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個奴隸社會——夏形成的地理因素

夏為三代之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有關夏國家形成問題的探討,是解決中國國家起源這一重大學術課題的關鍵。近年來,學術界對此曾給予極大的關注,研究也在一步步地深入,其間不乏卓越的創見,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面還很多。其中,地理環境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它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本文擬就此問題,談點個人的淺見,以期拋磚引玉。一 地理環境決定論否定之否定自古以來,人類活動的歷史舞臺,是離不開一定的地理環境的。愈是在遙遠的古代,人類愈是依賴於周圍的環境,仰仗大自然的賜予來維,持生存。因而,人類對地理環境也有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最早提出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當推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他認為自然環境是物質世界發展的第一動力。16世紀,法國著名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博丹,也曾提出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看法。後來,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接受並發展了這一觀點,是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集大成者。他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而自然地理條件對於一個民族的道德、風尚、法律性質和政體的建立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由地理環境決定人們的性格、生理狀態和心理特徵,然後由不同性格、不同生理狀態和不同心理特徵的人來決定國家的體制和社會發展的速度。很顯然,這種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它違背了客觀歷史事實,當然也是與馬克思主義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的學說背道而馳的。關於地理環境的作用問題,早在1938年斯大林在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時就曾指出:地理環境無疑是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和必要的條件之一,它當然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進程,地理環境不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原因。。從普遍意義上來講,這個論·斷無疑是正確的,也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並非普遍地起決定作用,更何況它又是首先通過生產力對社會產生影響和作用的。這是馬克思主義同地理環境決定論者的根本分歧。然而,馬克思主義在強調生產力的決定作用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地理環境因素。而且認為,地理環境作為生產力發展的必不可少的自然條件,在不同的時期和特定的地區,往往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馬克思曾將自然富源分作兩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和勞動手段的自然富源,並指出:在文化初期,前一類自然富源有決定作用,在較高的發展階段,則後一類自然富源有決定作用。②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其生產力和經濟狀況便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勢必會影響到社會歷史特別是人類文化初期階段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不僅如此,由於地理環境的差別,從而使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狀況產生差異,那麼也必然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制度。

我國第一個奴隸社會——夏形成的地理因素

遺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地理環境作用的精闢論述,過去在史學界並沒有得到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某些學術著作中,由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陷入地理環境不變論和地理環境虛無論,直接影響到一些重大學術問題的解決。因此,我們在探索中國國家形成的問題上,必須走出這個理論的誤區,重新認識古代各個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的關係和相互作用。近年來悄然興起的環境考古學,也正是順應了科學發展的大潮,並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 夏的地域及古地理環境 夏部族的活動地域在豫西、晉南一帶。尤其是在以嵩山為中心的潁水、伊水、洛水等流域和黃河北岸的濟水流域,有著不少關於夏王朝的都邑所在地點和夏人重要活動區域的文獻記載與傳說。如《國語·周語》: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夏本紀?正義引文尚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此即太康居之,為近洛也。《逸周書·度邑解》也說:自雒油延於伊油,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又《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廣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由此可見,伊洛河濟之間,是夏人主要的活動地域。 夏后氏不常厥邑,多次遷徙,亦不出此範圍。早在鯀時,夏部族就居住在嵩山附近,所以《國語·周語》中稱鯀為崇伯鯀,並說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禹居陽城,其地望在今登封告成;啟居夏邑、夏、鈞臺,少康居夏邑、櫟,其地均在今河南禹州市境內;太康:中康、桀居斟尋,羿亦居之,地望在今鞏義市稍柴一帶;胤甲、孔甲居西河,地望在洛陽至華陰一帶;少康、寧(杼)居原,是在今濟源市附近;相居帝丘、斟灌,地在今河南濮陽;寧一度又遷老丘,其地在今開封附近的陳留。③夏代都邑多有變遷,但諸王遷都所在均應在夏王朝比較牢固的統治地區之內,則是確信無疑的。 禹劃九州,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司馬侯所說的九州之險的九州。④《左傳》昭公四年:司馬侯對曰: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這裡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六山就構成了古代九州的大致範圍,集中於今河南西部伊、洛、潁、汝地區。這不僅與夏部族的重點活動範圍相吻合,而且與夏后氏的多次遷都相一致。 那麼,以嵩洛地區為活動中心的夏人,在當時處在怎樣的地理環境之下呢?

