原子彈之父”這個說法是在1965年由法國傳入中國的。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6月18日,法國法新社科學編輯賽爾日•貝爾發表文章寫道:“人們認為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傳播。錢三強本人對“中國原子彈之父”一直持極力反對的態度。錢三強對此的態度是:“中國原子彈研製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外國人往往看重個人的價值,喜歡用‘之父’、‘之冠’這類稱謂。”

鴻蒙—公考素材—錢三強

主政浙大

1979年至1982年間,錢三強兼任浙江大學校長。他在繼承浙大求是學風的基礎上,大力倡導創新精神。錢三強尊重知識、愛惜人才,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浙江大學的人才隊伍建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科學不是為了個人榮譽,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人類謀幸福”。錢三強在浙大兼任校長雖然只有短短三年,但他“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歸依”的高尚品質,以及為浙江大學建設和發展作出的歷史貢獻,永遠銘刻在浙大人的心裡。到科學家們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的治學精神,從而堅定信念,奮發圖強,為人類科學進步而努力,潛移默化中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寫在最後

錢三強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拼搏的一生。他的生活裡沒有自己,只有愛國使命;沒有鮮花與掌聲,只有默默無聞的工作;沒有五彩繽紛,只有始終如一的科學研究。

他認真地扮演著自己傳播科學的角色,不計得失,終其一生,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為原子彈的成功研製嘔心瀝血,孜孜不倦,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