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曹丕為何不殺曹植,他又是如何度過餘生的?

看了無數遍三國,才領悟到人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大家好我是寵兒.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三國的意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曹植所作的七步詩,道盡了兄弟之間手足相殘的悲痛之情。曹丕和曹植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是為了爭奪太子之位,他們兄弟二人就開始勾心鬥角,甚至想要置對方於死地。曹植因為聽信楊修的建議,斬殺門吏、惡意猜忌曹丕,讓曹操甚為失望,而曹丕則順利登上王位。那麼,曹丕為何沒有殺曹植,以絕後患呢?曹植的後半生又是如何度過的呢?小編下面就和大家簡要分析一下。

再看三國:曹丕為何不殺曹植,他又是如何度過餘生的?

首先,卞夫人從中調和,讓曹丕心軟。作為一個母親,曹丕和曹植都是卞夫人的心頭肉,小兒子曹熊膽小懦弱,因為害怕曹丕加害於自己,嚇得自盡而死。現在曹植也處於同樣危險的境地,卞夫人不能接受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於是她就趕緊召見曹丕,希望他可以顧念手足之情,放曹植一馬。看到母親聲淚俱下的樣子,曹丕也於心不忍。他和母親表明自己不會害曹植,還稱兩人是兄弟,他對弟弟也有一份情意在。聽了曹丕的承諾,卞夫人的心裡也甚感寬慰。可以說,迫於母親的壓力,曹丕也開始動搖,這也讓曹植多了一絲生的希望。

再看三國:曹丕為何不殺曹植,他又是如何度過餘生的?

作為皇帝,有些事情曹丕也不得不考慮。畢竟他有這麼多兄弟,根本無法保證有誰不對自己的位子圖謀不軌。曹操去世的時候,曹彰就帶著十萬兵馬趕到,很多人都看出他是來者不善。但是面對各種壓力,曹彰只能放棄篡位的念頭。曹彰也是卞夫人所生,好在他是一介武夫,能力無法與曹丕相抗衡。曹植就不同了!他的才華和野心都讓曹丕感受到一種危機感,所以他只能盡力壓制曹植,不讓他有崛起的機會。曹植雖然逃過一劫,可曹丕還是把他貶到赴地,並沒有給他什麼權力。曹植感覺自己空有一身才學,卻沒有用武之地,每天都以喝酒解憂,活得也是渾渾噩噩。

再看三國:曹丕為何不殺曹植,他又是如何度過餘生的?

雖說曹植在其位不謀其職,而且還有些渾日子的感覺。但是曹丕看到他頹廢的樣子,心裡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曹丕沒有因此給曹植治罪,而是將他一貶再貶。到曹睿繼位的時候,曹植的境遇依然沒有好轉。雖然他一心要為國家效力,可曹睿和曹丕一樣,始終都對他有所防範,他們父子二人又怎麼給曹植機會呢?可曹植沒有放棄,他經常找機會給曹睿上書,表明自己的忠心和誠意,甚至和給曹睿出了不少治國謀略。但是很可惜,曹睿依舊是不待見這個叔叔,這讓曹植鬱悶不已。

再看三國:曹丕為何不殺曹植,他又是如何度過餘生的?

​曹植始終沒有機會施展抱負,他的封地也越來越小,手下的兵馬也少得可憐,而且還是被淘汰下來老弱病殘。曹植曾經可是曹操最欣賞的兒子之一,他還差點當上太子。如今落得這樣的境地,換作是誰恐怕都難以坦然接受。曹植從此一蹶不振,在40出頭的年紀就過世了!雖說曹丕父子並未將曹植趕盡殺絕,可他們的一再壓制,也讓曹植的人生徹底活成了一出悲劇!

三國一部很經典的文史作品,不同的年齡去看,總是有不同的領悟。寵兒對於三國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每天堅持原創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