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色農業產業富了一條村!推動鄉村振興,陽江江城有一套!

綠蘿產業園帶動4000多戶農戶致富,志達火龍果基地讓茶水村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肉鴿養殖基地年均收益近200萬元……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陽江市江城區始終把鄉村振興擺在優先位置,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尤其重視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高質量穩定脫貧的保障,鼓勵各鎮(街道)因地制宜發展了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實現富民興村。

一個特色農業產業富了一條村!推動鄉村振興,陽江江城有一套!

8月23日,記者來到陽江市江城區埠場鎮那蓬村蓬山自然村。該村共有128戶506名村民,過去養殖的家禽家畜主要為雞、鴨、鵝、豬。2017年之後,這裡相繼發展起了肉鴿養殖和竹鼠養殖產業,全村的農業面貌煥然一新。記者在竹鼠養殖基地看到,約300平方米的區域裡建有數排高約70釐米的鼠舍,內部用陶瓷磚隔成一格格單間,肉乎乎的竹鼠在其中休息或進食。"竹鼠主要吃竹片和甘蔗,剛好我們村山地多,到處都是竹子,餵養成本很低。"基地負責人關銳說,目前這裡共養殖了500只竹鼠,三四斤重的銷量最好,養殖期為5-6個月,每斤售價85-90元,主要銷往陽江本地和珠三角城市的酒店。

一個特色農業產業富了一條村!推動鄉村振興,陽江江城有一套!

"竹鼠養殖基地是2018年成立的,目前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相比之下,我們村的肉鴿養殖基地已取得明顯的成效。"那蓬村黨委書記關仕兼說,15畝的鴿棚裡共有7000對種鴿,每月可孵化乳鴿1萬羽,每月收益約16萬元,全年收益可達180-200萬元。據瞭解,該養殖基地總投資約400萬元,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已帶動合作社裡119戶共計267名農戶實現增收,貧困戶戶均年分紅超過3000元。蓬山村村民關象飛說:"這兩年村裡引進了新的農業項目,大家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讓人很受鼓舞。"

一個特色農業產業富了一條村!推動鄉村振興,陽江江城有一套!

陽江市江城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江城區積極爭取農村產業發展資金,加快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引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創建農產品知名品牌。陽江市江城區綠蘿產業園已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年度生產綠蘿2000萬盆,產值2億元,已帶動周邊鎮、村4212戶農戶致富,戶均增收2287元。全區發展培育了16家家庭農場和143家專業合作社,5家企業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家企業獲有機產品認證。蘇航綠蘿、智慧農業、志達火龍果、漠江合作社香蕉、兄弟合作社鮮食玉米等5個農業生產基地的建成,更是為打造具有江城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個特色農業產業富了一條村!推動鄉村振興,陽江江城有一套!

據介紹,除了致力於推動農村產業興旺之外,陽江市江城區還注重通過黨建引領,強化農村基層組織,深入實施"漠陽紅"黨建系統工程和"頭雁"工程,精準選派"第一書記"。在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逐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今年上半年600個自然村已初步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為93%。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陽江市江城區進一步壓實攻堅責任,深化精準施策,建立了10個駐鎮(街道)幫扶工作組和5個駐村工作隊,貧困戶100%落實幹部結對幫扶。通過開展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等方式,陽江市江城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生產生活之中,讓鄉風更加文明。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陽江市江城區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認真貫徹落實"河長制",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