首先看嵩洛地區的古地質地貌。該地區屬於華北地臺的華北凹陷區,新生代地層大面積覆 蓋,第四系分佈廣泛,地層齊全,從下更新統到全新統均較發育;由於受各期地殼運動影響和周圍構造單元的控制,這一地層總趨勢是下沉,特別是中生代燕山運動以後,下沉速度尤快;進入新生界以來,下沉仍較快。由於構造複雜,平行或交錯的斷層,造成許多山間小盆地、谷地。如伊洛盆地、汝潁谷地、溱洧谷地。⑤嵩山以東和以北是黃河的沖積平原。因此,從整體上看,這裡是一片廣袤的平疇曠野,從小區域來說,又是起伏不平的山岡丘陵。這與西亞地區所謂的新月形地帶即兩河沖積平原周圍的淺山丘陵區有極其相似的一面。這種環境有利於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據環境考古學家巴澤爾的研究,最初的農業村落,正是建立在新月形地帶。⑥而且,嵩洛地區自古就有天下之中之稱。西周初期的銅器何尊銘文中就最早提出中國這一概念,⑦說明至遲在西周初年,人們就已經把這一地區視為天下之中。其南有外方山、伏牛山脈等拱繞,北有黃河橫穿而過,西接秦嶺和關中平原,東達豫東大平原。可以說是山河共戴,四域相圍,萬方輻輳。 嵩洛地區的氣候條件,現在來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於暖溫帶乾涼氣候類型。這裡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為68個月,年平均氣溫約12°C,一月平均氣溫約為012°C,夏季溫度比較高,七月份平均氣溫約為2628℃。雨量適中,年降雨量為600800毫米,並且集中於夏季,雨熱同期,形成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的氣候條件。然據日本學者鈴木秀夫的研究,大約在一萬年以前,冰河期結束,氣溫回升,舊大陸由狩獵向農業過渡,到距今八千年時,氣溫急劇上升達到最高程度,一直延續到距今三千年左右方開始緩慢下降。其中黃河流域受赤道西北風北上的影響,在距今八千年至三千年左右,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35℃。⑧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司楨先生也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氣溫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份溫度比現在高35℃。⑨另據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間,我國降雨量也比現在多600毫米。⑩這說明遠古時期,嵩洛地區也同樣要遠比今世溫暖溼潤的氣候特點。 從水文地理看,嵩洛地區縱橫有伊、洛、河、濟、汝、潁等流過。伊水亦稱伊河,是洛水的主要支流,源於熊耳山,流經今欒川、嵩縣、伊川、洛陽,在偃師境內注入洛水;洛水亦作雒水,發源於陝西冢嶺山,經陝西洛南、河南盧氏、洛寧、宜陽,進入洛陽、偃師境彙集澗水、裡河、伊河後,至鞏義市注入黃河。也正是《史記·夏本紀》所載:道雒自然耳,東北會於澗、裡,又東會於伊,東北人於河。河即黃河,這裡指黃河的中游;濟水亦稱■水,《夏本紀》:道■水,東流為濟,人於河。是發源於王屋山,流入黃河的一條水。其故道則逾黃河而南,東流至山東,與黃河並行人海;汝河起源於河南嵩縣南外方山,東北流經汝陽、汝州,又東南流經郟縣、襄城,與沙河(即古殷水)匯合,遂稱沙河,東流又經郾城、商水匯人潁河;潁河發源於河南登封縣西南;東南流經禹州、臨潁、西華、商水至周口鎮,北合賈魯河,南合沙河人淮。 除六條大的河流及其支流河汊之外,其間還點綴以大大小小的湖泊澤藪,如滎澤、圃田澤等,,便構成了星羅棋佈、縱橫交錯的水文景觀,而離河流較近的谷地、臺地;便成了早期人類理想的居住場所。嵩洛地區的土壤,屬於棕壤的褐土(俗稱黃土),黃土層一般厚達十米以上。而且這一帶黃土層屬粘黃土,即細黃土,細砂含量少於15%,粘土含量超過25%,這些都有利於原始農業的產生與發展。尤其是經過多年耕種形成為壤土(河邊)及黑壚土(塬上),母質肥沃,垂直節理髮育,有利於毛細現象生成,可把下層的肥力及水分帶到地表,具有自然肥效,肥力高,並且土質疏鬆,利於用石鏟、木耒等原始農業生產工具進行開墾與試種直播,也利於開挖水井及水渠等進行農田灌溉。 