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一次遭遇日軍“萬歲衝鋒” 日本人死得毫無價值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不僅突襲珍珠港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還佔領了阿留申群島西部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這是自1812年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唯一的一次土地佔領。美軍隨後展開反擊。

經過一場殘酷的兩棲登陸戰,拉開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局部反擊的序幕。

正是在這次作戰中,美軍首次見識了日軍“死亡衝鋒”。


背景

珍珠港襲擊成功後,日軍在半年內橫掃西太平洋和東南亞。面對如此輝煌的戰果,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仍不放心,


因為他清楚地意識到,依靠強大的物質優勢,美國遲早會重新獲得戰爭的主動權。


因此,他一直在尋找另一個決定性的行動,比如突襲珍珠港。

美軍第一次遭遇日軍“萬歲衝鋒” 日本人死得毫無價值


1942年4月18日,16架美國B-25轟炸機襲擊日本東京。他們雖然只給日本造成了小小的損失,但在心理上卻震驚了日本政府和國家。


日本軍部迅速命令山本制定新的作戰計劃,以消除美軍對日本的威脅。


5月5日,日本大本營發佈第18號令,併發布了“電錶行動計劃”。


要求同時佔領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西部(兩個目標距離約5000海里),擴大防禦圈。


“軍情行動”的核心是佔領中途島,引誘和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剩餘力量,並以佯攻的方式奪取美國領土阿留申群島。


山本認為,如果達成競選企圖,將使美國再次經歷“珍珠港式的失敗”,並將美國在太平洋發動戰略反擊的時間推遲到1944年以後。


5月21日,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部破譯了日軍“米行動”的信息,完全掌握了日軍參戰的核心秘密、兵力部署、航線等。


儘管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知道日本人只是假裝攻擊阿留申群島,但他無法忍受。


6月4日,日本飛機首先襲擊了位於阿留申群島首府的美軍機場和潛艇碼頭。


與此同時,一架日本零式戰鬥機被炮火擊中,降落在阿克坦島南岸。飛行員誤以為沼澤地是平地,結果飛機陷入泥潭,飛行員喪生。


五週後,一架美國偵察機發現了這架幾乎完好無損的零戰機。


山本在中途島的戰鬥以日軍的徹底失敗告終。

美軍第一次遭遇日軍“萬歲衝鋒” 日本人死得毫無價值


當山本命令北方編隊返回時,想找回些面子的細萱戌子郎一再堅持,執意要把日軍軍旗插到美國國土上。

松本綏吉指揮的北海支隊在阿圖島登陸。它們在著陸時沒有遭到抵抗,這“就像一次演習”。這是因為美國北太平洋艦隊司令西奧博爾德少將不相信尼米茲報告的敵情,也不相信日軍會聯手奪取幾個荒島,所以他根本沒有在這兩個島嶼部署駐軍。

直到6月10日,美軍巡邏機才發現日軍佔領了基斯卡島和阿圖島。


不該派的部隊為了給美國留下一道“永久的傷疤”,日軍高度重視對基斯卡和阿圖的防禦。


到1943年4月,日本在阿圖的駐軍增加到2500人,而在基斯卡則增加到6000人。


美軍經過全面動員,獲得了反擊能力。決定由阿留申地區司令金凱少將指揮恢復這兩個島嶼。


經過偵察,美軍決定與日本防衛薄弱的阿圖島作戰。原計劃登陸北非的美軍第七師被緊急轉移到戰爭中。


美軍進攻時,阿圖島上只有2630名日軍,美軍第七步兵師有11000名日軍。


有理由說,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勝利就在眼前,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一方面,由於對日軍兵力的低估,美軍沒有完全探測到島上的防禦,火力也相當薄弱。另一方面,美軍低估了惡劣的氣候和環境帶來的巨大障礙。


在寒冷的阿留申地區,美軍需要面對低溫、戰壕足病和霜凍病,而美軍第七步兵師一直在炎熱的沙漠中訓練,嚴重缺乏兩棲登陸經驗。


最大的敵人是天氣1943年5月11日拂曉,美國正式發動進攻。近250架飛機和3艘戰艦轟炸和炮擊了阿圖。10時30分,美國第七軍第一師登陸阿圖島北岸,主力登陸馬薩諸塞灣南岸。美軍試圖攻擊雙方,把日本人趕出大海。


美軍的登陸階段非常順利,但接下來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正是地形和天氣給美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當時,美軍南方登陸部隊向北移動,試圖按計劃與北方登陸部隊會合。


美軍指揮官高喊著要繼續前進,但許多人太冷了,無法行動。更糟糕的是,由於永久凍土正在融化,美國的汽車經常陷在泥裡。士兵們只能靠人力把槍向前拉。


甚至很多時候,士兵都要在光禿禿的荒地上40多度的斜坡上發起衝鋒,戰況艱難。


  克萊維斯隘口爭奪戰

5月17日,面對越來越多的傷亡,日本司令山崎保代意識到自己無法阻止美軍南北一體化,於是向東撤軍,保衛克拉維斯山口。日軍撤退時,被困山谷以南的部隊終於擺脫困境,開始追擊日軍。

美軍第一次遭遇日軍“萬歲衝鋒” 日本人死得毫無價值

克拉維斯山口位於冷山和安博兩個制高點之間。只要美軍佔據任何制高點,日本的防禦線就會崩潰。


面對敵人,缺乏有效火力支援的美軍第17步兵團20日在冷山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手榴彈戰。三天後,美軍終於“啃”了這塊“硬骨頭”。


  “全員玉碎”


儘管日本人知道這場戰鬥會被打敗,但他們仍然處於困境。


他們建立了一個複雜的壕溝系統和火力網絡,並儲存了足夠的彈藥。


美軍第七師師長尤金·拉德穆少將計劃於5月29日清晨發動總攻。


不料,29日凌晨3時,日軍司令山崎保代率先下令自殺“萬歲衝鋒”。


這時,他手下只有一千名士兵。當時,美軍士兵正睡在這個位置上,日軍突擊隊悄悄地摸了摸,很多美軍士兵還在睡夢中,死在睡袋裡。


隨後,日軍掃蕩了一個野戰救援站,打死了醫務人員和受傷士兵。


日軍像嗜血的野獸一樣到處進攻,但他們已經窮途末路了。


日軍衝向克拉維斯山口時,被負責維修車輛的500多名美國工程師打死。


5月30日,彈藥耗盡的日軍在山谷自殺。5月31日,日本廣播電臺報道了“阿圖島所有士兵”被擊潰的消息。


然而,27名日軍在阿圖島戰役中倖存下來。其中一人化裝成當地人乘小船逃走。因為他們在海上迷路,最後掉頭被美國巡邏艇抓獲。一開始,他裝作啞巴,讓美軍以為他真的是一個當地人。

毫無價值

6月底,美軍開始為基斯卡島的海空炮火做準備。鑑於與世隔絕、防禦困難,日本駐軍於7月29日前在濃霧籠罩下撤離了基斯卡島。美軍不知道日軍的撤退,從8月1日起對該島進行了106次轟炸和15次艦炮射擊,於8月15日登陸該島。


結論美軍收復了阿圖島和基斯卡島,造成600人死亡,1200人受傷,消除了日本對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的影響威脅,局部反攻的序幕。


但也有美國曆史學家表示,從戰略角度看,阿圖島之戰毫無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