從古生物地理來看,在當時這裡是森林與森林草原的過渡帶,處於亞熱帶的森林邊沿,因此出現了喜暖溼的植物和耐寒耐旱的植物並存的現象。這裡有·十分豐富的亞熱帶植物和動物種類。林學家依據史念海先生考證並繪製的《西周春秋戰國時代黃河中游森林分佈圖》進行量算,結果表明殷墟靠近的黃土高原、黃河中游、鄰近的沁陽盆地和洛河中下游等地,森林覆蓋率為53%。然這個時代上距夏代尚有千餘年,相信當時的森林覆蓋率會更高。動物群中,既有麂、野豬等出沒於森林,又有鹿類、野兔等追逐於草原之上,並可放牧黃牛山羊等;湖沼之內可供麋、獐、貉、鶴、龜、鱉、鱷、魚、蚌、螺等水生和喜溼動物活動與生存。同時,這裡也是亞熱帶動物象類的生養休息的場所。正因為古代中原地區產象,所以河南省自古以來稱為豫。 綜合以上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特徵,嵩洛地區率先進入文明,建立國家,是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 三 地理環境在夏國家形成中的作用 論新石器文化,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歷史和發展難分伯仲,優勢似乎並不在黃河流域一邊;僅就黃河流域而言,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都具有較高的水平。既然如此,何以在黃河中游,具體來說是在嵩洛地區最早形成國家? 其實,俞偉超先生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在分析分處黃河、長江下游的山東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與它們的後繼者嶽石文化、馬橋及湖熟文化之間存在的文化突變現象之後,認為造成這種文化突變的奧秘在於4000多年以前我國曾發生一次延續了若干年的特大洪水,摧毀了原有的文化基礎。處於黃河中游的河南龍山文化,則仍正常地向前發展,從而最早進入文明時代,出現了夏王朝。如果4000多年前不發生這次大洪水,我國最初的王朝也許而且應該是由東夷建立的。[12]這一事實,還有待於進一步科學的論證。但這卻給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嵩洛地區的地理環境,無疑是早期國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先,嵩洛地區的環境最適宜於早期人類的定居和從事農業生產。 嵩洛地區近似於西亞地區的新月形地帶,溫暖溼潤的氣候、星羅棋佈的河汊湖泊,肥沃疏鬆的黃土地以及處於亞熱帶邊沿的生物地理特徵,既有益於聚落的發展,又有利於農業的產生。這一地區所分佈的新石器文化,從裴李崗文化至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等,持續發展,早、中、晚各期自成序列,是其它地區不多見的。而且各文化遺存密集分佈於近河的臺地或谷地上,充分說明當時聚落的發展和繁榮。目前發現的五六十處裴李崗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豫西山地的東部邊沿與黃淮大平原的過渡地帶,尤以嵩山周圍最為密集。因此,其文化內涵直接反映了嵩洛地區的經濟生活和生產。根據對裴李崗文化遺存的分析,當時經濟生活和食物來源有農業、漁獵和家畜的飼養等。並且農業是裴李崗文化的重要生產活動和食物來源。這說明早在八千年前,嵩洛地區就形成了農耕文化的中心。到了仰韶文化時期,其農業經濟的主要特點就是定居更加穩定,形成了以農業為主的綜合經濟;龍山文化時期,嵩洛地區的農業經濟有了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也大量增加。龍山文化遺址中普遍發現有口小底大的圓形袋狀窖穴,並發現有數量較多的大型陶容器和■、■、■等酒器,說明當時的糧食生產已有了較多的儲備並用來釀酒。然而,嵩洛地區以外的其它地區,則由於受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制約,農業經濟並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或發展緩慢。[13] 定居生活和農業的發明是史前人類居住方式和社會生活上所經歷的重大變革。而且,二者 是相輔相成的。史前聚落的典型形態,就是建立在以農業為主的綜合經濟生活的基礎之上的。 同樣,文明起源也毫不例外地必須以農業革命為基礎,定居地方以農耕,遊牧部落以畜牧,都要達到糧食生產者的階段,然後才有轉入文明的可能。[14] 其次,地理環境是夏國家形成的直接因素。 如上所述,儘管嵩洛地區以外的其它地區在古文化的發展上,也呈現出較高的水平。但因自然環境條件的差異,其社會發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同的。況且在沒有鐵器的情況下,能夠使農:業生產力發展到足以出現國家的自然條件,只存於黃土層地帶。[15]嵩洛地區的遠古居民,正是仰仗大自然的優厚賜予,僅利用木石農具從事農業生產,便能獲得一定的剩餘產品。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率先進入階級社會,建立國家。

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分佈範圍北抵黃河以北,南及丹江邊緣,西至渭水下游;東達豫東大平原,其中心即在今嵩山周圍的伊;洛、潁、汝河谷地平原,同文獻記載的夏人活動範圍大體符合;二里頭文化碳十四測定的年代與文獻記載的夏曆史紀年前21一前16世紀也大致吻合;《越絕書》卷二一說禹穴之時,以銅為兵,《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枚,鑄鼎像物,又說桀有昏德,鼎遷於商。這與二里頭文化早期出現青銅器,到晚期比較發達的情況也相符;文獻中記載夏代從禹開始進入階級社會並建立國家,這與二里頭文化的社會性質大致相當。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的一致性,決非出自偶然,正說明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同時,也更進一步證實了嵩洛地區地理環境是導致夏國家形成的直接因素。 其三,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夏國家在形成過程中,具有特殊的發展道路。 由於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不同,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在建立國家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從生產力狀況來看,希臘、羅馬等均是在進入鐵器時代以後,才形成國家。而夏國家則是建立在木石工具的基礎之上的。儘管夏代建國前後,已進入青銅時代,但青銅並沒有排除掉木石工具。居住在嵩洛地區的遠古先民利用土質疏鬆而肥沃、易於開墾等優越條件,不必要等到鐵器的出現和普遍使用,在生產技術水平還比較低的情況下,便能夠生產出較多的剩餘產品。再從社會基礎來看,古希臘、羅馬國家的社會基礎是農村公社,而夏國家在形成時,並沒有破壞古老的氏族制度。相反,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公社,被保存下來。[16] 註釋: ①《斯大林文選》193頁,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②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554頁,人民出版社,1976年。 ③參見許順湛:《夏代文化的再探索》,《河南文博通訊》1979年3期。 ④徐中舒:《再論小屯與仰韶》,《安陽發掘報告》1931年3期,辛樹幟:《禹貢新解》52頁,農業出版社,1964年。 ⑤時子明等;《河南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河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 、 ⑥參見趙世綱:《關於裴李崗文化若干問題的探討》,《華夏考古))1987年2期。 ⑦馬承源:《何尊銘文初釋》,《文物》1976年1期。 ·   ⑧中國科學院貴陽地化所第四紀孢粉組’14c組:《遼寧南部一萬年來自然環境的演變》,《中國科學》1977年6期。

⑨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1期。 ⑩王開發、張玉蘭:《根據孢粉分析推論滬杭地區一萬年氣候變遷》,《歷史地理》創刊號,1981年。 · [11]張居中:《環境與裴李崗文化》,《環境考古研究》第一輯,科學出版社,1991年。[12]俞偉超:《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衰變的奧秘》,《文物天地》1992年3期。[13]參見陳昌遠,《從新石器時代文化分佈及其經濟類型看遠古文明的中心區》,《河洛·文明論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年。[14]日知:《農業起源與文明起源》,《史前研究》1983年2期.⑩王德培:(關於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幾點看法》,《中原文物》1990年2期。⑩參見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215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 二 夏的地域及古地理環境 夏部族的活動地域在豫西、晉南一帶。尤其是在以嵩山為中心的潁水、伊水、洛水等流域和黃河北岸的濟水流域,有著不少關於夏王朝的都邑所在地點和夏人重要活動區域的文獻記載與傳說。如《國語·周語》: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夏本紀?正義引文尚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此即太康居之,為近洛也。《逸周書·度邑解》也說:自雒油延於伊油,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又《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廣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由此可見,伊洛河濟之間,是夏人主要的活動地域。 夏后氏不常厥邑,多次遷徙,亦不出此範圍。早在鯀時,夏部族就居住在嵩山附近,所以《國語·周語》中稱鯀為崇伯鯀,並說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禹居陽城,其地望在今登封告成;啟居夏邑、夏、鈞臺,少康居夏邑、櫟,其地均在今河南禹州市境內;太康:中康、桀居斟尋,羿亦居之,地望在今鞏義市稍柴一帶;胤甲、孔甲居西河,地望在洛陽至華陰一帶;少康、寧(杼)居原,是在今濟源市附近;相居帝丘、斟灌,地在今河南濮陽;寧一度又遷老丘,其地在今開封附近的陳留。③夏代都邑多有變遷,但諸王遷都所在均應在夏王朝比較牢固的統治地區之內,則是確信無疑的。 禹劃九州,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司馬侯所說的九州之險的九州。④《左傳》昭公四年:司馬侯對曰: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這裡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六山就構成了古代九州的大致範圍,集中於今河南西部伊、洛、潁、汝地區。這不僅與夏部族的重點活動範圍相吻合,而且與夏后氏的多次遷都相一致。 那麼,以嵩洛地區為活動中心的夏人,在當時處在怎樣的地理環境之下呢? 首先看嵩洛地區的古地質地貌。該地區屬於華北地臺的華北凹陷區,新生代地層大面積覆 蓋,第四系分佈廣泛,地層齊全,從下更新統到全新統均較發育;由於受各期地殼運動影響和周圍構造單元的控制,這一地層總趨勢是下沉,特別是中生代燕山運動以後,下沉速度尤快;進入新生界以來,下沉仍較快。由於構造複雜,平行或交錯的斷層,造成許多山間小盆地、谷地。如伊洛盆地、汝潁谷地、溱洧谷地。 ⑤嵩山以東和以北是黃河的沖積平原。因此,從整體上看,這裡是一片廣袤的平疇曠野,從小區域來說,又是起伏不平的山岡丘陵。這與西亞地區所謂的新月形地帶即兩河沖積平原周圍的淺山丘陵區有極其相似的一面。這種環境有利於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據環境考古學家巴澤爾的研究,最初的農業村落,正是建立在新月形地帶。⑥而且,嵩洛地區自古就有天下之中之稱。西周初期的銅器何尊銘文中就最早提出中國這一概念,⑦說明至遲在西周初年,人們就已經把這一地區視為天下之中。其南有外方山、伏牛山脈等拱繞,北有黃河橫穿而過,西接秦嶺和關中平原,東達豫東大平原。可以說是山河共戴,四域相圍,萬方輻輳。 嵩洛地區的氣候條件,現在來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於暖溫帶乾涼氣候類型。這裡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為68個月,年平均氣溫約12°C,一月平均氣溫約為012°C,夏季溫度比較高,七月份平均氣溫約為2628℃。雨量適中,年降雨量為600800毫米,並且集中於夏季,雨熱同期,形成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的氣候條件。然據日本學者鈴木秀夫的研究,大約在一萬年以前,冰河期結束,氣溫回升,舊大陸由狩獵向農業過渡,到距今八千年時,氣溫急劇上升達到最高程度,一直延續到距今三千年左右方開始緩慢下降。其中黃河流域受赤道西北風北上的影響,在距今八千年至三千年左右,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35℃。⑧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司楨先生也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氣溫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份溫度比現在高35℃。⑨另據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間,我國降雨量也比現在多600毫米。⑩這說明遠古時期,嵩洛地區也同樣要遠比今世溫暖溼潤的氣候特點。 從水文地理看,嵩洛地區縱橫有伊、洛、河、濟、汝、潁等流過。伊水亦稱伊河,是洛水的主要支流,源於熊耳山,流經今欒川、嵩縣、伊川、洛陽,在偃師境內注入洛水;洛水亦作雒水,發源於陝西冢嶺山,經陝西洛南、河南盧氏、洛寧、宜陽,進入洛陽、偃師境彙集澗水、裡河、伊河後,至鞏義市注入黃河。也正是《史記·夏本紀》所載:道雒自然耳,東北會於澗、裡,又東會於伊,東北人於河。河即黃河,這裡指黃河的中游;濟水亦稱■水,《夏本紀》:道■水,東流為濟,人於河。是發源於王屋山,流入黃河的一條水。其故道則逾黃河而南,東流至山東,與黃河並行人海;汝河起源於河南嵩縣南外方山,東北流經汝陽、汝州,又東南流經郟縣、襄城,與沙河(即古殷水)匯合,遂稱沙河,東流又經郾城、商水匯人潁河;潁河發源於河南登封縣西南;東南流經禹州、臨潁、西華、商水至周口鎮,北合賈魯河,南合沙河人淮。除六條大的河流及其支流河汊之外,其間還點綴以大大小小的湖泊澤藪,如滎澤、圃田澤等,,便構成了星羅棋佈、縱橫交錯的水文景觀,而離河流較近的谷地、臺地;便成了早期人類理想的居住場所。

嵩洛地區的土壤,屬於棕壤的褐土(俗稱黃土),黃土層一般厚達十米以上。而且這一帶黃土層屬粘黃土,即細黃土,細砂含量少於15%,粘土含量超過25%,這些都有利於原始農業的產生與發展。尤其是經過多年耕種形成為壤土(河邊)及黑壚土(塬上),母質肥沃,垂直節理髮育,有利於毛細現象生成,可把下層的肥力及水分帶到地表,具有自然肥效,肥力高,並且土質疏鬆,利於用石鏟、木耒等原始農業生產工具進行開墾與試種直播,也利於開挖水井及水渠等進行農田灌溉。 從古生物地理來看,在當時這裡是森林與森林草原的過渡帶,處於亞熱帶的森林邊沿,因此出現了喜暖溼的植物和耐寒耐旱的植物並存的現象。這裡有·十分豐富的亞熱帶植物和動物種類。林學家依據史念海先生考證並繪製的《西周春秋戰國時代黃河中游森林分佈圖》進行量算,結果表明殷墟靠近的黃土高原、黃河中游、鄰近的沁陽盆地和洛河中下游等地,森林覆蓋率為53%。然這個時代上距夏代尚有千餘年,相信當時的森林覆蓋率會更高。動物群中,既有麂、野豬等出沒於森林,又有鹿類、野兔等追逐於草原之上,並可放牧黃牛山羊等;湖沼之內可供麋、獐、貉、鶴、龜、鱉、鱷、魚、蚌、螺等水生和喜溼動物活動與生存。同時,這裡也是亞熱帶動物象類的生養休息的場所。正因為古代中原地區產象,所以河南省自古以來稱為豫。 綜合以上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特徵,嵩洛地區率先進入文明,建立國家,是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